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伟蜓(Anax parthenope)是一种常见的大型蜻蜓,俗称“马大头”1,属蜻蜓目,蜓科,伟蜓属。碧伟蜓是一种漂亮的、善于飞行的昆虫。产卵于水生植物的组织内,稚虫水生,通称水虿,捕食性强,以孑孓或蜉蝣等水生昆虫为食。国内分布于北京、江苏、云南、新疆等地2。
形态特征成虫雄性体长73mm,腹部长(连肛附器)53mm,后翅长52mm。头部:下唇黄色;上唇黄色,前缘黑纹宽,基方具三个小黑点。脸和额绿黄色,额脊红褐色,额脊上方具淡蓝色横纹,上额后缘与头顶黑色,头顶中央色淡,后头黄色。前胸褐色,侧面黄色。合胸绿黄色,肩缝线和后侧缝线细的黑褐色。足黑色,股节红褐色。翅透明,从翅端到三角室淡烟黑色;翅痣红褐色,长而狭,覆盖3翅室;前翅三角室长于后翅三角室;结前横脉和结后横脉指数为8-17/9-11。腹部褐黑色,具蓝色斑纹:第1节绿色,基部具一黑色细纹,侧面有一褐色小斑点;第2节天蓝色,亚基部具深褐色环纹横过背面,腹横脊在亚背侧具黑色细纹;第3-10节背面褐黑色,侧面具蓝绿色纵斑纹,第10节斑纹呈新月形。肛附器褐色;上肛附器基部狭,中部内侧很宽,端部外角具一齿突;下肛附器很宽而短,小于上肛附器长的1/5,每个侧外角具十多个小齿突3。
雌性体长75mm,腹部(连肛附器)55mm,后翅长52mm。雌性色彩与雄性相似,但翅宽,从翅痣外边到三角室具黄色斑3。
稚虫稚虫水生;头扁平,触角7节;腹部近圆柱形;直肠鳃不外露4。
稚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呈三角形,能自由活动,有触角1对,细小,刚毛状;复眼1对,较发达,单眼3个;咀嚼式口器,下颏极度延长,并分3节,尖端有一对可活动的颏钩。前胸较小,中胸和后胸愈合,较前胸发达。前胸背板和中胸背板间有气门1对,足3对分别着生在前胸、中胸及后胸的腹面,前后翅芽位于中胸及后胸的背方。腹部10节,每节均由1个背片、1个腹片及2个体侧片组成,每个体节的体侧片上有气孔1对,两侧体壁有侧刺。尾须较小,不分节,肛附器呈长三角形,长约8mm。雄性在第9腹节腹片上有1个黑斑,雌性有一个长条状的生殖板,可以来辨别稚虫性别5。
生活习性碧伟蜓成虫于每年5-9月发生。常在池塘、溪流、湖泊上进行巡视飞行。具有领地意识,常驱赶飞入领地内的蜻蜒以及其他昆虫。肉食性,捕食各类昆虫。交配后的碧伟蜒在水草、浮木上面停留,并进行产卵。稚虫性凶猛,喜欢在水底活动,捕食小鱼或小虾,羽化时爬出水面,常在夜里进行6。
作为强悍而杰出的猎食者,蜻蜒是不折不扣的肉食动物。它们的食谱很丰富,并且食量极大。各种小型飞虫、爬虫都是它们的美味佳肴,蚊、蝇、叶蝉、小型蛾子、蝴蝶等来者不拒。据统计,一只碧伟蜓一天内能吃近1000只小飞虫7。
野外碧伟蜓稚虫生活在水质清澈、水草丰茂的水域中,夏季喜在水草中活动,冬季则潜伏在水底泥沙或残枝败叶下。实验室饲养中除白天进食活动外,一般潜伏在水底泥沙或挺水植物的基部5。
碧伟蜓稚虫口器结构特殊,下颏非常发达,是一个长且可折叠的结构,平时折于腹面,在捕食时快速伸出,并用前方的颏钩夹紧猎物,收回后放入口中。其捕食方式有2种,一种是主动追击,即主动寻找食物,然后追逐、捕获;另一种是偷袭,即潜伏水底等待猎物靠近时,立刻弹出长长的下颏,捕获猎物。在食物短缺时稚虫会彼此相互残食5。
碧伟蜓稚虫在水中除了依靠3对足划水和行走外,还通过胸部和腹部气孔喷出的气流推动身体向前运动,这与蜓科物种相同。在自然环境中碧伟蜓稚虫既是捕食者,也是被捕食的对象。在研究中观察到其具有明显的防御行为。遇到捕食者会主动逃避,也会用腹部的侧刺、附器及下颏进行搏击5。
羽化前稚虫的胸部肌肉收缩,复眼变大,腹部变软,体色由棕色或绿色变成墨绿色,然后缓慢爬出水面,停栖在挺水植物上,早晨9:00左右开始羽化,首先从前胸背中部裂开一个口,胸部先从几丁质的外壳露出,然后头部、六足、腹部依次离开稚虫的外壳,最后翅膀展开,整个过程持续近0.5h,刚羽化的碧伟蜓身体较柔弱,不能飞行5。
繁殖方式碧伟蜓所产出的卵,先孵化为稚虫,再变为成虫。在7~8月间羽化为成虫。此种蜻蜓交配多在飞行时进行,然后产卵。由于其人工繁殖较难,可直接从产地采集水虿,再把它们放养在水池中4。
饲养管理目前碧伟蜓多进行半程饲养。要注意在池畔多种一些芦苇,保证水体清洁。碧伟蜓的稚虫、成虫均为肉食性,前者即通常所说的水虿,主要靠水中的小动物为生,而后者喜欢捕食在空中飞翔的苍蝇、蚊子等。这种蜻蜓的成虫不易患病,但卵、稚虫却会为龙虱等动物所捕食4。
物种价值观赏价值碧伟蜓飞行能力较强,常在较高的地方往返飞翔。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放养在蜻蜓园中可以使环境增色不少4。
食用价值云南的少数民族有食用蜻蜓稚虫的习惯。在大理,人们把碧伟蜓稚虫称作“水蜻蜓”,“油炸水蜻蜓”是白族人民的传统名菜。研究表明蜻蜓目昆虫稚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是一种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天然昆虫资源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玉峰 - 副教授 - 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