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步氏巨猿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是一种已灭绝的大型灵长动物。它的身型比现存的大猩猩更大,因没有更多的骨骼化石而未能作出确实计算,而古人类学家根据化石纪录推测成年巨猿超过3米高,及重350公斤。这些化石追溯至约100万年前,而它们在10万年前灭绝。这可见它们与现今人类共存约几十万年。

简介步氏巨猿是荷兰古生物学家孔尼华首先发现并命名的。1935年,孔尼华在香港某中药铺购得一枚巨大的猿类臼齿化石。他认为这枚化石有别于已经发现的其他猿类化石,便将其命名为一个新的种属——步氏巨猿。此后,有人将其归于猿类,有人将其归于人科。正是由于步氏巨猿化石介于猿类和人类之间,故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1。

步氏巨猿站立时高3米,体重约545公斤。步氏巨猿是一种已灭绝的猿。步氏巨猿的化石,只有在东南亚发现了少量牙齿及下颌骨。这些化石追潮至约100万年前,而它们在10万年前灭绝2。

特征步氏巨猿的化石只有在东南亚发现的少量牙齿及下颌骨。它的身型比现存的大猩猩更为大,因没有更多的骨骼化石而未能作出确实计算,而古人类学家根据化石纪录推测成年巨猿超过3米高,及重350公斤。这些化石追溯至约100万年前,而它们在10万年前灭绝。这可见它们与现今人类共存约几十万年。

分布步氏巨猿分布在亚洲,由于其化石与已灭绝的熊猫祖先一同被发现,故估计它可能栖息在竹林中。大部份证据都指向巨猿是吃草食性的。一些学者相信步氏巨猿是因与人类竞争而步向灭亡的。

由于只发现了少量的步氏巨猿的化石,故不得而知它的外观。它有可能像现今的大猩猩,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它可能更似其近亲的猩猩。按照巨猿的巨大的身型,相信成长的它们并没有什么天敌。但幼少、弱小或受伤的巨猿可能会被虎及直立人的攻击。

因为没有发现巨猿的盆骨或肢骨,对它的行走方式并不清楚。主流意见是它们以四足行走,像大猩猩及黑猩猩。但是,小部份意见,如格罗佛·克兰茨(Grover Krantz)指它们是双足行走的。他们发现其下颌骨呈U形及向后阔大,足以容纳气管,而头颅骨则可以像人类般由直立的脊柱所支撑,而非在像类人猿般是在脊柱之前。

分类以往基于其臼齿,认为步氏巨猿是人类的祖先。但这现已被认为是趋同演化的结果。步氏巨猿现时与猩猩被分类在猩猩亚科。

争议有指雪人或大脚就是步氏巨猿。但由于没有证据,故这一直都指是推测。由于步氏巨猿有可能与现今人类一同生活了一段时间,故这类生物有可能是经过千百年的传说。

牙齿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于2015年4月末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所广西课题组研究人员关于步氏巨猿牙齿大小演化趋势的合作研究成果,步氏巨猿牙齿从小到大的演化趋势再次得到印证。

先前的研究认为步氏巨猿牙齿大小的性别差异非常明显,并且认为其演化趋势是随时间逐渐增大的。这些研究是建立在发现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700多枚步氏巨猿牙齿的测量数据基础之上的。这700多枚牙齿不仅包括了产自柳城巨猿洞、大新、武鸣、巴马和建始5个地点的有确切层位的标本,还包括了100多枚收购自两广地区和鄂西地区的地层和年代不详的标本。

此后,又有12个步氏巨猿的化石地点和数百枚步氏巨猿牙齿被发现,并且多数地点都有生物年代学或者绝对年代测定结果的年代支撑。鉴于步氏巨猿新材料的补充以及对其时代分布的新认识,研究人员将我国全部14个地点按照年代顺序分为3组,并对目前所发现的步氏巨猿的1218枚前臼齿和臼齿(表1)进行了重新测量和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时代分布较为单纯的产自柳城巨猿洞5704.C区域的558枚各个牙齿的长度、宽度和面积三个测量值的Silverman检验表明,步氏巨猿前臼齿和臼齿大小的情别差别并不像先前的研究所认为的那样明显。虽然检验结果并不能否定性别差别的存在,但起码在统计学上性别差别小到可以忽略,即各地点每个牙齿的样本都可以被看作一个单纯的样本。

针对不同组别的三个测量值的方差分析以及Tukey’sHSD检验的结果表明,基本五个分组中所有所有两两分组间的均值的不相等都是有意义的,进而表明按时代顺序排列的前三个分组的前臼齿和臼齿的面积的均值的递增(图2)代表了有意义的从小到大的演化趋势。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