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分蜂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分蜂是由于哺育蜂过多而发生的一种现象。一般在春季发生。蜂王率领蜂群2/3的成员迁移,将王位让给另一只蜜蜂。在侦察蜂外出寻找合适的筑巢地点时,分蜂的蜂群在原来的蜂巢附近休息。此时的蜜蜂决不会发动攻击,因为它们离巢时有充分准备,个个口含蜂蜜。

简介对于分蜂,专家们提出两种解释:蜂蜜生产不足,有更多的蜂房用作子脾,这时蜂王产卵增加,必须通过分蜂解决;或者由于激素的原因促使新蜂王诞生,迫使老蜂王离巢而去。分蜂时,老蜂王只带走少数蜜蜂,留多点蜜蜂给新蜂王。蜂王在蜂群中,寿命3~5年。由于年老的蜂王生殖率逐渐下降,在养蜂业中常被人工淘汰。

分蜂原因导致分蜂的原因是哺育蜂过多。哺育蜂是指6~15日龄分泌蜂王浆的工蜂。科热尼夫(1925)认为,由于在蜂王产卵高峰期过后,封盖子多,不久群蜂内出现了大量的哺育蜂,哺育蜂的哺育能力远大于幼虫和蜂王需要,这时有些哺育蜂不但消耗自己分泌的蜂王浆,而且接受并取食其他哺育蜂分泌的蜂王浆,因而它们的卵巢得到发育这样就会形成许多假饲喂圈和怠工的现象,从而促使自然分蜂的形成。

人工分蜂人工分蜂是增加蜂群数量和扩大生产的一项基本方法,它能按照计划,在最适宜的时期获得新蜂群。人工分蜂与良种选育相结合,还可以提高蜂群质量,克服自然分蜂的盲目性。在确定人工分蜂的时间上,我们提倡要根据实际情况“早养王、早分蜂”,争取让新分蜂群在主要流蜜期做出较大贡献。在群势强、增殖期也较长(如平原区)的情况下,如不先分蜂,而注重养强群,就会使蜂群最强盛的时期出现在主要采蜜期以前,也就必然会产生分蜂热,这时再去分蜂就会得不偿失。在增殖期较短的情况下(如我省山区),当新分群不能在主要流蜜期做出较大贡献时,可以尽早组织几个特强群,利用上年贮备的蜂王达到早分蜂的目的,即在保证大部分原群顺利发展的情况下获得新分群。当原群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还可以用原群的幼蜂和蛹脾来加强新分群,达到控制原群产生分蜂热和加强新分群的双重目的。人工分蜂一般有以下方法:

平均分蜂法此法要利用较强壮的蜂群,当子脾达到七至八框时,另取一个蜂箱,把子脾、蜜脾平均分开使两箱各离原址半米左右,过半天或一天,再给无蜂王群诱入一只产卵蜂王。这样,采集蜂返巢时就会分别飞入左右两箱。如果飞入两箱的多少不均,则可适当调整蜂箱距原址的距离。这种分蜂方法的优点是原群和新分群都有各龄的蜜蜂,不破坏蜂群的正常活动,蜂群发展得比较快。其缺点是使一个强群突然成了两个弱群,它们需要经过一个多月的增殖才能投入生产。因此,在主要采蜜期的四十天前,要利用产卵蜂王实行平均分蜂,而不能给新分群诱入王台。新蜂王出房后交配产卵要经过十天左右,如果对新分群诱入王台,就不能充分利用新分群的哺育力,影响蜂群发展。如果新蜂王在交配时丢失,损失就会更大。

联合分蜂法这种方法是让达到九框蜂以上的较壮蜂群各尽所能:蜂多提蜂、卵多提卵、蛹多提蛹、蜜多提蜜、粉多提粉,提出后,原群补上巢础或空脾。把提出的卵、蛹脾放在一个空蜂箱中间,蜜脾放两侧,于次日诱入一个产卵蜂王,这样就联合组成了一个新群。在提蜂时,要保证每张蛹脾能有三千只以上的工蜂,否则组成新蜂群后,工蜂再飞回一部分,剩下的就护不过来蛹脾了。此种方法既组成了新分群,又控制了分蜂热,可谓一举双收。但是,当蜂场上有传染病时,不能用此法;原群在处女蜂王交尾期,不能提脾;蛹脾上存蜜少又无蜜脾,要在提脾前把原群喂足蜜,使提出的蛹脾上能有0.5—0.75公斤的蜜。

