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植物形态:一年生缠绕草本,长1-4米。茎、小枝纤细,全体疏被褐色长硬毛。叶具3小叶,长可达14厘米;托叶卵状披针形,急尖,被黄色柔毛。顶生小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6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至钝圆,基部近圆形,全缘,两面均被绢状的糙伏毛,侧生小叶斜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通常短,稀长可达13厘米;花小,长约5毫米;花梗密生黄色长硬毛;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密生长毛,裂片5,三角状披针形,先端锐尖;花冠淡红紫色或白色,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斜倒卵形,有明显的耳,龙骨瓣比旗瓣及翼瓣短小,密被长毛;花柱短而向一侧弯曲。荚果长圆形,稍弯,两侧稍扁,长17-23毫米,宽4-5毫米,密被长硬毛,种子间稍缢缩,干时易裂;种子2-3颗,椭圆形,稍扁,长2.5-4毫米,宽1.8-2.5毫米,褐色至黑色 花期7-8月,果期8-10月。1
生长环境野大豆分布在中国从寒温带到亚热带广大地区,喜水耐湿,多生于山野以及河流沿岸、湿草地、湖边、沼泽附近或灌丛中,稀见于林内和风沙干旱的沙荒地。山地、丘陵、平原及沿海滩涂或岛屿可见其缠绕它物生长。野大豆还具有耐盐碱性及抗寒性,在土壤pH值9.18--9.23的盐碱地上可良好生长,零下41℃的低温下还能安全越冬。2
分布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安徽、浙江、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湖北、四川。3
除新疆、青海和海南外,遍布全国。生于海拔150-2650米潮湿的田边、园边、沟旁、河岸、湖边、沼泽、草甸、沿海和岛屿向阳的矮灌木丛或芦苇丛中,稀见于沿河岸疏林下。1
所知野大豆在中国的地埋分布区域是:自内蒙占的乌盟什滩至黑龙江及吉林的春化,西北自甘肃的景泰至西南西藏东南部的察隅经云南、贵州,南至广西中部的象州、广东北部的连县延至东南台湾省。原苏联的远东地区、朝鲜和日本亦有分布。种的分布中心及分化中心显然是在中国,尤其是在东北一带。尔雅记载有“戎菽谓之荏菽”,管子载“山戎出荏菽,布之天下。”正说明栽培种可能源于“山戎”一带;山戎约居于今河北玉田县。3
栽培技术野大豆的生活年限短,生态适应幅度小,又是缠型牧草,适宜与直立型牧草混播,应加强栽培管理。除了小面积的引种驯化外,尚未大面积种植。在疏林草地种植时,可选择密度在每亩不超过15株的疏林地,要清除林下灌丛,高大杂草,采用,穴播或条播,每穴播种9—10粒,覆土深度为1—2厘米。每亩播种量4公斤。播种期以5月中旬为宜,产草量到8月中旬测定比原草地增产8.9%。3
物种现状渐危种。野大豆在中国从南到北都有生长,甚至沙漠边缘地区也有其踪迹,但都是零散分布。中国野大豆虽资源丰富,但某些地区由于大规模的开荒、放牧、农田改造、兴修水利以及基本建设等原因,植被破坏严重,致使野大豆自然分布区日益缩减。海拔下限(米) 300海拔上限(米) 1300。4
野大豆为栽培大豆的近缘种,具有抗旱、耐旱、耐碱盐等众多突出优点,还是良好的固氮、蜜源和饲用植物,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5然而,野大豆多缠绕于挺水植物(如芦苇,香蒲)或小灌木上,易遭受砍伐、放牧等人为干扰。
保护状况保护价值野大豆具有许多优良形状,如耐盐碱、抗寒、抗病等,与大豆是近缘种,而大豆是中国主要的油料及粮食作物、故在农业育种上可利用野大豆进一步培育优良的大豆品种。野大豆营养价值高,又是牛、马、羊等各种牲畜喜食的牧草。因此对中国拥有丰富的野大豆种质资源,必须引起应有的重视,并加以保护。3
保护措施由于野大豆在中国极为普遍,而且适应能力强,又有较强的抗逆性和繁殖能力,只有当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时,才难以生存。所以在开荒、放牧和基本建设中应对野大豆资源加以保护。由于野大豆适应能力强。所以对野大豆资源应加以保护。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对野大豆这一黄河三角洲特有的大面积珍贵品种资源采取了措施加以保护。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对野大豆的保护点均设立了核心保护区和缓冲保护区,四周全部设置了围栏、保护性标志、观测点、保护警示牌等多种工程措施。维护保护区正常秩序,避免区内发生火灾、滥割等现象,确保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得以有效保护与繁衍,使其不再受到人为破坏。3
东北乌苏里江沿岸至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均有星散分布,新疆、宁夏、西藏除外,主要分布区在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在农业育种方面有重要价值,应严格加以保护。3
