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可分为蜻蜓类的差翅亚目和豆娘类的均翅亚目(束翅亚目),间翅亚目有仅三种蜻蜓分别是在日本印度中国,此亚目有活化石之称,中国的最古老。也是有翅亚纲里的很原始的昆虫。幼虫称为稚虫,完全水生,形态与习性与成虫完全不同。各种的稚虫形态差异极大。
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有三个单眼,复眼约由28000多只小眼组成,它们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此外,它们的复眼还能测速。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这使得它们成为昆虫界的捕虫高手。其咀嚼式口器发达,强大有力。
蜻蜓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休息时,双翅平展两侧,或直立于背上。前翅和后翅不相似,后翅常大于前翅。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的震动规律性,并可防止因震颤而折伤。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动。足接近头部(以便于捕食)。腹部细长。成虫的构造虽颇一致,但大小差别悬殊,翅展一般为5公分。从最小的1.8公分(0.7吋)到最大的19.3公分(7.5吋)。
蜻蜓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板上。雌雄交尾也在空中进行。多数雌虫在水面飞行时,分多次将卵“点”在水中,也有的将腹部插入浅水中将卵产于水底。
蜻蜓属于不完全变态昆虫,稚虫“水虿”生活在水中,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一般要经11次以上蜕皮,需时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经最后蜕皮羽化为成虫。稚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有时同类也相残食。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
生长繁殖幼虫时期蜻蜓的幼虫叫做水虿(chài),生活在水中,以鳃呼吸。常静息不动,猎物靠近时方射出能缠卷的唇以捕捉之。发育过程中蜕皮8~15次,蜕皮次数在种内与种间均有所不同,无蛹期。从卵孵出后数分钟,第一龄稚虫的鞘状表皮即裂开,释出蜘蛛状的第二龄稚虫,早龄稚虫取食小甲壳动物和原生动物等水生动物;后期稚虫食摇蚊幼虫、水生甲虫和螺类,甚至小鱼。翅芽在早期出现,随著蜕皮次数的增多而长大。稚虫到最後一龄时,体内已形成成虫的器官。几天后稚虫爬出水面,蜕皮而露出成体(羽化)。最大的蜻蜓通常在日落后离水,日出前起飞,所以很少见到其羽化。较小的种类在白天羽化。 刚羽化的成虫体软,生殖系统不成熟,色泽尚未完善。其最初的活动之一为飞离水域。成虫的生活分两个阶段︰一为生殖前期,约2天~2周,随种类和气候而异;另一为生殖期,约1~6周。在第一阶段时积极取食,远离水域。第二阶段开始于性成熟时期,此时蜻蜓飞到交配的场所(通常是可以产卵的池塘、河流)。雄体到达稍早,沿著河岸或水面占据一定位置,并如鸟类一样保卫其领域,驱逐其他侵入的雄体。若有雌体飞近或飞入该领域,则雄体便试图与之交配。少数种类在交配前先有求偶炫耀的行为。
交配时期交配的姿势独特。雄体用腹部末端的抱握器握住雌体的头或前胸,通过它的动作诱引雌体将其腹部前弯,接触到雄体腹部基部的交尾器。交配时多降落地面,但亦可在空中进行。交配时间数秒至数小时。交配后雌体立即产卵,或经数小时、数天後产卵。产卵方式有两种。产卵器发达的种类把卵产在水中或水上的植物组织内或其上,有的爬到水面下去产卵,可浸在水中达1小时以上。头部能灵活转动,复眼1对,较大,无产卵器的种类把卵从腹部末端洗落在水面上。有几种产卵在流水中,但有黏附或缠结装置,可防止被冲往下流。成虫需有温暖的气候、食物和适于产卵的水体才能生殖。鱼、鸟会捕食蜻蜓幼虫,幼虫间也互相残食。羽化时可能被鸟和小型鳄类捕食。但成虫在离开羽化场所后几无敌害,飞行迅速灵活,差不多能避开所有敌害。温带地区的种类多以幼虫越冬,幼虫期可达1~5年,成虫期寿命仅数周。
成虫时期羽化的成虫颜色各异,色度从金属色到粉色不等。和其他昆虫相比,其体型庞大,有些翼展达到16公分(约6吋),甚至最小的种类翼展也有2公分(0.8吋)。除了是极端敏捷的飞行动物以外,它们也是速度最快的昆虫之一。蜻蜓翅膀肌肉在温暖时才能发挥最佳功能,而若有凉意,这种昆虫常在真正起飞前鼓翅生热。蜻蜓的速度和敏捷性使它成为最有效率的飞行捕食者。猎物通常是飞行的小虫,但有些蜻蜓经常吃掉本身体重60%的猎物。
