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历史
内江历来是川中富绕的地区,养猪业自古较发达,公元220-221年秦灭巴蜀国之后,四川进入封建社会、汉初封建统治者对国内人民实行安民利民的措施,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并发展养猪生产,省内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比较优良的畜禽群体。
依据1967年隆昌东汉墓出土的陶猪体型、毛色近似内江猪,表明东汉时期内江地区已普遍养猪。
并有内江猪的原始体型,又据《华阳国志》记载,蜀汉时,今资中王褒(即王渊)要求家奴“持捎牧猪”。
明正德《四川通志》中记述四川各地六畜已普遍进入市场交易。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猪天下一畜之而有不同,生梁雍者足短”。
明朝未年,以江县为中心地带的农民细耕土地栽种粮食,甘蔗等多种农作物需要肥量大,采取2003年“地方猪种保种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养猪“吊架子”的育肥方式,集中在催肥期多用精料,这样育肥期拖长,但积肥量增多。由于养猪户长期选用适应这种饲养方式的猪只喂养,并逐代选种繁殖,便逐渐形成内江猪中的“二方头”型猪种,这种猪逐渐遍及全地区。
四川是古梁洲的一部份,而四川腹心地带猪种一段是足短者。清代未期威远知县李南辉著的《活兽慈舟》及部份县志中有明确记载和较深的阐述,内江猪是区内著名的地方优良猪种。
明清时期,地处偏僻地区的贫苦农民,由于经济困难,粮食单产又低,生产资料缺乏,只能细耕少量地地种植维生,但为了积肥仍需养猪。由于资金短缺,精饲料不足便选择嘴特长,吃青粗料多,生长缓慢的大型晚熟猪只饲养,并逐代繁演,便形成了内江猪中的单背脊“三节长”的豪杆嘴型猪种,解放后农民经济条件逐好转,粮食逐年增多养猪户对这种生长缓慢的晚熟猪种就不感兴趣了,因此“豪杆嘴”类型的猪种了就淘汰了。
明末清初,内江地区的制糖业比较发达,为了充分利用糖的副产物——糖泡子(用糖泡子加玉米粉喂猪的效果很好),制糖坊纷纷养猪。当时制糖坊普遍选择生长快、成熟早、肯睡、带膘长、体身短的猪种饲养,这种猪能在榨糖期内迅速育肥出槽,获利较多。与此同时,糖坊周围的农户也都选用这种体型的种猪作种,经过逐代选种繁殖,逐渐形成了内江猪中的“狮子头”型。这个类型的猪种多集中在内江的东兴镇一带,故有“东乡猪”之称。当时,以内江县为中心地带的农民栽种粮食、甘蔗等多种农作物,需肥量大,于是采取“吊架子”育肥方式,即:集中在催肥期多用精料,这样育肥期拖长,但积肥量增多。由于养猪户长期选用适应这种饲养方式的猪只喂养,并逐代选种繁殖,便逐渐形成了内江猪中的“二方头”型猪种,这种猪后来逐渐遍及全地区。
据上述史料证明,内江猪系本地区原有的古老地方品种,明代以前,内江猪的体型特征早已形成,其饲养历史在汉代以前,距今已有1800多以上。
1938年,四川农业改进院与中央大学农学院合作,在内江城郊圣水寺设立内江种猪场,主持内江猪的改良推广。
1939年,成立6县家畜保育促进会,开展种猪鉴定、繁殖推广,大量推广经鉴定的内江猪良种种猪。
新中国成立后,内江猪得到了国家重视。
1956年,扩建内江专区种猪场,专门繁育内江猪,提供种源。
1973年,组建内江猪育种协作组,并相继建立县区种猪场。2
据上述史料证明,内江猪系本地区原有的古老地方品种,明代以前,内江猪的体型特征早已形成,其饲养历史在汉代以前,距今已有1800多以上。3
形态特征
内江猪属西南型猪种,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原产于四川盆地中部的内江市、内江县等地,中心产区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和东兴区。内江猪被毛全黑,鬃毛粗长,头较短、额宽、额面有较深皱褶、耳中等大、下垂;体格大,体躯宽深,背腰微凹,腹大下垂,臀部宽稍后倾,四肢粗壮。
内江猪被毛全黑,鬃毛粗长,头较短、额宽、额面有较深皱褶、耳中等大、下垂;体格大,体躯宽深,背腰微凹,腹大下垂,臀部宽稍后倾,四肢粗壮,乳头6-7凹奶较严重,皮厚,成年公猪体侧后躯有皱褶,俗称瓦沟。户区群众习惯将嘴特短、额面皱褶特深、眼窝深陷、躯干四脚短者称为“狮子头”。将嘴稍长、额面皱褶较浅,四肢较细长,躯干较长、皮较薄者称为“二方头”型。将嘴特别长、颈、背、腰长(三节长)鼻面略弯曲、耳大、额较窄、颚下肉较少、背腰均较窄(鲤鱼背)四肢细长,生长较慢者称1975年内江猪选育协作组调查,户区以“二方头”为主,“狮子头”较少,“豪杆嘴”已基本绝迹。24
分布范围内江猪原产于四川省盆地中部的内江市、内江县等地,中心产区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和东兴区,辖33个乡、镇。分布于资中、资阳、安岳、威远、隆昌、乐至等县。53
品种特点品种优势较于其他猪种,内江猪具有以下优势:
