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实质上,原子质量数就是原子的核子数。用符号A表示。A的值为一系列正整数。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电子的质量非常小,若忽略它们,原子核的质量就是原子的质量。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当以u计量时(u为原子质量单位),平均而言,核中每个质子或中子的质量,与1u相差甚微。那么,原子核的质量,从而原子的质量,几乎就等于各个核子平均质量之和,若核子数为A,原子质量就非常近似Au,其整数部分的数字就是A。例如1H、16O、238U原子的质量数分别为1、16、238。质量数A是原子质量的粗略估计,通常把A标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像上面三个例子那样。1
相对原子质量与质量数的区别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12C原子的真实质量的12分之1的比值。
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从宏观角度,可以这样去理解两者的区别。设一个质子的质量为m,一个中子的质量为n,Z是原子序数,N是该核素中的中子数。
⑴原子的质量=所含质子的质量+所含中子的质量+所含电子的质量(注:这是利用宏观的质量守恒定律,其实在微观世界遵守的是质能守恒。)
⑵由于电子的相对质子、中子的质量太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所含质子的质量+所含中子的质量=Z×m+N×n
⑶相对原子质量≈12(Z×m+N×n)/C-12原子的真实质量=12×Z×m/C-12原子的真实质量+12×N×n/C-12原子的真实质量=Z×(12×m/C-12原子的真实质量)+N×(12×m/C-12原子的真实质量)=Z×质子的相对质量+N×中子的相对质量
⑷由于质子的相对质量、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等于1,因此Z×质子的相对质量+N×中子的相对质量≈Z+N而我们把Z+N称为原子质量数
(注:不能把质量数看作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因为近似是将“Z×质子的相对质量+N×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而质量数是先将质子的相对质量、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后再相加。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和质量数,两者数值相等,除非Z、N很大时有可能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