分蜂管理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中蜂群势发展到4~5框子脾、意蜂发展到7~8框子后,常会发生分蜂。蜂群一旦产生分蜂趋势(热)后,蜂王产卵量显著下降,甚至停工蜂怠工。在蜂群发展到后期(幼蜂积累阶段),适时进行人工育王,在主要流蜜期来前换上新王产卵,再结合相应的管理措施,不但能提高产量,而且换王后的蜂群,当年内不易发生分蜂。

预防分蜂热1.养王

早春及时育王,更换老王。平常保持蜂场有3~5个养王群,及时更换劣质蜂王。在炎热地区,采取1年每群蜂换2次蜂王的措施,有助于维持强群,提高产量。

2.繁殖期适当控制群势

在蜂群发展阶段,群势大不利于发挥工蜂的哺育力,而且容易分蜂,所以,应抽调大群的封盖子脾补助弱群,若群的小子脾调给强群,这样可使全场蜂群同步扩大。

3.积极生产

及时取出成熟蜂蜜,进行王浆、花粉的生产和造脾,加重工蜂的工作负担,可有效地抑制分蜂。

4.扩巢遮阳

随着蜂群长大,要适时加脾、上继箱和扩大巢门,有些地区或季节蜂箱巢门可朝北开峰群置于通风的树林下降温1。

解除分蜂热1.更换蜂王方法

仔细检査已产生分蜂热的蜂群,清除所有王台后把该群搬离原址,在原位置放1个装满空脾的巢箱,从原群中提岀带蜂不带王的所有封盖子脾放在继箱中,加到放满空脾的巢箱上,诱入1只新蜂王或成熟王台。再在这个继箱上盖副盖上加1个继箱,另开巢门,把原群蜂王和余下的蜜蜂、巢脾放入,在老蜂王产卵一段时间后,杀死老蜂王,撤回副盖合并。

2.互换箱位

在外勤蜂大量出巢之后,把有新蜂王的小群用王笼诱人法先将蜂王保护起来,再把该群与有分蜂执的蜂群互换箱位;第二天,检杳蜂群,清除有分蜂执蜂群的干台,给小群调入适量空脾或分蜂热群内的封盖子脾,使之成为一个生产蜂群1。

分蜂的行为分蜂的基本行为分蜂是蜂群的主要繁殖活动。长江以南地区每年春、秋两次分蜂,而长江以北,蜂群一年只发生一次分蜂。分蜂前,蜂王和工蜂在生理和行为上都发生变化。已观察到有以下几点:

(1)工蜂阻碍蜂王产卵

出现工蜂待从蜂王行为的减少,有些工蜂追逐蜂王,把蜂王追逐到产卵圈之外,使蜂王难以产卵,因而常把卵产在巢脾上,或挂在尾部,蜂王产卵量一般下降50%以上。

(2)青年工蜂怠工

许多青年蜂吸饱后停留在菓脾上沿。若取这类工蜂,用解剖镜检査,能发现卵小管具不同程度地发育。由于青年工蜂怠工,蜂群采集活动减少。

(3)工蜂建造王台

在幼虫巢脾下部,工蜂建造5~10个王台。

(4)蜂王腹部缩小

蜂王在王台上产卵后,几乎停止产卵,而且腹部收缩,行动变得敏捷。

分蜂发生时的行为分蜂是蜂群最激动的行为,所有的个体都参加活动。当王台封盖1~2天之后,在上午10~12点发生分蜂行为。作者观察中蜂群发生分蜂时的行为:开始只有少数工蜂在巢门发生嗡嗡声,并向内发散出蜂臭(招呼信息素)几分种后,突然一大批工蜂蜂涌而出,蜂王夹在中间一起爬出巢门立刻飞向空中。分出群先在蜂场附近的树叉上结团。结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一部分工蜂先停留在结团地点,发出蜂臭招呼其他工蜂和蜂王;另一种是蜂王飞落在树叉上,工蜂发现后发出蜂臭招呼其他工蜂。以第一种方法为多。蜂团形成后,蜂王爬出分蜂团表面后才进入团内,然后分蜂团停息1~2h。这时蜂团静止不动,也没有嗡嗡声,蜂团表面出现工蜂舞蹈,圆形舞、摆尾舞都有。不少观察者指出,这种舞蹈是蜂团的侦察蜂寻找新居之后回来发出的。然而在我的一次观察中,发现舞蹈蜂指出的距离至少有半公里之外,然而实际上分蜂团是进入蜂场内准备好的空蜂箱中。1~2h后,蜂团重新起飞迁入新居中。分出群的群数约有原群的50%左右。分群发生后,分出蜂的工蜂立刻失去对原群方位的记忆。若把分出群置放在同一蜂场内,工蜂也不会飞回原群,而在新居造脾繁殖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