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形外貌
1、毛色、肤色、蹄角色与分布。皮肤瓦灰色,被毛稀疏而粗,基础色灰色占69.4%,黑色占29.4%,全身白毛者,仅占1.2%。体躯腹面及四肢内侧皮肤肉红,毛色灰白,且稍细密。无白带、白头、白背和白花。无黧毛,有晕毛,无季节性黑斑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毛色逐步变深。胁部、大腿内侧、腹下、口围等处毛色淡化不明显。无沙毛。有白胸月,白袜子多见。鼻镜、眼睑、乳房及蹄角多为黑褐色。
2、被毛形态与分布。被毛贴身且短,无长毛和长覆毛、无底绒,无额部长毛,前额颈侧、胸侧无卷毛。
3、整体结构与分布。体形中等、体躯粗重、矮壮,身短腹大而圆,骨骼结实。
4、头部特征与类型分布。头长额窄,嘴方宽,鼻镜黑,耳宽短,耳平伸,耳壳薄,耳端尖,角底部粗,呈扁平四棱形,平行伸向后弯成箩筐状,多为小园环,眼眶突出,眼圆大,眼角为黑褐色。
5、前躯特征与分布。颈细长,胸宽深,无颈垂和胸垂。耆甲显露,无肩峰。
6、中后躯特征及分布。背腰宽平而短,腹圆大,无脐垂。尻宽广稍倾斜。公牛阴囊小而无颈,阴茎紧贴脐部前端,下垂长3—4cm呈圆筒状,母牛乳房小乳静脉不明显。尾短小附着高,长不过飞节,尾梢呈灰黑色。四肢粗壮而短,蹄色黑而墩圆。体质多为粗壮结实型。
品种性能成年公牛体重约440千克,体高为127厘米;母牛分别为400千克和125厘米。公牛最大挽力为300千克,母牛为250千克,阉牛为310千克。公牛一般2~2.5岁性成熟,母牛2岁性成熟,2.5~3岁开始配种,繁殖成活率为33%。
产地分布陕南水牛产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盆地,主要分布于汉中市的洋县、西乡、勉县、城固、宁强、南郑及安康市的汉阴、汉滨、石泉、平利等十县。盆地周围的镇巴、宁陕、留坝亦有少量分布。现存栏20598头,其中种公牛1703头,占牛群8.27%,基础母牛8391头,占牛群的40.75%。2
饲养方式饲养方式以平时放牧,春冬舍饲为主。
主要用途具有体质健壮、力大、役用性能好、耐粗饲、耐苦、耐劳、抗病性强等特点,有一定的乳、肉生产潜力,是适宜于陕南水田密集区饲养的一个重要畜种资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