物种鉴定理化鉴别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 Zucc.)为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和东亚东部,是中国重点保护的资源植物之一。野大豆生长季节茎叶繁茂,具有饲草应用价值。尤其在中国南方降水较多、地下水位较高、常用的优质高产豆科牧草难以发挥生产优势的地区,具有重要的饲草开发利用潜力。野大豆在大豆资源方面研究较多,但用作饲用栽培的研究报道甚少。为掌握野大豆用作饲草栽培利用的基本信息,该试验研究了自然条件、人工栽培单作及问作条件下野大豆的干物质生产特性和饲草品质。 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自然条件下,野大豆的植株生长、叶面积指数(LAI)、群落干物质生产率(CGR)均在现蕾前增长迅速,现蕾后趋缓或下降。饲草干物质(DM)产量在开花前增加迅速,结荚期达到最高,为207.70g·m~(-2)。随着茎叶干物质的增长,干物质中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逐渐增加,分别由苗期的42.59%和32.03%升至成熟期的61.50%和46.68%;粗蛋白(CP)含量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则逐渐降低,分别由苗期的20.89%和68.20%降到成熟期的11.30%和49.42%。6
药材鉴别一侧有长椭圆形种脐。质坚硬。种皮内有黄白色肥厚的子叶2片。嚼之有豆腥气。3
主要价值野大豆茎叶柔软,适口性良好,为各种家畜所喜食。干草及冬春枯草亦为家畜喜食。野大豆为缠绕型豆科牧草,其茎缠绕他物才能根深叶茂,可与直立型禾本科牧草混播,建立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由于野大豆根群发达,枝叶茂密,覆盖地面能力强,水土保持作用好,可选山地草场的放牧用牧草。在湿润肥沃的土壤上,野大豆萌发早、生长快,花期长,产量高。东北地区引种栽培亩产鲜草104公斤左右。野大豆的青鲜期较长,花期长达两个月左右,在东北东部山区,轻霜后的9月末,枝叶仍然浓绿,富含营养,是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的牧草。3
全株为家畜喜食的饲料,可栽作牧草、绿肥和水土保持植物。茎皮纤维可织麻袋。种子含蛋白质30-45%,油脂18-22%,供食用、制酱、酱油和豆腐等,又可榨油,豆粕是优良饲料和肥料。全草还可药用,有补气血、强壮、利尿等功效,主治盗汗、肝火、目疾、黄疸、小儿疳疾。曾自茎叶中分离出一种对所有血型有凝集作用的植物血朊凝素。1
药理作用正常大鼠喂给野大豆种子粉有明显降低血糖和血胆甾醇的作用。以三氯乙烯提取野大豆油后的豆饼中含一种酸性成分。3
自茎叶中分离出一种对所有血型有凝集作用的植物血朊凝素。1
中药学《救荒本草》蒙药名: 哲日勒格一希日一宝日其格
别名:野料豆、赫仁一希日一宝日其格
学名: Glycine soja SiebZucc. [豆科]
生境: 生于河边草甸,灌丛及农田附近。
分布: 岭东、辽河平原、科尔沁、兴安南部、鄂尔多斯。中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朝鲜、日本。
产地产量: 产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伊克昭盟。产量较多。
入药部分: 全草、种子入中药。带果全草入蒙药。
采集加工: 秋季采收全草,除去杂质,洗净泥土,晒干,切段备用;果实成熟时,采收种子,除去杂质,晒干备用。
药材鉴别: 性状种子呈矩圆形,略扁,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种皮外面被有黄褐色污粘状物,擦净后,可见黑褐色的外种皮,上有黄白色斑纹,微具光泽。侧有长椭圆形种脐。质坚硬。
药理作用: 牛或其它动物食之可中毒,皮下或内脏有严重出血。有人从中分离出血细胞凝集素,能凝集兔血细胞,对人血细胞在低温或高温时,也能产生不完全的凝集。
性味功能: 中药全草:味甘,性微寒。健脾益肾,止汗。种子:味甘,性温。平肝,明目,强壮。
蒙药味甘、微苦,性凉、燥、轻、柔。清肺,解毒,止血,治伤,益肾。
主治: 中药全草:治自汗,盗汗,风痹多汗。种子:治头晕,目昏,肾虚腰痛,筋骨疼痛,小儿消化不良。
蒙药治肺脓肿,咳血,肾热,毒热,创伤。
用量用法: 中药l0一30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
蒙药多入丸散剂。
《全国中草药汇编》【别名】马料豆、乌豆
【来源】豆科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ucc.,以种子入药。
【生境分布】全国各地。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益肾,止汗。主治头晕,目昏,风痹汗多。
【用法用量】 0.3~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7
资料考证出自《浙江民间草药》 ; 《救荒本草》 :“野大豆,生平野中,北土处处有之。茎蔓延附草本上,叶似黑豆叶而窄小微尖,开淡粉紫花,结小角,其豆似黑豆形,极小。”3
捞豆(《救荒本草》 ),又名:野毛豆(《百草镜》),鹿藿、饿马黄(《植物名实图考》),柴豆、野黄豆、山黄豆、野毛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本。茎瘦细,各部疏被黄棕色长硬毛。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薄纸质,侧生小叶扁卵状披针形,长1.5~5厘米,宽1~2.5厘米,全缘;具长柄。总状花序腋生;萼钟状,5裂;花冠蝶形,紫红色;雄蕊10,单体;子房上位,无柄,花柱短,柱头小。荚果线状矩形,略弯,长1.5~13厘米,宽约5毫米,被长硬毛,有种子3~4粒。花果期8~9月。生长于田边、水沟旁。
植物的种子(野料豆)亦供药用,功用主治健脾。治盗汗,伤筋。
① 《救生苦海》 :“治痘毒,(野毛豆)连茎、根煅存性,研,麻油和敷。不问初起、日久,未溃、已溃。”
② 《浙江民间草药》 :“平肝健脾。”
③ 《杭州药植志》 :“止盗汗。”
④ 《上海常用中草药》 :“滋养,强壮,敛汗。”
选方①治盗汗:野大豆藤一至四两,红枣一至二两。加糖煮,连汁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伤筋:野大豆鲜根、蛇葡萄根皮、酒糟或酒。捣烂,烘热包敷患处。(《浙扛天目山药植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