年幼的蜻蜓——称为幼体,经不完全变态中的半变态方式,有时称为稚虫——是水生动物,和成虫在空中的情形一样,是水中专门的捕食者。功能上无翼的幼体在颜色方面通常是斑驳或黯淡的,与生活环境中的沉淀物或水生植物颜色一样。它们的突出双眼类似成虫,但拥有成虫所无的惊人解剖结构。这称为「面具」,是幼体第三对口器的融合体。面具大得不成比例,不用时收在头部和喉部之下。面具尾端是一组牙状的夹子,用来抓住蠕虫、甲壳动物、蝌蚪、小鱼等猎物。不同种类的蜻蜓幼体分别称为趴虫、穴虫、隐虫或夹虫——其身形、代谢、呼吸端视所在的微小生境而定。
幼体从水中或水边的卵子爬出,而卵的生产方式有3种。有些种类把卵产在植物组织中,有些把卵黏附在表水的底层或上方。卵也可能从腹部掉落或被冲至水中。幼体利用直肠内的腮,从水中吸取氧气。腹部把水吸入,再经由肛门压出。水可能以此方式大力排出,产生一种喷射推进的逃生方法。固体废物亦以这种方式排出。随著幼体长大,它把皮蜕掉,未来的翅膀在幼体成长期间约有一半先变为明显。接著,这些翅鞘在随后的蜕皮过程中快速增大。终于,幼体爬出水面(有时在夜间),进行最后一次蜕皮,变为成虫,留下一张皮(蜕壳),也就是以往身体的外壳。
蜻蜓的交配也在飞行中进行。雄蜻蜓用腹部末端的钩状物抓紧雌蜻蜓的颈部;雌蜻蜓腹部由下向前弯,把生殖孔接到雄蜻蜓腹部第二节下面的贮存精子器官,而后雄蜻蜓进行授精。
蜻蜓为什么用尾巴点水?
蜻蜓和其他许多昆虫都不一样,它的卵是在水里孵化的,幼虫也在水里生活,所以它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雌蜻蜓产卵到水里面,多数是在飞翔时用尾部碰水面,把卵排出。我们常见的所谓“蜻蜓点水”,就是它产卵时的表演。蜻蜓的卵是黄色的。
蜻蜓是典型的不完全变态昆虫,由稚虫蜕变至成虫的阶段中,不需经历结蛹的过程。它们一生只经历三个阶段: 卵、稚虫及成虫。 蜻蜓稚虫是水生的,而成虫则是具飞行能力的陆生昆虫。
卵卵会被置于植物、枯木内或干土中,又或被掉在水面上,这视品种而定。据知某些把卵产于干土中的长尾蜓属品种能以卵的形态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一般时期。黄蜻的卵则只在多便孵化,且更可在雨后形成的短暂水洼中孵化,它们这种迅速的成长明显是个很好的优势。
稚虫孵化后的稚虫的第一个阶段或龄期称为前稚虫。它们没有足部,这阶段通常只维持数秒至数分钟。 稚虫在这第一次脱皮后就进入第二个龄期,它们有构造简单的足部和三条有节的触角。稚虫的成长期一般都有八至十五个龄期,是蜻蜓一生中最漫长的时间。
稚虫在羽化为成虫前,会经过一个变态期。在这阶段,稚虫会成为成虫,但它们会一直留在外骨骼内,直至最后的龄期。在这段期间,稚虫的身体会在外骨骼内慢慢重新构造为成虫。因为口器慢慢退化,稚虫亦会停止进食。当透过稚虫外壳也能稳约窥见成虫的身体上的颜色及斑纹时,稚虫很快便在合适的时间羽化。蜻蜓成虫会直接由成熟稚虫羽化出来,它们有发展良好的翅芽。蜻蜓没有蛹的阶段。从稚虫蜕变无成虫,这真是一个很特别的过程,因为稚虫和成虫这两个阶段可说是完全没有相似之处。
羽化在气候温和的地区,寒冬使羽化期只限于春天和夏天。鉴于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冬季虽短但明显较凉快,使得大部份蜻蜓品种的羽化期都没有明显的模式。 香港有一些品程称为“春季品种”,它们在春天羽化为成虫,四月下旬或五月通常是它们羽化的高峄期。它们拥有同步羽化的模式,即当雨季开始和气温上升时,它们的羽化期也同时开始。 春季品种包括大部份的河栖春蜓科,如独角曦春蜓和纯鎏尖尾春蜓。 此两种蜻蜓的羽化高峄期较中华长钩春蜓早大约两星期。 色蟌科的烟翅绿色蟌也是一种春季品种,它们的飞行期很短;同属色蟌科的华艳色蟌则由春季至十一月下旬都可见它们的展翅飞翔。 大部份羽化期没有明显模式的蜻蜓品种,从三月至翌年的一月都可见它们飞行。 黄蜻则全年都在飞行,这是由于它们有迁飞而来的种群涌入。 然而,这情况就不太可能在一月及二月时出现,因为虽然估计迁飞的种群会从菲律宾而来,但是盛行风在这两个月大多从东面或东北面吹来,却很少是源自南面的菲律宾。
有些品种,尤其是纹蓝小蜻,要直至夏末才会看到,但大部份的羽代高峄期都在春天,夏天期间继续会有稚虫羽化,但数目会逐渐减少,到了深秋,羽化期就会完全终结,这与当时的平均气温明显下降有关。
羽化为成虫的实际过程是十分精彩的,通常在一小时内完成。 不过,要将柔软的身躯和闪亮的柔软翅膀硬化,以及要蜕变成完全成熟的颜色则可能要花上数小时。 在这段时间中,它们不能移动也缺乏坚硬的外壳保护,所以蜻蜓通常选择于黄昏至清晨的时间进行羽化,以减少被捕食的机会。 而在羽化过程中,稍一不慎,身体或翅膀更会因撞到身边物件而没有完全扩展,导致出现畸型现象而影响日后的活动能力,甚至死亡。 大部份蜓科蜻蜓都在傍晚后不久的晚上开始羽化,然后在黎明前作首次飞行。 春蜓科、蜻科和束翅亚目则都在晨初时羽化。 大伪蜻属品种在晚间羽化。1
