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水螅虫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水螅虫是生活在溪水中的一种腔肠动物,身体呈细筒状,一端封闭,用以附着在其他物体上,另一端顶端有口,口周有5-6条触手,捕食小型甲壳动物和鱼苗。水螅虫是软瑚的一种近亲,广泛分布在瑚礁的各个角落。类似于硬珊瑚,水螅虫有着坚硬的石质骨骼,过着群落生活。

概述在进食方面,水螅虫也与珊瑚很像,基本上靠着体内的虫黄藻来制造食物。另外,水螅虫也是一种食肉动物,靠着黏性的触须在水中捕捉悬浮的猎物。当然,在水螅虫和硬珊瑚之间也有着几处非常明显的不同。与珊瑚不同,水螅虫同时有着珊瑚状和水母状两个生活时期。另外,群落中的水螅虫个体担任着不同的工作,有的负责繁殖,而有的负责捕食、防卫或者其他功能。水螅虫会形成三种不同的群落:植物型、珊瑚型和水母型。植物型和珊瑚型的群落通常生活在珊瑚礁上。植物型的群落像是一个细长的植株,上面长着一些枝条。珊瑚型的种类形成了一个有着碳酸钙骨骼的群落。它们的外表看起来确实很像硬珊瑚,因而有一个外号“假珊瑚”,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真的珊瑚会长成一种杯状骨骼,而假珊瑚则会形成一种光滑的骨骼,上面布满了一些小孔,里面居住着水螅虫体。这种能够形成骨骼的能力使得珊瑚型水螅虫成为重要的珊瑚礁建设者。在很多系统中,它们在形成珊瑚礁石灰石结构的事情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那些喜欢带着水中呼吸器潜泳的人眼中,有一群假珊瑚是相当有名的,这就是火珊瑚,它们会刺痛那些接触到它们的鱼类或者其他动物。火珊瑚的骨骼可能是紫色、黄色、褐色或者绿色的,有着白色的边缘或顶端。与所有假珊瑚一样,骨骼上的小孔中居住着两种虫体:负责捕食的和专职刺蛰的。除了有食物经过的时候,捕食虫安全地缩在骨骼里,而看起来像是水中纤细头发的刺蛰虫大部分时间都在外边这些带有刺囊的触须保护着整个群落,时刻准备着进行战斗1。

简介水螅虫类的生活史比较复杂。水螅通过无性生殖产生自由游泳的水母型个体,而水母型个体在性成熟时,将精子和卵排到水中受精,受精卵经卵裂,发育为浮浪幼虫,经一段时间的浮游生活后,沉下来,一端固着在外物上,以出芽的方式长成新的水螅型群体,即所谓世代交替。在很多情况下,水母型个体并不脱离水螅型亲体,仍能产生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只有水母型生活史的种类中,其幼虫或是直接发育成新的水母体,或是固着在亲体水母上。还有少数水母能从垂管或伞缘芽生出另一个水母。

特点水螅是一种小型的淡水水螅虫,在干净的淡水池塘和小溪流中茁壮成长。与大多数水螅虫不同的是,水螅没有水母阶段。它们在一只黏黏的“脚”的帮助下,时而在水中自由地漂浮,时而又在某个栖息地安定下来。不管身处何种环境,水螅都用呈放射状的带刺的刺细胞的手臂来捕捉猎物。令人称奇的是,有些研究表明,这些动物的细胞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也就是说,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的话,它们真的可以长生不老。水螅虫同水母、珊瑚虫和海葵是近亲,主要生活在咸水中。不过,有些小种类,广泛地分布在淡水中。水螅虫的生命周期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水螅虫阶段,在这个阶段,它们像珊瑚虫一样生活在一个小群体中;二是水母阶段,在这个阶段,它们会排出像水母一样自由游泳的幼虫2。

本纲分类本纲动物分类较为复杂,由于同一个种的水螅型时期和水母型时期过去曾被分别定为不同的种名,迄今仍有许多浮游生活的水母和固着生活的水螅,人们尚未发现其种间的联系。水螅虫纲一般分为6个目:水螅虫目(Hydroida)、多孔螅目(Milleporina)、柱星螅目(Stylasterina)、硬水母目(Trachylina)、管水母目(Siphonophora)和辐螅目(Actinulida)。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学强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