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环境对生物具有生态作用,能影响和改变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另一方面,生物对环境也具有适应性,生物以自身的变异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就是生物在生存竞争中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特定性状的一种表现。生物对环境中各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最终表现出趋同和趋异的生态适应。所谓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器官形态等方面出现很相似的现象。其结果使不同的生物在形态、生理和发育上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趋异适应,则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差异,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个体群之同在形态、生理等方面产生的相应的生态变异。1
生态适应性形成生态型的分类生态型的形成可以由于地理因素、生物因素或由于人为的活动(如引种驯化扩大分布区)所引起,因而根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因子类型的不同,可以把生态型分为如下类型:
气候生态型当种的分布区或栽种到不同气候地区,主要由于长期受气候因子的影响所形成的生态型。如gtanrlutosa的分布虽遍及全球,但从温暖气候到北极一高山气候所形成的不同生态型,其染色体数日并未发生变化。
不同的气候生态型在形态、生理、生化上都表现有差异,如对光周期、温周期和低温春化等都有不同的反应。分布在南方的生态型一般表现短日照类型一北方的生态型则表观长日照类型!海洋性生态型要求较小的昼夜温差,大陆性生态型则要求较大的昼夜温差。南方的生态型种子发芽对低温春化没有明显要求,而北方的生态型如不经低温春化,就不能打破休眠。在生化上,如乙醇酸氧化酶的活性随气候类型(特别是温度)的不同而异,大陆性生态型的酶的活性随气温增加而加强的程度比海洋性生态型明显。这些反应都与其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关。
土壤生态型主要是长期在不同土壤条件的作用下分化形成的。如牧草鸭茅长于河洼地上和长于碎石堆L的,由于一上壤水分情况小同,明显是两种生态型。长于河洼地上的生长旺盛,高大,叶肥厚,颜色绿,刈割后易萌发,产量要比长于碎石堆上的高3~4倍而长在碎石堆上的则植株矮小,叶小,颜色较淡,萌发力极弱,产最低。此外,在生理上也有差别,如细胞液的渗透压不同等。
国外有人研究Gilla capitata,发现它有适应于蛇纹岩土壤的植物个体群,为其土壤生态型。borealis subsp-califomica也可分出耐蛇纹岩和不耐蛇纹岩的两个土壤生态型,从植物体成分分析,表明二者吸收的钙、镁量也不同。在废矿堆和矿山附近同样也常分布有耐毒土的植物个体群。如Frstuca有耐多种金属的不同生态型等。
生物生态型主要是在生物因子的作用下面形成的。有的生物生态型是山于缺乏某种虫媒授粉昆虫,限制了种内基因的交换,从而导致植物种内分化为不同的生物生态型。有的植物当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植物群落中,由于植物种间竟争关系不同,也可以分化成为不同的生态型。还有的是由于放牧受一定动物的践踏、哨食的影响而形成牧场生态型。
人为因素对于植物的影响最大,作物的品种生态型实际上就是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形成的。人们把作物扩大栽培到不同气候带的地区或不同的土壤类型上,由于长期受到不同气候或土壤条件的影响,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气候生态型或土壤生态型。2
生态适应性的规划方法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类型多样复杂,区域差异明显,很多地区自然生态系统脆弱,极易失衡破坏,自我调节能力差。恩格斯警告后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21世纪又是生态的世纪,人类社会也将从工业社会转向生态社会,从工业化发展模式转向生态化发展模式。伴随全球化在全球推进、人类在100年中对内然资源的消耗,达到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水平。环境问题已不能局限于某个城市建乡村个体,而是成了涵盖整个城乡系统的地区问题,乃至全球问题。我国是具有深厚生态文化底蕴的国家,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胜利实现,不仅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唯一正确模式,而且将是整个人类的巨大贡献。3
生态适应性原则作物和农用动物的生态适应性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基础,也是调整农业结构的基础。惟有农业生物的生态适应性与当地环境的吻合度越高,取得的农业结构调整效益才越高。根据生物的耐性定律可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等若干等级,一般说来应力求布局在最适宜区、适宜区发展,避免在次适宜区大力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