繁殖蜻蜓的繁殖是最与别不同,而这种繁殖方式的演化仍是一个谜。与其他昆虫一样,蜻蜓的生殖器官生长在腹部末端,第九腹节的腹面。在交配前,雄虫会将精子从生殖孔转送到位于第二及第三腹节腹面上第二组性器官中,并将精子储存在那里。 当雄虫抓住了愿意交合的雌虫时,交尾(交配)就会开始。 首先,雄虫会弯起腹部,利用腹部末端肛附器的交合突抓着雌虫的头部后侧或前胸的背板。 然后,雄虫会放松其足部对雌虫的紧握,让雌虫轻松地悬挂在雄虫的腹部末端。 愿意交合的雌虫会弯起腹部作出接触,并将腹部末端紧贴在雄虫的第二性器上。 这种交配模式在英文中有时称为“轮”(wheel)。 接着,雄虫会将雌虫在过往交尾时留在体内的所有精子除掉,然后运用阴茎状的器官将自己的精子放在雌虫体内。
许多品种的雄虫肛附器与雌虫的头部后侧,以及雄虫的第二性器官与雌虫的性器官,都是有如锁与钥匙的结构互相契合,并且是品种特有。 由于这种精妙的特点,雄虫与不同品种的雌虫品种可交尾的机会就大大减低。 不过,有时一些大意的雄虫亦有抓错对象的一刻。 因此,肛附器的结构和特征是用来分类和分辨品种的最佳标准。 某些蜻科交配可能只需很短时间,但对大多数品种来说,交配是一个非常冗长的过程,要经数分钟,甚至数小时后,雌虫才会产卵。
雌虫大多在交尾后就立即产卵。 产卵时,有些雌虫会由雄虫抓着其腹部后侧“串连”在一起进行;有些则是在没有雄虫抓着的情况下产卵。 许多雄虫即使没有紧抓着雌虫,但在雌虫产卵时,都会保护着它们,以防其他雄虫对该雌虫产生兴趣。 有的蜻蜓会把卵放在植物内,称为“内生产卵”;有的则会把卵随意掉在潮湿的植物上或水面上。
越冬蜻蜓的卵会被置于植物内、枯木内或甚至干土中,又或被掉在水面上,这视乎其品种而定。大多数温带地区的蜻蜓品种的卵不会在产后孵化,并且可能待上数月才孵出稚虫。 这一段不孵化时期称为“滞育期”,目的就是是为了让蜻蜓以卵的形态度过寒冬。
分布范围常见的蜻蜓如蓝面蜓多分布于浙江、四川、贵州等省;长痣绿蜓分布在华北一带;黄蜻全国多省市自治区
有分布;玉带蜻仅产于中国,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和福建等省市自治区。
分类地位分类地位昆虫纲Insecta蜻蜓目Odonata 间翅亚目 Anisozygoptera该亚目是蜻蜓目下最小的一个亚目现已有三属三种昆虫。间翅亚目昆虫的特征介于均翅亚目与差翅亚目之间。特点,中型昆虫,头大且转动灵活, 两对翅膜质透明,翅多横脉,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腹部细长,雄性交合器生在腹部第2、3节腹面。翅基部不呈柄状,后翅大于前翅。
仅有的3种,一种产于喜马拉雅山南侧,一种产于日本,一种为产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Epiophlebia sinensis(2011年发表的新种) 。是古老类γτ群的孑遗后代,有活化石之称。2011年到2012年1月通过德国,中国,老挝,尼泊尔和日本学者的联合协作研究,通过对世界Epiophlebia属已知3种的DNA的系统学分析,结论是中国黑龙江省发现的新种比已知分布喜马拉雅南部和日本的种古老,早期已知的2个种属于后期分化出来的种。经过多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昔蜓在进化树上比日本昔蜓和印度昔蜓更为古老。这是世界昆虫界的重大发现,该昔蜓被命名为中华昔蜓Epiophlebia sinensis 生活习性昔蜓,形态间于差翅亚目(蜻类和蜓类)和均翅亚目(豆娘艳娘类)之间。身体接近于蜓类,但是前后翅结构接近豆娘类。昔蜓在古代时较为常见,东北蜻蜓化石也常出产,后至新生代以后逐渐稀少
种类介绍约有5000余种,在中国约300余种,最常见的蜻蜓有多种:例如碧伟蜓、黄蜻和长叶异痣蟌,这3种蜻蜓基本上代表了蜻蜓目的各个科,即代表了大型蜻蜓、中型蜻蜓和豆娘。
十五大科大蜓科
巨圆臀大蜓
昆虫种名:巨圆臀大蜓(无霸勾蜓) Anotogaster sieboldii (Selys,1854)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大蜓科Cordulegasteridae
虫体大小:体长77mm 翅展120mm
区域分布:台湾、北京等
黄斑宽套大蜓
昆虫种名:黄斑宽套大蜓Chlorogomphus papilio Ris,1927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大蜓科Cordulegasteridae
区域分布:贵州、广东等
北京大蜓
