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罂粟(学名:Papaver somniferum subsp.somniferum L.):是罂粟的指名亚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粉绿色,叶长椭圆形,抱茎而生;夏季开花,单生枝头,大型而艳丽,有红、紫、白色,向上开放。花早落,结球形蒴果,内有细小而众多种子。花型为重瓣,花色丰富,花瓣紧密排列,整朵花外观似毛绒球。
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同时其提取物也是多种镇静剂的来源,如吗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学名“somniferum”的意思是“催眠”,反映出其具有麻醉性。罂粟的种子罂粟籽是重要的食物产品,其中含有对健康有益的油脂,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沙拉中,而罂粟花绚烂华美,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观赏植物。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无毛或稀在植株下部或总花梗上被极少的刚毛,高30-60 (-100)厘米,栽培者可达1.5米。主根近圆锥状,垂直。茎直立,不分枝,无毛,具白粉。叶互生,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长7-25厘米,先端渐尖至钝,基部心形,边缘为不规则的波状锯齿,两面无毛,具白粉,叶脉明显,略突起;下部叶具短柄,上部叶无柄、抱茎。花单生;花梗长达25厘米,无毛或稀散生刚毛。花蕾卵圆状长圆形或宽卵形,长1.5-3.5厘米,宽1-3厘米,无毛;萼片2,宽卵形,绿色,边缘膜质;花瓣4,近圆形或近扇形,长4-7厘米,宽3-11厘米,边缘浅波状或各式分裂,白色、粉红色、红色、紫色或杂色;雄蕊多数,花丝线形,长1-1.5厘米,白色,花药长圆形,长3-6毫米,淡黄色;子房球形,直径1-2厘米,绿色,无毛,柱头(5-)8-12(-18),辐射状,连合成扁平的盘状体,盘边缘深裂,裂片具细圆齿。蒴果球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4-7厘米,直径4-5厘米,无毛,成熟时褐色。种子多数,黑色或深灰色,表面呈蜂窝状。花果期3-11月。1
产地原产南欧,我国许多地区有关药物研究单位有栽培。印度、缅甸、老挝及泰国北部也有栽培。1
危害罂粟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 由未成熟罂粟果料乳白色浆液加工而成的海洛因及衍生品是目前危害我国最为严重的毒品。同时其提取物也是重要的药源植物, 是多种镇静剂的来源, 如吗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碱、那可丁。
普通人如果微量食用了含罂粟粉的调味料或火锅, 可能会出现心跳加速的感觉, 还有一部分人会出现嗜睡现象;若是长期食用含罂粟粉的调味料或火锅, 则可能出现烦燥、兴奋等现象, 严重的可能出现精神失常、呼吸停止等症状。2
化学成分生或熟的鸦片含有超过35种不同的生物碱,包括吗啡,占生鸦片总重量的约10%。罂粟果壳性微寒,味酸涩,有小毒,含低量吗啡等生物碱。另含多糖约2.4%,水解可得乳糖10%、阿拉伯糖6%、木糖6%、鼠李糖4%、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60%、4-0-甲基葡萄糖醛酸(4-0-Methylglucuronic acid)4%、微量岩藻糖(Fucose)、2-0-甲基岩藻糖(2-0-Methylfucose)、2-0-甲基木糖(2-0-Methylxylose)及葡萄糖醛酸(G-tucuronic acid)、景天庚糖(Sedoheptulose)、D-甘露庚酮糖(D-Mannoheptulose)、D-甘油基-D-甘露辛酮糖(D-Glycero-D-Mannooctulose)、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赤藓醇(Erythritol)。3
相关法律种植毒品犯罪的人越来越多,可是当公安机关办案的时候,很多人却表明自己根本不认识这些植物,觉得自己很冤枉。人们必须先了解中国国家规定的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这样才能搞明白自己为什么犯罪。中国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指明知是罂粟、大麻、古柯等毒品原植物而非法种植,且数量较大,或者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或者抗拒铲除的行为。
罂粟、大麻和古柯,这些植物平常并不多见,而惯性思维让人们一想到毒品就只会在脑海中思索到海洛因、冰毒等,准确来说大众缺乏对于毒品原植物的了解与认识。罂粟是一种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它的提取物也能用于制作镇静剂的来源,比如吗啡、可待因。而这些毒品长期使用就很容易成瘾,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9]
按照中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非法种植罂粟不满500株,由公安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刑法》规定,非法种植罂粟500株以上不满3000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非法种罂粟3000株以上,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丹宁 - 教授 -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