(1)适应性强:对高寒气候环境和极端不良营养条件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耐受力;
(2)配合力好:杂交优势明显;
(3)抗病力强:对很多疾病的敏感性比外种猪低;
(4)母性强:发情明显,基本无繁殖障碍;
(5)肉质鲜美。此外,内江猪还具有遗传稳定、耐粗饲、性情温驯等特点。3
肉质特性内江猪肌肉pH值24h大于6,系水力91.04,肉色评分3.25~3.5,大理石纹评分3.27~3.5,含粗脂肪5.42%、干物质28.12%、粗蛋白22.1%。
内江猪肉皮脂厚、富含胶原蛋白,肌肉呈大理石纹状。肉质鲜嫩,弹性好,细腻爽口,肥而不腻,营养丰富。4
保种现状内江猪作为地方优良猪种,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推广到了20多个省、区,数量达30万头。
1973年农业部下达了内江猪选育研究项目,在内江市畜牧局领导下,制定了1973—1981年内江猪选育计划,内江猪育种协作组的工作全面、系统开展。研究工作由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主持,重点在内江市种猪场、内江市农科所、内江市农场实施;选育及利用推广工作与各中心产区县结合进行。
1973年,内江种猪场曾向越南提供过内江猪种猪103头。
1976年在省农业厅重视支持下,建立了以内江地区种猪场为骨干的4个专业种猪场和以地区农科所、农场,内江县农场为骨干的10个国营农场(所)在内的内江猪繁育基地,饲养种猪达2000多头,并对三级办场、大力发展集体种猪、培训育种骨干、开展群选群育、开展育种科研等基地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规划。
1973—1981年,内江猪育种协作组先后进行了猪群整顿,开展种猪鉴定,建立育种核心群,建立健全系谱登记记载,培育后备种猪。为了改进内江猪皮厚、凹奶头、凹腰、塌蹄、后躯不丰满等缺点,在几个重点场(所)开展了:种猪生长发育测定,内江猪8项生理指标测定,凹奶头问题研究和改进,不同类型(狮子头、二方头)肥育试验,不同饲养水平肥育试验,内江猪与长白、巴克夏猪肥育对比试验,补饲微量元素锌等对猪皮厚的影响,内江猴毛猪的研究,防治仔猪白痢的研究,以内江猪为母本与外国良种猪经济杂交利用的研究,对内江猪生产性能的调查和皮厚的屠宰测定,建立皮薄系、多仔猪系等17个科研项目。并制定颁布了内江猪标准。
1985年,内江猪能繁母猪和种公猪分别为108577头、328头;1995年分别为87609头、86头;2005年分别为50100头、33头。内江猪纯繁母猪1985年为22247头,2005年减少到487头,减少了97.8%。
2008年,内江市种猪场保有内江母猪157头,其中1~2岁有113头,3~4岁有34头,4岁以上有10头;生产公猪有19头,独立血缘7个,均为1~2岁。31
截至2011年,建有内江猪保护区一个,在东兴区的富溪乡。由于当地农户片面追求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无节制地进行杂交改良,使品种的纯度不同程度地降低;同时保护区面积较小,农民对地方品种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加之受外来品种和市场行情的影响,养殖内江猪的积极性相对较低,养殖数量逐年下降。据内江市畜牧食品局2011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整个市中区纯种母猪仅214头,纯种公猪仅11头,其他三个县(资中、隆昌、威远)用于纯繁的内江公、母猪几乎没有。保护区内江猪属于濒危。67
2011年内江市种猪场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对内江猪的保种选育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成立了内江猪保种选育技术组,制订了《内江猪资源保护方案》和科学合理的配种计划,进行了相关性能测定、杂交试验等工作。6
2013年8月底分别为9868头和40头。截至2013年8月底现存的40头种公猪分布在内江市市中区和东兴区,而分布在东兴区的13头极不稳定。7
饲养管理饲料内江当地饲料来源较为丰富,大部分饲料依靠田间种植和农副产品。精料有玉米、蚕币及巴山吓等;青绿饲料为甘薯藤、牛皮菜、天星艾、一创汀、荞子苗、巴山豆苗及介喊糖、豌豆桩、黄豆糠;多汁饲料有南瓜和胡罗卜,但数量不大;干粗料有蚕豆糠、豌豆糠、黄豆糠等。除国营农牧场养猪多采用生喂外,农村多为熟喂。幼嫩的青料一般切碎鲜喂,较粗老部分则切碎与粗料及青料混合煮熟后饲喂;干粗料浸泡软化或煮软饲喂;部分干薯作和蚕豆苗等用以青贮或风干贮藏。8
阶段饲养**公猪:**当地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比较精心,一般日喂4次,日粮中混合精料常用玉米、豌豆、蚕豆和动粗性饲料,公猪在配种期,适当增加精料喂量。8
