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绿豆蝇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绿豆蝇简介

绿豆蝇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苍蝇。据70年代末统计,全世界有双翅目的昆虫132个科12万余种,其中蝇类就有64个科3万4千余种,仅福州市区就有有4科38属74种。主要蝇种是绿豆蝇(右图)、市蝇、大头金蝇等。

绿豆蝇一身长10-14mm,比家蝇略大,躯体泛出光亮的金属色泽,分为蓝绿色或金色,并伴有黑色的斑纹。它们拥有短而稀的毛发,三条交叉的沟槽至于胸前,翅膀轻盈并带有浅棕色纹理,腿部和触须皆为黑色,腹圆,形似绿豆1。

生活习性繁殖期很长,雌蝇喜欢在脓疮、伤口、腐败的动物尸体等处产卵,幼虫以腐蚀组织为食。绿豆蝇具有一次交配可终身产卵的生理特点,一只雌蝇一生可产卵5-6次,每次产卵数约100-150粒,最多可达300粒左右。一年内可繁殖10-12代。

绿豆蝇多以腐败有机物为食,成虫对腥臭的鱼肉最敏感,因此常见于卫生较差的环境。绿豆蝇具有舐吮式口器,会污染食物,传播痢疾等疾病。2。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农业区、青海湖附近、柴达木盆地),新疆,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分布于四川盆地及周围,昭觉、西昌、会理、渡口、马尔康、康定、巴塘),贵州,福建,台湾(台南、安平、恒春港口、台北、杨梅、嘉义奋起湖),广东,海南(西沙群岛)广西(南宁),云南,西藏(那曲、拉萨、芒康海通、波密、易贡、格当、林芝、米林、泽当、仁布沙达、日喀则、昂仁、拉孜)。

国外分布:朝鲜半岛,日本(仙台、东京、大分、小笠原群岛、琉黄列岛),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蒙古,原苏联(远东滨海边区、西伯利亚、中亚细亚、高加索、欧洲部分北抵列宁格勒的纬度),欧洲(向北分布至丹麦全境、瑞典的南部、挪威的最东南部、芬兰的南部),北非(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南非(在较大城市和现代化的地区本种为常见种)3。

危害绿豆蝇可传播肠道传染病;同时是引起伤口组织性蝇蛆病的主要蝇种之一,雌蝇在人畜体上腐臭的伤口、疮疖内产卵,可以引起蝇蛆症。

蝇蛆在羊身上能钻入健康组织,引起羊的蝇蛆症。绿豆蝇将卵放置于羊毛之上,然后幼虫掉落到羊的表皮处,并直接在此处生长,对羊造成皮肤损伤以及二次细菌感染。

应用价值在生态系中,蝇的幼虫扮演动植物分解者的重要角色。苍蝇的成虫由于嗜食甜物质,因此也能代替蜜蜂用于农作物的授粉和品种改良。

临床医学上,活蝇蛆可接种于伤口之中,起杀菌清创,促进愈合之作用。

富含蛋白质的蝇蛆又是重要的饵料、饲料,可工厂化生产,也被部分国家当做食品。

法医领域,绿豆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为绿豆蝇是最早腐蚀尸体的昆虫之一,法医可根据绿豆蝇幼虫繁衍周期,大致推断出受害者的死亡时间,或通过观察繁衍状况,从而判定尸体是否被挪动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