昆虫种名:北京大蜓Cordulegaster pekinensis Selys,1886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大蜓科Cordulegasteridae
虫体大小:体长70mm,翅展60mm
区域分布:北京(特有)
蜓科长痣绿蜓
昆虫种名:长痣绿蜓Aeschnophlebia longistigma Selys,1883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蜓科Aeshnidae
区域分布:北京 Aeschnophlebia longistigma Selys,1883
竣蜓昆虫种名:竣蜓Aeshna juncea (Linnaeus,1758)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蜓科Aeshnidae
区域分布:北京
混合蜓
昆虫种名:混合蜓Aeshna mixta(Latreille,1805)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蜓科
简要介绍:上额有以黑色“T”形斑纹
虫体大小:体长65mm,翅展90mm
区域分布:北京、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山西;日本、朝鲜
碧翠蜓(碧翠晏蜓)
分类:蜓科/蜻蜓目
外观特征:腹部长46~52mm。雄虫复眼淡褐青色;体色褐色;胸部中央具一块黄色宽大斑纹,後方的黄色斑和腹部前方侧面前斑连结成黄色区。雌虫复眼淡褐色,其馀部分和雄虫略同。
生态习性:成虫出现於6至8月,生活在海拔500公尺以下地区的池塘、沼泽等静水环境附近。
斑伟蜓(乌点晏蜓)Anax guttatus (Burmeister,1839)
黄伟蜓Anax immaculifrons Rambur,1842
黑纹伟蜓(乌带晏蜓)Anax nigrofasciatus Oguma,1915
黑纹伟蜓,一种中国广泛分布的大型蜓科品种,成年雄虫会在山间水草茂盛的溪流以及山区的小型静水池飞行,其主要特征是额顶的T字型斑以及腹部鲜艳的蓝色斑纹。雌性2种色型,有同色型个体。雄性有护卫产卵的习性。此种与同属的斑伟蜓以及常见的碧伟蜓都有迁飞的习性。在华北区以及东北的辽宁,5-8月可见;华南区则3-10月可见。现已知其另一亚种也在东南亚出没。
(麻斑晏蜓)Anax panybeus Hagen,1867
碧伟蜓(绿胸晏蜓)Anax parthenope julius (Brauer,1865)
长者头蜓Cephalaeschna patrorum Needham,1930
日本长尾蜓(倭铗晏蜓) Gynacantha japonica Bartenef,1909
跳长尾蜓(舞铗晏蜓) Gynacantha saltatrix Martin,1909
春蜓科
马奇异春蜓
昆虫种名:马奇异春蜓Anisogomphus maacki (Selys,1872)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春蜓科Gomphidae
虫体大小:体长55毫米,翅展60毫米
区域分布:北京
联纹小叶春蜓
昆虫种名:联纹小叶春蜓Gomphidia confluens Selys,1878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春蜓科Gomphidae
虫体大小:体长55mm,翅展85mm
区域分布:河北、河南、山西、江苏、浙江、广西、福建、台湾、北京等
小团扇春蜓(粗钩春蜓)
粗钩春蜓Ictinogomphus rapax
分类:春蜓科/蜻蜓目
外观特征:腹部长56~59mm。本种近似细钩春蜓,但雄虫腹部末端扇叶状突起全部黑色。雌雄差异不大,但雌虫腹部黄色斑较发达。
生态习性:本种分布及数量较细钩春蜓广大。4至9月,成虫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池塘、湖泊、沼泽等静水处。
棘角蛇纹春蜓
昆虫种名:棘角蛇纹春蜓Ophiogomphus spinicorne Sely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春蜓科Gomphidae
简要介绍:飞行时主体呈现绿色
虫体大小:体长60毫米,翅展70毫米
区域分布:河北、山西、甘肃、蒙古、北京等
艾氏施春蜓
昆虫种名:艾氏施春蜓 Siebolduis albardae Selys,1886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春蜓科Gomphidae
简要介绍:喜停落于岩石上
虫体大小:体长80毫米,翅展100毫米
区域分布:北京
大团扇春蜓
