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类型图(Soil erosion type map)是指直接反映某地区的土壤侵蚀量、侵蚀程度及分布现状的图件。它是制定水土保持措施的主要依据。
定义直接反映某地区的土壤侵蚀量、侵蚀程度及分布现状的图件即为土壤侵蚀类型图。它是制定水土保持措施的主要依据。在土壤侵蚀调查时,通常绘制土壤侵蚀程度图(水土流失程度图),以侵蚀模数(t/km·a)作为划分不同侵蚀程度的主要指标;以坡度、植被覆盖度、侵蚀土壤类型、侵蚀类型及裸岩情况等作为参考指标。根据土壤侵蚀分级指标,应用地形图可直接在野外进行填图。应用航卫片制图时,须先建立判读指标,然后按程序进行判读和制图。1
主要特征土壤侵蚀类型图是表示土壤侵蚀类型、强度和分区的地图。是土壤侵蚀调查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以及制定水土保持规划和流域整治的基础图件。土壤侵蚀类型、侵蚀强度和侵蚀分区可以综合表示在一幅图上,也可以单要素制图。大比例尺土壤侵蚀图常用航空像片与地形图判读相结合的方法编制。1980年以来,我国开展了利用假彩色“陆地卫星”影像进行中、小比例尺土壤侵蚀制图的研究,先后编成1∶25万山西省土壤侵蚀类型图,永定河上游和梅河、滦河流域的1∶50万土壤侵蚀现状图。1984年,水电部遥感中心制定了“应用遥感技术编制全国土壤侵蚀图技术工作细则”作为规范,在全国开展了土壤侵蚀图的编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研究意义由于土壤和农业生产的关系至为密切,所以土壤侵蚀类型图是产生与发展最早的图种之一。土壤侵蚀类型图又是农业生产最必须最重要的图件,对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研和教学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土壤侵蚀类型图是编制系列土壤图的基础。因而早已为国内外所重视。 省(区)土壤侵蚀类型图属中比例尺专题地图(以下简称省(区)土壤图)。是进行农业规划和农业生产的依据,这种图历来为各级农业部门和土壤学、制图学界所重视。1
影响因素影响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只有充分认识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规律性,并与卫星影象所反映的信息紧密联系起来,进行单因子解译,结合各要素相关分析,野外实地考察及验证等综合分析,根据影响土壤侵蚀的综合因素的均一性和主导因素,确定类型界线及侵蚀程度、强度的定性。2
气象、土壤(地表组成物质)、地形地貌、植被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其中气象因素包括降雨的形成、总量、季节分配、降水过程、雨型和强度等因子,特别是降雨强度是产生土壤侵蚀的基本动力,除黄土地区可通过地面特点间接分析外,在已有技术条件下,利用卫星影象是不可解译的,而其它因素通过采用直接和间接解译标志,均具有较大程度的可解译性。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郭亮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