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皱柄白马鞍菌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皱柄白马鞍菌[Helvella crispa (scop.)Fr]

又称皱马鞍菌。

子实体较小。菌盖初始马鞍形,后张开呈不规则瓣片状,2-4cm ,白色到淡黄色。子实层生菌盖表面。柄白色,圆柱形,有纵生深槽,形成纵棱,长5cm,粗2cm。

在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区。

经济价值:可食用,味道较好。此种与乳白马鞍菌(H.lactea) 很近似。1

形态特征皱柄白马鞍菌又称皱马鞍菌。在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可食用,味道好。1

采收方法1、适时采收蘑菇采收过早,菌盖末长足,影响产量,过迟菌体不耐贮藏,品质下降。平菇应在菌盖充分展开,颜色变浅,下凹处有白色茸状物,边缘刚向上翻卷。而未大量散发孢子时采收,采收过晚,菌柄坚硬,边缘破裂,质地变韧,常带苦味和怪味,食用品质下降。香菇要在未开伞时采收。双孢菇一般在菌盖未超过4厘米、未开伞时采收,采收过晚易开伞褐变,缩短贮藏期。金针菇应当在菌柄停止生长,菌盖直径达1.5—2.0厘米,菌盖边缘开始放平时采收,过迟菇体失重。

2、采收方法采收当天不要喷水保持韧性,但过早停水会使菌盖干燥、脆裂,有的在清晨可少量喷水。采收时,将单个蘑菇向上转动采收,菌盖向外倾斜,不要直接从菌床拔出。用左手手指夹紧菌托,右手用刀切断菌托基部;当子实体丛生时,如平菇,可用刀贴近床面从菌柄基部整丛切开;金针菇则轻轻握住菇丛拔下即可。采收后,菇柄朝上放入篮中,尽快预冷或在冷凉地方将菇柄修理分级,也可以采后立即修理,再装篮。个体较大、菌柄较短的品种,剪短菇柄可延长贮藏期。如平菇采后留柄长2—3厘米为好。双孢菇采收时柄长一般为5—10毫米。金针菇的主要食用部位是菌柄,不宜剪短。修整时,将不宜贮藏的开伞菇、病菇、虫菇和有机械伤的受损菇剔除。修整后的蘑菇尽快冷藏。

贮藏处理贮藏条件蘑菇贮藏的适宜条件为0℃和95%的相对湿度,蘑菇的失水与黑柄和开伞有关,用薄膜包装或保持相对湿度高于95%可减少失水。气调贮藏可抑制蘑菇褐变,控制在2%—4%的氧和5%—10%的二氧化碳有利于保持蘑菇的白色和延长贮藏寿命。采用盐水、柠檬酸、抗坏血酸、二氧化硫或蒸汽热处理均能钝化多酚氧化酶活性,防止酶促褐变;贮运中应避免用金属容器装菇,以防产生非酶促褐变。

气调整藏1、自发气调将蘑菇装在0.04—0.06毫米厚的聚乙烯袋中,通过蘑菇自身呼吸造成袋内的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环境。包装袋不宜过大,一般以可盛装容量1—2公斤为宜,在0℃下5天品质保持不变。

2、充二氧化碳将蘑菇装在0.04—0.06毫米厚的聚乙烯袋中,充入氮气和二氧化碳,并使其分别保持在2%—4%和5%—10%,在0℃下可抑制开伞和褐变。

3、真空包装将蘑菇装在0.06—0.08毫米厚的聚乙烯袋中,抽真空降低氧含量,0℃条件下可保鲜7天。

冰藏法冰藏法在运输中加冰块使菇体降温,在包装容器内垫一层塑料膜,底部放4—6厘米厚的碎冰,在中部放置冰袋,四周放置蘑菇,装八成满时将四周薄膜向内折叠,膜上再盖厚约5厘米的碎冰,最后加盖运输。

缸藏法缸藏法在洗净的缸底部放3—4厘米深的冷水,上设木架,将蘑菇码在其上,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口,置于低温下贮藏。

药物处理(1)盐水蘑菇来后用0.6%的冷盐水清洗并浸泡10分钟,可起预冷和防止褐变的作用,沥干水分进行贮藏。若盐水洗后,再用0.1%抗坏血酸或0.1%柠檬酸漂洗后贮藏,效果更好。沥干,装入塑料袋中冷藏。(2)焦亚硫酸钠采后用0.02%焦亚硫酸钠洗去杂物,再放入0.05%的焦亚硫酸钠中半小时,清水洗净后;沥干贮藏,有很好护色作用。辐照,γ射线辐照可防止鲜蘑菇变色,抑制呼吸和开伞,使用剂量为200—300拉德。