细钩春蜓Sinictinogomphus clavatus
分类:春蜓科/蜻蜓目
外观特征:腹部长57-60毫米,雄虫胸部黄色,有黑色细线条斑纹,腹部黑色,背侧有黄色斑,末端有一对扇叶状突起,突起的内侧为黄色。雌雄差异不大,但雌虫腹部黄色斑较发达。
生态习性:成虫出现於4至9月,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池塘、湖泊、沼泽等静水环境。1
大蜻科
闪蓝丽大蜻
昆虫种名:闪蓝丽大蜻Epophthalmia elegans
所属类别:差翅亚目 大蜻科Macromiidae
简要介绍:体大型,胸部黑色,具绿色金属光泽;翅透明;足黑色,基部具黄斑;腹部黑色具黄斑,雄性第二腹节两侧具耳状突起。
虫体大小:体长58mm,翅展100mm
区域分布:湖南、四川、广东、北京等
蜻科
锥腹蜻(粗腰蜻蜓) Acisoma panorpoides panorpoides Rambur,1842
蓝额疏脉蜻(橙斑蜻蜓) Brachydiplax chalybea flavovittata Ris,1911
黄翅蜻(褐斑蜻蜓) Brachythemis contaminata (Fabricius,1793)
红蜻(猩红蜻蜓) Crocothemis servilia (Drury,1770)
异色多纹蜻Deielia phaon (Selys,1883)
低斑蜻Libellula angelina Selys,1883
基斑蜻Libellula depressa Linnaeus,1758
闪绿宽腹蜻Lyriothemis pachygastra (Selys,1878)
华丽宽腹蜻(广腹蜻蜓) Lyriothemis elegantissima Selys,1883
侏红小蜻Nannophya pygmaea Rambur,1842
网脉蜻Neurothemis fulvia (Drury,1773)
截斑脉蜻Neurothemis tullia Drury,1773
白尾灰蜻Orthetrum albistylum Selys,1848
吕宋蜻蜓Orthetrum luzonicum (Brauer,1868)
异色灰蜻(鼎脉蜻蜓) Orthetrum melania (Selys,1883)
赤褐灰蜻(霜白蜻蜓 中印亚种) Orthetrum pruinosum neglectum Rambur,1842
狭腹灰蜻(杜松蜻蜓) Orthetrum sabina (Drury,1770)
黄翅灰蜻Orthetrum testaceum (Burmeister,1839)
六斑曲缘蜻Palpopleura sexmaculata (Fabricius,1787)
黄蜻(薄翅蜻蜓) Pantala flavescens (Fabricius,1798)
玉带蜻(黄纫蜻蜓) Pseudothemis zonata (Burmeister,1839)
黑丽翅蜻Rhyothemis fuliginosa Selys,1883
斑丽翅蜻(彩裳蜻蜓) Rhodothemis variegata (Linnaeus et Johansson,1763)
半黄赤蜻Sympetrum croceolum (Selys,1883)
夏赤蜻Sympetrum darwinianum (Selys,1883)
Sympetrum depressiusculum (Selys,1841)
竖眉赤蜻(焰红赤蜻) Sympetrum eroticum (Selys,1883)
旭光赤蜻Sympetrum hypomelas (Selys,1884)
黄腿赤蜻Sympetrum imitens Selys,1886
小黄赤蜻Sympetrum kunckeli (Selys,1884)
条斑赤蜻Sympetrum striolatum (Charpentier,1840)
大黄赤蜻Sympetrum uniforme (Selys,1883)
Tetrathemis platyptera Selys,1878
中华斜痣蜻(大华蜻蜓) Tramea chinesis De Geer,1773
晓褐蜻(紫红蜻蜓) Trithemis aurora Burmeister,1839
庆褐蜻(乐仙蜻蜓) Trithemis festiva (Rambur,1842)
细腹绿眼蜻(纤腰蜻蜓) Zyxomma petiolatum Rambur,1842
色蟌科
赤基色蟌 Archineura incarnata (Karsch,1891)
Archineura sp.
黑色蟌Calopteryx atrata Selys,1853
透顶单脉色蟌(白痣珈蟌) Matrona basilaris Selys,1853
烟翅绿色蟌Mnais mneme Ris,1916
Mnais tenuis Oguma,1913
Mnais sp.
