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温泉蛇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述

中小型蛇类,全长780~1000毫米。头较短小,与颈区分不明显。上唇鳞8 (3—2—3) 枚,颊鳞1 (0,2) 枚; 眶前鳞2枚,眶后鳞3枚; 颞鳞2枚+3枚。背鳞19—19—17行,除最外1行光滑或弱棱外均起棱; 腹鳞205~218枚,肛鳞2枚,尾下鳞96~120对。背面黄褐色或橄榄绿色,有3条暗褐色块斑,中央1行较大,两侧有数条深浅相间的细纵纹; 腹面黄褐色或黄绿色,腹鳞两侧各有1个黑点,形成链状纹。生活于海拔4 300米以上的温泉附近,见于乱石堆中、沼泽草甸里,亦见游于河中。可能食鱼、蛙。卵生,每次产6枚左右。分布于西藏(拉萨、江孜、工布江达、当雄、羊八井)。1

外形特征头颈区分明显,头背灰绿色,头腹面浅黄色,躯干及尾背面橄榄绿色,有三行暗褐色块斑,当中一行最大。背鳞两外侧缘灰绿,构成数条深浅相间的细纵纹。眼后有一灰色浅纹起自下枚眶后鳞,经第7、8两枚上唇鳞上缘斜向口角,向后延伸与体侧纵纹相连。上颌齿21-24枚,向后逐渐增大。吻鳞略呈三角形,背面可见;瞳孔圆形。眶前鳞2,个别为1;眶后鳞3(2);颞鳞2+3,极个别2+2;上唇鳞8,3-2-3式;下唇鳞8-12。前额鳞较大,扩展至头两侧,或纵分为二,或与颊鳞愈合,颊鳞变异较大,为0-2枚。背鳞19-19-17,雄性均具棱,雌性最外一行平滑。腹鳞雄性206-210,平均209;雌性207-217,平均216。尾下鳞单行或成对,雄性108-118,平均112;雌性101-109,平均105。全长雄性715 mm,雌性大于820 mm。尾与体全长之比,雄性0.28(0.27-0.30),雌性0.24(0.23-0.25)。

生长繁殖卵生,半阴茎双叶型,收缩态达第20-21尾下鳞间,于第17尾下鳞处分叉,刺区占半阴茎1/3,30-40枚刺,小型萼区1/3。精沟分叉于第9尾下鳞,并到两叶顶。阴茎大牵引肌起于第54尾下鳞,于第20尾下鳞分叉温泉蛇的染色体数目与大多数蛇是一致的,2n=36(14M+2T+20m),第4对染色体为性染色体,ZW型

栖息环境温泉蛇的生境十分特殊,分布区较为狭窄。尤其是它仅出现在喜马拉雅地槽带的某些温泉附近,而昆仑山以北青海境内的温泉附近并未发现,表明了温泉蛇的起源和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已有的形态和染色体研究表明温泉蛇不仅保留了若干原始性状,而且还出现了一些特化性状,与我国游蛇科的其它蛇类有较大的差异。如:温泉蛇的两型核型不显著,大小染色体组间界限相对不明显,性染色体W、Z虽然异型,但大小相近;而半阴茎和骨骼却表现出与现今仅见于南美洲的游蛇科异齿蛇亚科Xenodontinae蛇类有一定的联系。可见,温泉蛇不仅是探讨第三纪以来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与动物演化和扩散关系的宝贵材料,它亦是研究蛇类的起源和演化的重要材料。同时还可通过对温泉蛇生态学的研究,结合古地理、古植被、古气候资料来推测中新世前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地质特征,为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对动物形态和生态习性的影响提供资料。因此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近年来,由于地热电站的开发和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温泉蛇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种群数量明显减少,如再不对温泉蛇采取保护措施,我国这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珍稀物种很可能很快就要灭绝。因而,我们不仅要严格限制人类活动对温泉蛇的生活环境的破坏,严禁对温泉蛇滥捕乱杀,同时还应该积极开展以恢复、扩大温泉蛇自然种群数量为主的保护生物学研究。

生活习性目前有关温泉蛇的生活习性所知较少。仅知其生活于海拔3960-4 350m的温泉附近的石堆、水边、沼泽草甸中,主要以鱼、老鼠和高山蛙为食仅见于西藏(拉萨、江孜、工布江达、当雄羊八井)。

分布范围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蛇:温泉蛇。蛇是变温动物,它们身体的温度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长时间处在零下就会死亡,所以,蛇类都在雪线以下活动:栖息在我国青藏高原上海拔3000米左右的有一种较常见的毒蛇:高原蝮;另一种毒蛇则是生活在云南大雪山海拔3000-4000米地区的雪山蝮;有趣的是,在海拔更高的地区还生活着一种蛇,它们根据地理条件的特殊性而进化出独特的生活习性,巧妙地适应了高海拔的严酷自然条件;那就是生活在海拔4300米以上温泉附近的温泉蛇。

种属温泉蛇Thermophis baileyi(Wall)隶属游蛇科Colubridae,是我国垂直分布最高的(4 350 m)唯一蛇种,为我国西藏高原独有。该种由Wall于1907年根据西藏标本描述为Tropidonofus baileyi(=Natrix baileyi),之后Malnate(1953)根据骨骼等形态特征将其从Natrix属中分出,另立温泉蛇属Thermophis,该属仅有温泉蛇一种。温泉蛇分布局限,生境独特,种群和个体数量较少,标本不易获得,因而自新种发表后有关该种的研究报道不多。现将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历年来所收藏的标本整理报道于后,供有关研究参考。

保护级别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3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4 。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