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五香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外台秘要》卷三十一引《延年秘录》。主治诸毒疰气,心腹胀满,大小便不通,鬼疰心痛不可忍。
组成牛黄(研)、犀角屑各三分,升麻、沉香、熏陆香、当归、桂心、青木香、麝香(研)、雄黄(研如粉)、鬼箭羽、巴豆(去心皮,熬)、诃梨勒皮、朱砂(研)、槟榔仁、干姜、吴茱萸、甘草(炙)、豆蔻各四分,桃仁(去尖皮,熬)、附子(炮)各五分。
用法用量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以暖水送下。如不利,更服,以利为度。
主治诸毒疰气,心腹胀满,大小便不通,鬼疰心痛不可忍。
使用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芦笋、生血物等。
附方名称:五香丸
组成:牛黄、犀角、升麻、沉香、熏陆香、当归、桂心、青木香、麝香、雄黄、鬼箭羽、巴豆、诃黎勒皮、朱砂、槟榔仁、干姜、吴茱萸、甘草、豆蔻、桃仁、附子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以暖水送下。如不利,更服,以利为度
主治:诸毒疰气,心腹胀满,大小便不通,鬼疰,心痛不可忍
出处:《外台秘要》卷三十一引《肘后救急方》
名称:丁香丸
组成:丁香、硼砂、木香、桂心、附子、干姜、川大黄、青橘皮、蓬莪术、巴豆霜、牵牛子、京三棱、干漆、猪牙皂荚、香墨
用法:上药除硼砂、大黄、巴豆霜外,余者为末,入牵牛子令匀,先取好酽醋一大碗,化硼砂,去滓;入于锅中,以慢火煎之;次下巴豆搅令散,经两食久;次下大黄末,熬搅成稠膏,拌和诸药末,更入醋煮面糊,和令硬软得所,捣三五百杵,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以温酒或温水送下
主治:宿食积滞,心腹胀满,面色萎黄,脐腹疼痛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
功用:化气消食
名称:丁香丸
组成:丁香、木香、舶上茴香、乳香、沉香、青橘皮、肉豆蔻、槟榔、蓬莪术、茱萸、阿魏
用法:上件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嚼烂,空腹时用温酒或生姜汤送下,每日二次
主治:气滞,心腹胀满疼痛,痰逆,不思饮食
出处:《传家秘宝》卷三
名称:丁香饼子
组成:丁香、龙骨、附子、藿香叶
用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每两作五十丸,捏作饼子。煎杉木汤化下,不拘时候
主治:小儿胃气虚寒,心腹胀满,哕逆呕吐,昏困少力,及泄泻无度
出处:《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名称:七转丹
组成:木香、槟榔、大黄、使君子、锡灰、白豆蔻、雷丸
用法:水二钟,连须葱白五根;煎八分,夏、秋、春天露一宿,次日五鼓重汤煮热温服;冬月煎出温服
主治:水蛊膨胀,五膈噎食,心腹胀满,五积六聚
出处:《良朋汇集》卷二
名称:人参散
组成:人参、桑根白皮、陈橘皮、半夏、黄芪、木香、赤芍药、草豆蔻、桂心、槟榔、枇杷叶
用法:上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主治:消渴,饮水过多,心腹胀满,不能下食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陈家春 - 博士生导师、教授 - 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