华艳色蟌Neurobasis chinensis chinensis (Linnaeus,1758)
蟌科
杯斑小蟌(白粉细蟌) Agriocnemis femina (Brauer,1868)
黄尾小蟌(橙尾细蟌) Agriocnemis pygmaea (Rambur,1842)
苇尾蟌(苇笛细蟌) Cercion calamorum (Ris,1916)
隼尾蟌Cercion hieroglyphicum (Brauer,1865)
七条蟌Cercion plagiosum (Needham,1930)
(红腹细蟌) Ceriagrion auranticum Fraser,1922
短尾黄蟌Ceriagrion melanurum Selys,1876
Ceriagrion sp.
矛斑蟌Coenagrion lanceolatum (Selys,1872)
二色异痣蟌Ischnura asiatica (Brauer,1865)
长叶异痣蟌Ischnura elegans (Vanderl,1820)
Ischnura rufostigma Selys,1876
褐斑异痣蟌(青纹细蟌) Ischnura senegalensis (Rambur,1842)
丹顶斑蟌Pseudagrion rubriceps rubriceps Selys,1876
扇蟌科
白狭扇蟌(环纹琵蟌) Copera ciliata (Selys,1863)
黄狭扇蟌(胫蹼琵蟌) Copera marginipes (Rambur,1842)
东京狭扇蟌Copera tokyoensis Asahina,1948
白扇蟌Platycnemis foliacea Selys,1886
腹鳃蟌科
方带暗溪蟌 Euphaea decorata Selys,1853
褐翅幽蟌Euphaea opaca Selys,1853
宽带暗溪蟌Euphaea ornata (Campion,1924)
犀蟌科
线纹鼻蟌 Rhinocypha drusilla Needham,1930
三斑鼻蟌(棋纹鼓蟌) Rhinocypha perforata perforata (Percheron,1835)
Rhinocypha sp.
昔蟌科
粗壮恒河蟌 Philoganga robusta Navás,1936
原蟌科
乌齿原蟌 Prodasineura autumnalis (Fraser,1922)
扁蟌科
Drepanosticta zhoui Wilson & Reels,2001
丝蟌科
Lestes temporalis Selys,1883
山蟌科
Pseudolestes mirabilis Kirby,1900
Rhipidolestes sp.
传说及药用许多蜻蜓科拥有与学名相关的描述性俗名,包括鹰眼(Aeshnidae科)、瓣尾(Petaluridae科)、棍尾(Gomphidae科)等例子.其他与分类学和事实无关的众多名称传统上一直用于蜻蜓,例如叮马蜻蜓。在美国南方,蜻蜓亦称为「蛇医」,因为人们迷信,蜻蜓能让生病的蛇恢复健康。「魔鬼补衣针」一词源自蜻蜓会缝住儿童眼睛、耳朵、嘴巴的迷信——特别是行为不检的儿童。事实上,蜻蜓对人是没有危害的。
药用:蜻蜓性微寒,无毒。能强阴,止精,亦可壮阳暖肾。
相关新闻1.科学家发现蜻蜓是动物界视力最佳的有翼昆虫2
来源:羊城晚报|2015-03-07 13:05:03|作者:任秋凌
蜻蜓的复眼
□任秋凌
蜻蜓是一种十分独特的昆虫,你一眼就能认出它们,因为它们长着很有特色的翅膀、长长的身体,还有球形眼睛。科学家现在发现蜻蜓是动物界内视力最好的有翼昆虫。
尽管人类可以看到红色、蓝色和绿色构成的多彩世界,但蜻蜓拥有最多33种不同的光敏蛋白质,这意味着它们可以看到更多颜色和细节。东京农业大学、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研究了12种蜻蜓的复眼。这些研究人员发现蜻蜓有15到33种视蛋白基因。这些数量庞大的光敏蛋白质使它们可以看到惊人细节。他们说:“视蛋白是存在于人类和动物视网膜内的光敏蛋白质。”
由于拥有三色视觉,人类可以看到红色、蓝色和绿色。3种视蛋白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关键。每种视蛋白吸收光谱中的一种光色,而从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的不同波长混合在一起,这使我们可以看到约1000万种不同颜色。
这项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显示,三色视觉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鸟类和其他包括昆虫在内的动物中。科学家还发现,蜻蜓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有不同的视蛋白。
尽管科学家不可能透过一只蜻蜓的复眼看到世界,但这些研究人员认为蜻蜓可能比人类看到更多颜色。以前的研究显示,一只蜻蜓的每个球形眼都由最多3万个含有视蛋白的小眼面构成。
每个小眼面都指向一个稍有不同的方向,这使蜻蜓可同时看到所有方向。这些视觉传感元件相结合,制造出一个和蜻蜓大脑融为一体的“图像”拼集,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至今是个谜。
