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接缝灌浆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介绍

在水利施工中,由于水利工程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建筑,为了避免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坝体进行分段施工。这就导致了相邻的坝段之间不可避免的产生接缝。同时,大体积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不均也会导致坝体表面产生大量的裂缝。这些存在于坝体的连接缝、裂口以及基础施工中的破碎带等部位均会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防渗效果。接缝灌浆技术就是利用混凝土浆液输送技术将浆液灌注进这些缝隙进行填充处理,将各个坝段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接缝灌浆技术一般使用水融性胶凝材料,如单一的水泥浆液或混合浆液等。接缝灌浆技术的加固、防渗作用主要是利用灌浆技术将灌浆材料与接缝的原有混凝土界面相结合,进行固化反应,对缝隙和接缝进行填充和封堵。这样可以将坝段链接成一个受力整体,阻止坝体表面裂缝的扩散。灌浆技术可以对细小裂缝进行处理,有效减少坝体和基础中水的侵入,减缓侵蚀作用,避免投入使用后的安全隐患。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坝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接缝灌浆处理的防渗效果显著,既能提升工程的安全性能又能减少竣工后的工程维护费用。

灌浆需自下而上分区进行。通常用止浆片将各缝面划分为若干封闭的灌浆区,一个灌浆区的高度约10~15m,面积为200~300m2。灌浆管路可采用预埋铁管或塑料管,也有采用塑料拔管,即先埋入塑料软管,并充气,在混凝土终凝后即将软管拔出形成通路的办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堵塞灌浆管路系统。接缝灌浆的质量需通过对施工记录资料的分析、钻孔取样、压水检查和缝面凿槽检查等成果综合评定。检查工作在灌浆结束28天以后进行。有的工程还考虑进行重复灌注的措施。

用压力将水泥浆液灌注到混凝土坝体接缝中的工程。混凝土坝施工时,为防止产生温度裂缝和受到浇筑能力的限制,常以横缝将坝体分成若干坝段,每一坝段又以纵缝分成几个坝块,采用分段、分块、分层交替上升的柱状浇筑法。

为保持坝体在运行时的整体性和有效地传递应力,需要在大坝投入运行前对这些接缝进行灌浆。有的重力坝只要求进行纵缝灌浆,横缝不灌浆,作为伸缩缝,设有止水。接缝灌浆均采用水泥浆液。为保证灌浆质量,须在坝体内部混凝土温度达到稳定值,或混凝土龄期超过六个月,并且灌缝两侧及顶层盖重混凝土的温度达到设计规定值时,方可进行灌浆。因此,接缝灌浆常是水库开始蓄水的控制条件。

接缝灌浆施工工艺经检查、处理满足可灌条件,在作好灌前施工准备前提下,填写混凝土接缝灌浆施工验收表,由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即可开始灌浆。

正常情况下的灌浆方法当接缝张开度大于0.5~1.0毫米,进回浆管与排气管相互通畅,单开出水率大于50升/分,并无明显外漏时,视为正常情况灌浆。其灌浆全过程分为初始阶段、中间阶段、结束阶段。其过程如下。

初始阶段:其目的是为了润滑管道和缝面,并排出缝内大部分空气和水分。应根据缝面及管道通畅情况,进浆管口进3:1或2:1浆液(当张开度大于2毫米,管道通畅时,也可直接采用1:1或0.6:1浆液进浆),其余管口敞开,然后按出浆次序依次关闭各管口。当排气管出浆4~8分钟,并且灌注量与接缝容积相等时,即可变为1:1中间级浆液。

中间阶段:进浆管变为1:1中间级浆液后,逐步使排气管升至设计压力。当排气管口出浆浓度与进浆管浓度相等或大于1:1浆液浓度时,可转换到最终级浆液(0.6:1、0.5:1)继续灌注。

结束阶段:当排气管口出浆浓度达到0.6:1或0.5:1浆液浓度,排气管口达到设计压力,缝面吸浆率等于零或连续20分钟小于0.4升/分时,可采用并浆或顺灌20分钟的方法结束灌浆。并且要求结束时排气管管口压力在20分钟内不下降或下降值小于0.03MPa。

特殊情况下的灌浆方法特殊情况下的灌浆主要是指灌区与混凝土内部架空串漏、止浆片失效引起的严重外漏和相邻灌区串漏,进回浆管道全部失效以及细缝(张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