**母猪:**群众有丰富的以青粗料为主的养猪经验,按母猪不同阶段使用精料,调整营养水平。8
**仔猪:**内江地区因系良种猪产区,对仔猪培育特别重视,饲养管理比较细致,仔猪一般在20日龄开始补料,先将炒熟的豌豆浸以盐水,放置圈外引食,仔猪上食后,将精料煮成稀粥,日喂3次,也有采用生喂的。双月断乳时,平均每头仔猪消耗精料(玉米、豌豆、米糠和花生饼等)约13公斤,青料约15公斤。供育肥用的仔猪,40日龄左右阉割。接近断乳期,青料喂量逐渐增多,以培养耐粗性能。8
**肥育猪:**肥育猪一般采用“吊架子”肥育方式,60一90日龄体重12~20公斤的“牵牵猪”,日粮以精料及青料为主,每日在圈舍附近溜放。体重25~40公斤的架子猪,充分利用内江猪耐粗性强的特点,中只喂青粗料或给以少量农付产品;体重SC~0克公斤后,开始加薯类及籽实料催肥。8
繁殖性能内江猪公猪性成熟平均为105日,母猪平均为118.77日;公猪初配日龄平均在182日龄,母猪平均在229.0日龄。发情周期为19.35d,标准差1.11d;妊娠期共114.08d,标准差1.93d;平均窝产仔11.218头,标准差1.925头;平均窝产活仔10.086头,标准差1.73头;一般断奶日龄为35~45d;初生窝重9.09千克,标准差2.058千克;仔猪平均初生重为912克;仔猪断奶重平均为7.805千克,标准差1.344千克,断奶日龄平均为39.827d;断奶仔猪成活数平均为8.887头,标准差1.605头;仔猪成活率平均为88.116%。4
育肥性能农村传统习惯采用“吊架子”方式饲养肥育猪,皆喜养大猪。出槽肥育猪体重多在150公斤左右,间有200公斤以上者,肥育时间长达1.5~2年。六十年代以后,由于受收购价格影响,肥猪体重多为75~85公斤。据对农村12头肥育猪调查,仔猪体重从10.27公斤增至79.54公斤,需309天,日增重224克,屠宰率68.18%,花板油比例6.31%,肉、脂、皮和骨分别占洞体重的47.19%、27.4%、15.75%和9.65%。
肥育猪适宜屠宰体重随营养水平和饲养方式不同而有区别,大致以90~100公斤为宜。据试验,在日粮中的消化能和消化粗蛋白全肥育期平均为5.60兆卡和244克的较好营养水平下,体重达90公斤时的日增重562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4公斤,胭体中肌肉和脂肪比例分别为38.2%和38.7%。90公斤以后增重速度仍然较高,体重达120公斤时的口增重为587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7公斤,胭体中肌肉和脂肪的比例分别为32.8%和46.9%。随着屠宰体重的增加,体脂肪的沉积和每单位增重耗料亦有所增加。
内江猪达90千克体重的平均日龄为190.25d;平均屠宰率为71.488%;平均瘦肉为41.141%;平均背膘厚度为3.141cm,6~7肋平均厚3.462cm;眼肌面积为16.84cm2;饲料转化比在4.12∶1;平均皮厚0.574cm;20~90千克日增重:公猪为544.01克,母猪为521.87克。4
杂交利用不少地区引用内江猪作父本进行杂交,获得良好效果。山西农学院用内江猪作父本与山西太谷本地猪杂交,在中等饲养水平下,杂种猪的日增重比太各本地猪提高39.7%,侮公斤增重少消耗2.16饲料单位。在不同杂交组合中,以内巴本三品种杂交效果最好,平均日增重比太谷本地猪提高54.2%。1974年北京昌平县西沙屯种猪场科学实验组的肥育试验,用内江猪与北京黑猪杂交,杂种挤日增重的优势率,内江组为3.3%,北内组7.4%,肥育效果较好。
据1977年内江地区农科所等单位以长白猪、巴克夏猪为父本与内江爹氰进行杂交,采取吊架一护饲养方式,杂种猪的增重速度、饲料利用率均有所提高,其中以长x内组合最好。长内组合增重速度、日增重分别比内江猪高14.15%、17.05%,每增重1公斤少耘混合精料0.49公斤。
屠宰测定表明:杂交猪的胭体长、眼肌面积、后腿占胭体重百分比均比内江猪有所提高;皮较内江猪薄,皮占胭体的百分比有所下降。
内江猪配合力好、适应性强、耐粗饲、肉质好,为了进一步利用其优点,克服其皮厚、瘦肉率和屠宰率低等缺点,内江市史家镇种猪场于2011年初开始进行杂交组合试验,选择优质内江猪母猪为母本,加系大约克猪公猪(100千克活体膘厚9.5mm,瘦肉率68.5%,日增重950克,料肉比为2.45∶1)和杜洛克公猪(100千克活体膘厚12mm,瘦肉率66%,日增重1千克,料肉比为2.3∶1)为父本,分别进行二元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见图。
保护级别内江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农业部于2000年将其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地方品种资源之一,是发展四川省地方特色养猪业的重要品种资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