蜻蜓可以看到蓝色、绿色和红色上的紫外线,这种能力有助于它们捕捉猎物。美国塔科玛市普吉特湾大学斯莱特自然历史博物馆蜻蜓专家丹尼斯·鲍尔森说,相比人类而言,蜻蜓复眼内视蛋白的位置意味着它们可以看到更明亮的天空,所以它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空中飞行的猎物。
2.如何规避飞机颤振:从蜻蜓翅膀收到启发3
2015年11月10日 15:57来源:大飞机报
A380通过全机地面共振试验,验证和考察飞机动态特性,为完善颤振分析提供可靠的结构数据。资料图
7月15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称,数据分析显示波音747-8飞机在高过载飞行状态下且某些系统发生故障时可能会出现颤振现象。FAA要求波音在未来五年内对飞机的机翼进行改进,以规避颤振风险。
纵观人类航空发展百余年历程,气动弹性问题几乎伴随飞机发展的全过程。其中,颤振无疑是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不仅是因为它的复杂性,更重要是颤振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什么是颤振
五百多年前,意大利人利奥那多·达·芬奇模仿鸟类飞行造出了一架扑翼机,之后人们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实现了飞上天空的梦想。此后30年,飞机不论在速度、高度和飞行距离上都超过了鸟类。
但当飞机飞行变得更快更高时,设计师又碰到了一个难题,就是颤振现象。颤振曾多次造成飞机坠落,许多飞行员因而丧生,飞机设计师们为此花费了巨大的精力研究颤振现象。当今,颤振仍然是飞机设计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飞机设计至关重要。
气动弹性力学中,颤振是弹性体在气流中发生的不稳定振动现象。飞机颤振是作用在机翼、尾翼等结构上的非定常空气动力、惯性力以及弹性力耦合引起的振幅不衰减的自激振动。颤振属于气动弹性稳定性问题,具有多种现象形态,就其空气动力方面发生的原因而言,颤振问题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发生在势流中,流动分离和边界层效应对颤振过程没有重要影响,通常称为经典颤振。第二类是与流动分离和漩涡形成有直接关系,可称为失速颤振。
20世纪70年代起,宽频带伺服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飞机。随着现代飞机柔性的增大,飞机系统与飞行控制系统之间耦合变得不可忽略,飞机结构弹性振动信号与刚体运动信号一起被传感器接收,经飞行控制系统处理后驱动舵面偏转,偏转产生的气动力变化激励机体产生振动,也会影响飞机的颤振特性,这类现象可称为气动伺服弹性。
飞机一旦在空中发生颤振,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导致结构毁灭性的破坏,飞行员几乎没有处置时间,因此飞机飞行包线内不容许发生颤振现象,对于民用飞机来说,对颤振的要求更为苛刻,须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风洞试验、地面试验以及颤振试飞来验证飞机满足适航条款的规定。
为什么会发生颤振
1941年11月4日,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高速战斗机的原型机YP-38“闪电”在加州的格伦代尔上空试飞时,试飞员拉尔夫·费登没能把飞机从俯冲状态拉起,飞机发生颤振,随即空中解体。后来事故调查发现,颤振分析时没有考虑空气压缩性效应。在此之前,飞机的气动理论是建立在空气不可压缩的假设基础上,在飞行速度不大时,由飞机运动引起的空气密度变化不大,空气可认为是不可压缩的。但当飞行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空气压缩性是必须考虑的。对于现代大型飞机,空气压缩性的影响是必须考虑的。
随着飞机的不断发展,飞机发生颤振的机理变得越来越复杂,气动、结构、气动热以及控制系统等都会参与到其中,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对颤振机理的认识会有所不同,下面从振动和能量角度来简单阐述颤振的发生。
从振动角度来说,在地面上的飞机受到扰动后会引起振动,但由于阻尼的缘故,这种振动总是不断衰减直至消失。在飞行中的飞机,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引起振动,但由于处于气流中,情况就有所不同,一旦发生振动,就会引起附加的气动力。
在这些气动力中,有些起着激励作用,有些起着阻尼作用。当飞行速度较小时,由于气动阻尼作用,振动衰减很快。当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振动衰减便逐渐减慢。当达到某一飞行速度后,扰动引起的振幅正好保持不变,这个速度便称为颤振速度,振动频率称为颤振频率。在超过临界值很小的飞行速度下,即使偶然的小扰动也会引起飞机激烈的振动,这就发生了颤振。
