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0米,多具圆形树冠;小枝粗短,圆柱形,幼时密被绒毛,老时紫褐色,无毛;冬芽卵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叶片椭圆形、卵形至宽椭圆形.长4.5-10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圆钝锯齿,幼时两面被短柔毛,长成后表面无毛;叶柄粗壮,长1.5-3厘米,有短柔毛;托叶叶质,披针形,全缘,密被短柔毛。伞房花序具花3-7朵;花梗长1-2.5厘米.密被柔毛;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被绒毛:花直径3-4厘米;萼筒外面密被绒毛;萼裂片三角状披针形,长6-8毫米,比萼筒稍长,全缘,先端渐尖,两面均被绒毛;花瓣倒圆卵形,长15-18毫米,白色(花蕾待放时微粉红色),基部具短爪;雄蕊20枚,长为花瓣之半;花柱5个,比雄蕊稍长,中部以下密被灰白色绒毛。果实常近扁球形,形状、颜色、香味、品质常随栽培品种而异,直径在2厘米以上,先端常隆起,基部下陷,萼裂片宿存;果梗粗短。花期5月,果期7-10月。1
食用价值果实味美可口,为著名水果;也可入药,可作强壮剂,用治贫血症。
性味温和,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糖类、有机酸、果胶、蛋白质、钙、磷、钾、铁、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另含有苹果酸,酒石酸,胡萝卜素。
苹果有“智慧果”、“记忆果”的美称。人们早就发现,多吃苹果有增进记忆、提高智能的效果。苹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大脑必需的营养素,而且更重要的是富含锌元素。据研究,锌是人体内许多重要酶的组成部分,是促进生长发育的关键元素,锌还是构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核酸与蛋白质的必不可少的元素,锌还与产生抗体、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有密切关系。
苹果中的含水量为85%。
苹果中含的多酚及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物质和大量的粗纤维。
含有较多的钾,能与人体过剩的钠盐结合,使之排出体外。当人体摄入钠盐过多时,吃些苹果,有利于平衡体内电解质。
含有的磷和铁等元素,易被肠壁吸收,有补脑养血、宁神安眠作用。
苹果的香气是治疗抑郁和压抑感的良药。专家们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在诸多气味中,苹果的香气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大,它具有明显的消除心理压抑感的作用。临床使用证明,让精神压抑患者嗅苹果香气后,心境大有好转,精神轻松愉快,压抑的心情得以消除。
苹果中的苹果酸有美白的效果。许多人担心苹果的酸性会腐蚀牙齿的风险,苹果配上奶酪可以限制苹果中的酸性。吃苹果还可以帮助有效地清洁牙齿。2
引种19世纪中叶后,海禁开放,西方文化大量输入,果树资源交流更加频繁。苹果属果树也随之引入。
早期引种苹果的途径是多方位的。其中以山东最早,据烟台的地方史志记载,1861年美国长老会成员约翰·倪维思(John L.Nevius)受长老会派遣,由上海来山东登州(今蓬莱市)。因倪妻患病,1864年返美。1871年倪氏夫妇重返烟台时,带来西洋苹果、洋梨、美洲葡萄、欧洲李及甜樱桃等果树品种,在烟台毓璜顶东南山麓建园栽植,取名"广兴果园"。
20世纪初,辽宁、山东苹果发展较快。1909年旅顺最大一处苹果园(后改为旅顺农场)中有国光96株、倭锦550株。日俄战争后,旅顺、大连的租借权转归日本后,1909年在熊岳建立苗圃(1913年改为农事试验场),再从日本引进一些主栽品种,1910年引入红魁、祝光、旭和国光等;1914-1921年间又引入玉霰等3个品种。
从1950-1952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扶持农业生产,对果树生产发放无息贷款,减免果业税收,同时还在重点果区建立果树技术指导机构,通过供销社组织果品运销,提高果农收入,促进了果树业的复苏。在老苹果产区,残存的苹果老树迅速恢复了树势,主要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并开始组建第一批国营园艺场(其中北方以苹果为主),因此,产量急速回升。
从l953年起,中国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兴起,大大地鼓舞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l955年农业部提出了"以互助合作为中心,大力提高现有果树的产量和质量,有计划地积极向山区、荒山扩大垦辟新果园",新建果园一律免征农业税,并相应改善购销工作。
从1985年起,由于苹果收回投资快,效益高,除广东、广西、湖南、海南及上海等五地不适于商品生产栽培外,其他地区都把发展苹果生产作为开发山区、脱贫致富或积累资金支持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