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龙(hudiesaurus)属名从中国“蝴蝶”拼音而来,分布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生活于侏罗纪晚期,属于蜥臀目。其成年个体体长超过30米,高7米,体重约30吨。是一种体型较大的蜥脚类恐龙,生存在晚侏罗世的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 chinese)→ 蝴蝶龙
其它中文名称( chinese[other])→ ...
拉丁文学名( name)→ hudiesaurus
发音( pronounced)→ hu-de--saw-rus
含义( meaning)→ 属名从中国“蝴蝶”拼音而来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亚目( suborder)→ sauropodomorpha 蜥脚型亚目
类( infraorder)→ sauropoda 蜥脚类
eusauropoda 真蜥脚类
科( family)→ mamenchisauridae 马门溪龙科
属( genus)→ hudiesaurus 蝴蝶龙
模式种( type species)→ h. sinojapanorum 中日蝴蝶龙
其它种( other species)→ ....
错误归属种( misassigned species)→ ....
时代( period)→ 侏罗纪晚期
分布( found in)→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
发现地层( stratum)→ .上侏罗统咯拉扎组.
食性( diet)→ 植食
典型体长( length)→ 29-30米
推测体重( mass)→ 30吨
发现者( discoverer)→ dong, 1997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dong, 1997
简介古生物学家在命名恐龙的时候,经常会因为恐龙的外形与今天的某些动物相似,而在其学名中使用这些动物的名字,比如著名的似鸵龙、似鸟龙等。不过有的恐龙名字中出现的动物名字却与它们本来的样子相差非常大,比如蝴蝶龙1。
形态特征蝴蝶龙是一种体形巨大的斯脚类恐龙,体长约30米,高6米,体重约30吨。蝴蝶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的恐龙之一,不过相比后期的泰坦龙类,它们的体重还是较轻的。
蝴蝶龙的脑袋很小,其鼻孔长在靠近头顶的位置上,它们的眼睛距离这对鼻孔并不远。在蝴蝶龙的鼻孔和眼睛下方是长有细长牙齿的嘴巴,蝴蝶龙的嘴巴并不大,其中的牙齿如同树叶一样细长。
蝴蝶龙的脖子特别长,差不多有15米,相当于身体总长度的一半,这样的比例与著名的马门溪龙相似。蝴蝶龙长长的脖子是向上抬起的,这样它们的脑袋就可以够到树冠的高度了。在长长的脖子后面,是蝴蝶龙强壮的身体和有力的四肢。从身体和四肢结构看,蝴蝶龙显然不会走得很快,它们虽然行动缓慢,但是运动起来还是很稳健的2。
物种学史吐鲁番盆地是一个小而窄的山间盆地,位于天山山脉东南(北纬42.45 - 43.12度;东经89.05 - 91.36度),溢出的水流入并蒸发,往北边,天山山脉隆起,形成博格达山(海拔5,445公尺);在盆地中央是艾丁湖湖泊,低于海平面156公尺,汇集了所有的水;吐鲁番盆地的中脊,有优越的中生代和晓新世沉积物露头;这些非海相沉积含有红色、灰色、淡黄色泥砂岩、粉砂岩,和纯砂岩,出土了很多无脊椎动物和脊椎遗骸(赵1980,董1992)。属名从中国“蝴蝶”拼音而来,指在背椎前端神经脊的像翅膀凸出,这个特定的种名,sinojapanorum是给两国探索的成员,也给采集样本的地区,在中文和日文,“中日”意思为字的中央,在此为四块背椎。但也有人认为蝴蝶龙是马门溪龙。3
分布范围在1993年夏天,中日恐龙探索(丝路恐龙探索)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他们主要在晚侏罗纪沉积工作,采集了一只大型蜥脚类恐龙,被描述为一种新分类单元,中日蝴蝶龙;本探索在晚白垩纪苏巴什组也发现了一只蜥脚类恐龙的大爪子。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