2009年,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道格拉斯.芬克班纳(Douglas Finkbeiner),在利用来自费米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绘制天空图的时候,发现在银河系附近区域存在着一个暗弱的边界,这马上引起了科学界的注意,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科学家绘制出了这个边界的精确形状,并将其命名为“费米气泡”(如下图所示)。
“费米气泡”是两个由气体、尘埃以及宇宙射线构成的椭球体结构,它们对称分布于银河系中心的两侧,其两端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均为2.5万光年。
那么“费米气泡”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呢?科学家推测在几百万年前,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Sagittarius A*)发生了一次大喷发,并在其南北两级形成了两股巨大的黑洞喷流,而“费米气泡”就是这次大喷发的产物。
2020年6月初,一个来自空间望远镜研究所(STScI)的研究团队在一篇文章中表示,他们的研究表明,350万年前银河系中心发生了一次大喷发,其关键证据现已得到确认。
根据该团队的天文学家安德鲁.福克斯(Andrew J. Fox)的介绍,他们确认了当时从“人马座A*”南极喷发出的喷流所遗留下来的关键证据——在这个方向的20万光年外,存在着一条被高度电离的巨大带状气体结构。
这个气体结构属于“麦哲伦星流”(Magellanic Stream),这是一个跨越了近半个银河系的狭长气体带,由于这里的温度很低,通常情况下是很难观测到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团队利用了利用特定波长的类星体光谱(注:类星体是一种光度极高的天体,拥有“宇宙探照灯”的称号)。
研究人员称,此次大喷发形成了两个的“辐射锥”,刚开始的其直径较小,随着与银河系中心的增加,这两个“辐射锥”的直径也迅速放大,并最终离开了银河系。
(图片来自NASA / ESA / L.Hustak,STSc)
在这个过程中,从“人马座A*”南极方向发射出的“辐射锥”击中了“麦哲伦星流”的部分区域,其强大的电离辐射将这里的大量气体高度离子化,以至于现在的我们仍然能够观察到。科学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建模,计算机模型的演算结果显示,此次事件发生在350万年前,而其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大约20000个超新星爆发(Ia型超新星)的能量总和。
当黑洞喷发的时候,会形成大量的高速粒子喷射流,这种粒子流的速度极高(接近光速),它们会通过与沿途的星际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非常高的温度,从而释放出耀眼的可见光。而因为此次大喷发释放的能量极高,所以即使是不在它的“攻击范围”内,在银河系的其他位置也可以感受到它释放出的可见光。
地球当然也不例外,而因为地球距离银河系中心只有2.6万光年,所以在当时的地球上,这次大喷发所产生的可见光将会非常地明显。
需要指出的是,在350万年前原始人类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也就是说,在银河系中心发生了大喷发的大约2.6万年之后,地球上的原始人类目睹了这一切。
(图片来自NASA / ESA / G。Cecil,UNC,Chapel Hill和J.DePasquale,STScI)
可以想象的是,假如地球正处于此次大喷发的“枪口”之下,那这些原始人类就会彻底“凉凉”,当然也就没有现在的我们了。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假如银河系中心再来一次大喷发,会伤害到地球吗?答案是我们不必为此担心,因为黑洞的喷流都是从其南北两极喷发出来的,而从地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来看,它根本就不可能击中我们的地球。
本文参考资料:Andrew J. Fox et al. 2020. Kinematics of the Magellanic Stream and Implications for its Ionization. ApJ, in press; arXiv: 2005.0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