从能量的观点来看,以翼段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能量在振动过程中的变化。翼段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当不考虑结构阻尼引起的能量耗散,且没有外力做功时,系统是一个保守系统,其动能与势能之和为常值。若考虑结构阻尼引起的耗散,则翼段能量会在振动过程中会逐渐降低为零,因此系统是稳定的。若气动力对翼段结构做正功,且大于阻尼耗损的能量,则翼段能量就会在振动过程中逐渐累积,导致振动响应的无限扩大,从而引发失稳,发生颤振。
如何预防颤振
昆虫早在三亿年前就飞翔在空中了,它们毫不例外地受到了颤振的危害,但经过长期的进化,昆虫早已成功地获得了防止颤振的方法。蜻蜓无疑是昆虫王国中出色的飞行家。它不仅飞得快,飞得高,而且能做到许多现代飞机做不到的高难度动作。如果把翼眼去掉,蜻蜓的飞行会变得摇摆不定。
飞机设计师从蜻蜓的翼眼中受到启发,模仿蜻蜓的翅膀,在机翼的前缘末端,增加配重,使机翼重心位置前移,使得某些机型的颤振问题得以解决。飞机设计师们大有相识恨晚之感,不然就可以避免许多人员的牺牲。
消除颤振是飞机颤振工程师的最终目标,然而飞机颤振的机理复杂,只有在飞机设计的最后阶段,飞机结构、气动构型、控制系统等能够被合理准确地建立起来了,这时才能对新设计的飞机进行精确的颤振特性分析。
然而防止颤振研究在新型号飞机研制的早期阶段就要开始进行,这种研究贯穿于新型号飞机研制的全过程。通常,防止颤振研究包括颤振理论分析、缩比颤振模型的高低速风洞试验、全机地面共振试验以及颤振飞行试验等。
由于理论分析和试验模型在对真实飞机的模拟上存在固有的不足,飞机颤振飞行试验处于防颤振研究的最终环节,既以各项计算、风洞试验和地面试验的结果为基础,又是这些工作的补充和鉴定。
颤振试飞是每架新机或重大改型飞机必须进行的Ⅰ类风险科目,也是中国民航适航规章(CCAR-25部)中明确规定必须完成的科目,其过程充满了未知和风险。进行颤振试飞时,试验机其实是在“亚临界”状态下进行的,试飞员在空中通过既定的激励方法和程序,诱发飞机产生“颤振”,从而达到试验的目的。颤振试飞必须进行直至限制速度的各种速度,以验证在整个规定的飞行限制速度包线范围内,所有的飞机临界构形都无任何颤振现象,以及在通过外推飞行试验数据得到的1.15倍限制速度之内,没有任何气动弹性不稳定性出现。因而,飞机颤振飞行试验成为验证新机和型号改型的颤振安全性必不可少、最有说服力的关键环节。
国产飞机在颤振技术上的探索
ARJ21飞机是我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客机,中国商飞已经完成了ARJ21飞机的颤振试飞工作,获得了适航认证,取得了型号合格证,并且即将交付用户。
这表明中国商飞已经形成了系统性的民机颤振设计、分析和试验能力,并且在型号研制中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然而每个型号飞机都有自身的颤振特性,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
北研中心强度分析技术研究部载荷与动力学专业组在上飞院研究员章俊杰的指导下,开展了颤振风洞试验相关技术研究,主要用于处理颤振风洞试验时域数据和预测颤振边界。该技术在C919的颤振风洞试验工作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完善后将有利于保护风洞模型和保障试验进度。
然而每个型号飞机都有自身的颤振特性,必须进行深入的而研究随着未来民机对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复合材料应用比例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轻,柔性也越来越大,气动弹性问题越发突出。北研中心处于民机预先研究的前端,需要根据C919飞机和未来机型特点开展针对性的颤振技术研究,探索C919飞机和未来型号飞机的颤振特性,摸清其颤振规律,夯实预研功底,革新设计观念,提高设计技术,使气动弹性力学作为一种设计准则、规范和指导思想在整个飞机设计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同时北研中心需要研发具有高水准的颤振技术,为型号单位提供高质量的“武器”和“弹药”,助力型号研制,为中国民机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日常生活中的颤振
蜻蜓的翅膀:
作为昆虫王国中出色的飞行家,蜻蜓在高速飞行时,每秒种要挥动翅膀30~50次,可是,蜻蜓的翅膀看上去柔薄,却能在这种高频振动之下安然无恙。
在亿万年前,大自然就为蜻蜓配备好了奇妙的消除颤振装置,那就是它翅膀上加厚的翼眼。实验证明正是翼眼的角质组织帮助蜻蜓消除了颤振的危害。
口琴演奏:
在日常生活中,音乐总是能够带给人愉悦的心情。人们在演奏口琴时,口部吹出稳定气流后,簧片进入颤振状态。簧片颤振引起的扰动气流进一步在乐器空腔共鸣,从而产生悦耳的音乐。
桥梁倒塌:
1940年11月7日的美国塔科马海峡吊桥的坍塌事件。由于吊桥设计师轻视了桥梁桁架刚度的重要性,只看到了风产生的静态水平力,并没有考虑到动态影响的可能性,导致大桥桥面发生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