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紫背鱼腥草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紫背鱼腥草又名岑草,为蕺菜的带根全草。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华中及长江以南各地的阴湿地或水边。主要成份为鱼腥草素、月桂烯。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地壤要求不严,怕霜冻,不耐干旱和水涝,耐阴性强。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

茎下部伏地,节上生根,无毛或被疏毛。

叶互生,心形或宽卵形,长3~8厘米,宽4~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有细腺点,下面常紫色,两面脉上被柔毛;叶柄长1~4厘米,被疏毛;托叶膜质,条形,长约2.5厘米,基部抱茎,下部与叶柄合生,边缘被细毛。

穗状花序生于茎的上端,与叶对生,长约2厘米;总苞片4枚,长方倒卵形,大小不一,白色;花小而密,无花被,具1小的披针形苞片;雄蕊3,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1,由3个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花柱3,分离。

蒴果卵圆形,顶端开裂。

种子多数,卵形。

花期5~6月。

果期10~11月。

异名鱼腥草 (《履巉岩本草》)

【异名】岑草(《吴越春秋》),蕺(《别录》),葅菜(《唐本草》),蕺菜(孟诜),紫背鱼腥草(《履巉岩本草》),紫蕺(《救急易方》),葅子(《纲目,),臭猪巢(《医林纂要》),侧耳根(《遵义府志》),猪鼻孔(《天宝本草》),九节莲(《岭南采药录》),重药(《现代实用中药》),狗贴耳(《广州植物志》),肺形草(《贵州民间方药集》),鱼鳞真珠草、猪姆耳(《福建民间草药》),秋打尾(《浙江中药手册》),狗子耳、臭草、野花麦(《江西民间草药》),臭菜(《中药志》),热草(《滇南本草》整理本),臭质草(《浙江民间草药》),臭腥草(《泉州本草》),臭牡丹、臭灵丹、辣子草、奶头草(《湖南药物志》),草摄、红桔朝、臭蕺(《闽东本草》)。

【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带根全草。

生长环境生长于阴湿地或水边。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地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湿润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土(或沙质壤土)生长最为旺盛,怕霜冻,不耐干旱和水涝,耐阴性强。1

分布范围分布西北、华北、华中及长江以南各地。2

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油中含抗菌成分鱼腥草素、甲基正壬基酮、月桂烯、月桂醛、癸醛、癸酸。尚氯化钾、硫酸钾、蕺菜碱。花穗、果穗含异槲皮苷,叶含槲皮苷。根茎挥发油亦含鱼腥草素。3

栽培管理采用地下茎或带根的壮苗繁殖栽培,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冬季和早春应注意防冻保温,夏季和初秋应注意遮阳保湿。种植应选择有自然遮阴、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湿润保水的地方,定植后,干旱季节应适时浇灌水,雨季应及时排水,忌田间长时间积水。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