栽培技术液体摇瓶培养条件优化通过摇瓶液体培养试验,对皱柄白马鞍菌液体深层培养中培养基成分、pH值、装液量及摇床转速、培养时间等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含小麦粉20 g/L、硫酸氨2g/L、MgSO40.5 g/L、KH2PO40.46 g/L、K2HPO41 g/L,最适pH 5.5-6.5,装液量300-400 mL/L,接种量5 mL培养菌液,温度26-28℃;摇床转速100 r/min,培养时间7 d。适宜条件下最大菌丝生物量可达5.867 g/L。

提高产量皱柄白马鞍菌凡以杂木屑和农作物秸秆等原料栽培的食用菌,其产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培养过程中污染率的高低。常见的污染霉菌有青霉、木霉、链孢霉、黄曲霉和黑曲霉,其中以青霉和木霉危害最重,它们污染培养料,与菌丝争夺营养,分泌毒素,影响菌丝生长发育。因此,要提高食用菌产量,在培养料制备和培养过程中应采取以下10项技术措施:

1、选用新鲜培养料各类食用菌栽培配方很多,原料不同,但大多数作物的副产品和杂木屑均可利用。首先必须保证原料新鲜、无霉变。否则,受潮陈旧原料易霉变,导致霉菌丛生,不仅消耗了养分,而且不利于食用菌菌丝生长。

2、搞好培养料预处理一些原材料因质地坚硬,颗粒粗细不均,为防止菌筒薄膜装料后被刺破,必须将培养料混合后细筛。

3、合理调配含水量应根据不同季节调整培养料的含水量。高温季节,污染率高,除在培养料中添加0.1%--0.2%多菌灵以外,还可适当降低培养料的含水量。低温季节可适当增加培养料的含水量,可有效控制杂菌污染,且不会影响食用菌菌丝的正常生长。

4、及时装袋为防止培养料腐败,拌好料后,应集中时间装袋,并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装完,并及时灭菌。

5、灭菌必须彻底灭菌彻底与否是食用菌生产能否成功的关键。当料温达到100℃后仍需维持12小时以上才能彻底灭菌。

6、选择优质菌种优质菌种是栽培成功的基础。各类菌种适宜温度和对环境的要求不尽相同,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的季节来选择最适宜的菌种。接种时要仔细检查,看菌种瓶是否破碎,瓶内培养基表面是否收缩。

7、严格消毒将接种室地面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将菌种瓶、接种工具、胶布、酒精及棉花等置于无菌室内,按每立方米用10毫升福尔马林和7克高锰酸钾的比例对接种室进行熏蒸消毒。

8、迅速接种接种时,必须保证接种场所、工具和接种人员的清洁卫生,以防污染。接种穴内应塞满菌种。贴胶布时,应将接种穴周围散落的菌种碎块扔掉,以防污染。

9、正确培养把菌筒置于15℃--25℃温度下发菌。培养期间要经常换气,以保证正常温湿度。

10、科学用药要经常检查菌筒,发现霉菌污染要及时在污染处注射1%的克霉灵,既可杀死霉菌又不会影响菌丝生长。当污染面积较大时,可在污染处注射5%的石灰水,若污染很严重时须将污染菌筒挖坑深埋。

春季补水春季气温上升到10℃,尽管气温适宜出菇,但由于出过潮菇后,菌袋失水严重,往往因水分短缺不能出菇。据笔者生产经验,总结了补水四法,今介绍给广大菇友。水池浸泡将水池内灌满水投入菌袋,上压竹排、石块等,使菌袋侵入水中,这是最原始的菌袋补水方式,操作方便,投资较小。但由于失水菌袋浮力很大,上压石块等重物难以稳定,因此,此法不适应大量商品生产。层叠浸泡建一大型水池,下铺宽幅塑料膜至池沿,其上排3层菌袋,再铺1层塑料膜,直到菌袋将水池基本添满,然后开始注水。这样靠上层的重量,使下层菌袋不至于漂浮,补水效果不错。此法缺点是需时较长,一般约3天时间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水管补水将喷雾器金属管去掉喷头,尖端制成斜尖口型,前20厘米打上直径0.3厘米左右的小孔约20个,另一端接软水管套于自来水龙头上即为一个补水器。将金属管尖端插入菌袋,打开水龙头,可在10秒钟左右完成补水。不足之处是水分只是填充至基料的空隙之中,补水后仍需较长时间的吸水过程。

机械注水到目前为止这是菌袋补水速度快、效果好的最佳方式。通过高压水泵将水压入基质,一般2?3分钟即可完成对一批菌袋的补水。在给平菇等菌袋机械注水时,可在水源中加入尿素或磷酸二氢钾适量,可起到增产效果。补水后将菌袋置于闭光、适温、通风处休养10天左右,待见有现蕾征兆时,及时转入集中催蕾和出菇管理,一般补水后首次出菇的产量可与其第二潮菇相仿。因此实施正确有效的补水方法,是提高产量的较好措施和途径,可使生产效益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