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地面水污染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释义

污染物对地面水中的水和底泥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作用,导致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影响水体的功能和使用。地面水污染主要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水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各种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还有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病原体。

不同水体其污染的特点不同。河流污染随径流量而变化,污染物扩散快;湖泊(水库)中污染物会长期滞留、积累,而引起水质变化,主要是磷、氮等植物营养元素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海洋污染源多而复杂、污染持续性强、范围较大,除航行船艇、海上油井污染外,沿海和内陆排放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最终都流入海洋,故海洋危害生物,破坏海洋资源,已成为当今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

污染物来源地面水的污染源多种多样,主要有:

1、沿岸居民和工厂排出的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

2、位于岸边而规划和使用不当的航运码头和仓库排出的废弃物;

3、来往船只排出的生活污水和废弃物;

4、随同雨水冲入地面水的街道尘土、垃圾、以及农田施用的肥料和农药;

5、在水中洗涤脏物和浸渍工业原料。

此外地面水沿岸的地形、土壤地质、水文地质和气候条件对地面水的水质均有影响,能导致地面水水质呈季节性或不定期的变化,例如坡度陡削的地区大雨后地面水中悬浮物含量大增。水中的藻类、水草和其他水生动植物有时成为地面水的“自身污染源”,特别当秋季它们大量死亡而发生腐败时。水库蓄水前如库底清理不够彻底,残留库底的有机物日后能污染水库水质。雨水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相此,相对地较为洁净,但有些厂区排出的雨水,其中可能舍有该种工厂特有的原料、成品或下脚废料,以致其水质多少与该种生产的工业废水相近似1。

防治对策环境管理措施1、体现以防为主的原则,在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和实施项目环保设施管理方面提出具体的意见。

2、 针对建设项目生产特点与废水处理与排放的具体情况,提出环境监测程度的建议,包括监测部门监测断面(点)、监测项目及频次,以及主要仪器设备的配置等。

水污染消减措施1、 改革工艺,减少排污。对排污量大或超标排污的生产装置,均应提出相应的工艺改革措施,尽量采用清洁工艺,以满足达标排放。

2、 节约水资源和提高水的循环复用率。努力提高水的循环复用率,这不仅可大量减少废水排放量,有益于地面水环境保护,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新水用量,节约水资源,这对北方和其他缺水地区,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3、 污水处理。应对设计所考虑的污水处理措施进行论证和补充,并要特别注意点源不正常排放的处理措施,水质恶劣的降雨初期径流的处理措施。

4、 替代方案:①耗水量大的产品结构或生产工艺,如果在水资源紧张的地区兴建,应明确提出改换产品结构或生产工艺的替代方案。②靠近特殊保护水域的建设项目,通过其他措施难以充分克服其有害影响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提出:改变排污口位置;压缩排污量;重新选址等替代方案。

确定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应根据纳污水体的自净能力与环境容量条件确定,这项指标也可按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来确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