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捻翅目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捻翅目(Strepsiptera)指的是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的1目。微小,雄体自由生活,前翅退化成棒状,后翅宽大扇形,雌体幼虫状,无足无翅,营内寄生生活的昆虫。内寄生于其他昆虫。世界已知约 300种,中国记载13种。雌雄异型,习性特殊。

简介捻翅目昆虫俗称“捻翅虫”,统称“蝻”。该目昆虫雌雄异型:雄虫自由生活,前翅退化如平衡棒,后翅宽大,能飞翔。雌虫一般无翅无足,终生生活在寄主体内,头胸部露出寄主体外,无触角无眼,口器退化不取食。在头、胸部相连处有一个育腔口,幼虫孵化后,从此处爬出,再寻找新的寄主。

捻翅目昆虫的寄主主要是蜂、蚁、叶蝉、飞虱等1。

物种介绍捻翅目(Strepsiptera)微型昆虫,雄虫有一对后翅,前翅则演化为伪平衡棒,触角呈齿状。雌虫则终生为幼态,通常寄生于叶蝉、飞虱等体内且终生不离寄主。交配方式很有趣,成熟雌虫在寄主体壁咬开一小口,然后将其生殖孔露出与雄虫交配。继而在寄主体内产卵,幼虫孵出后钻出寄主体外寻找新寄主。人们常利用来它们来消灭害虫。

通称捻翅虫或( 虫扇)。寄生性昆虫,体小形,雌雄异型。部分种类寄生在农林害虫,是天敌昆虫类群之一,少数寄生于蜜蜂则有害蜂业生产。

特征捻翅目昆虫因前翅像用纸搓成的捻子而得名,俗称捻翅虫,简称蝙。广泛分布于各大动物区系,世界已知600余种,主要分布在全北区,中国仅记载27种。

身体微型,雌雄异型,变态复杂,寄生性昆虫。雄虫体长1.3—5 mm,自由生活,前翅退化成伪平衡棒,后翅膜质,扇形。触角常为栉状,至少第3节具侧突。口器咀嚼式,但退化。复眼突出。跗节2~5节。雌虫无翅、无足,一般呈姐状,终生不离开寄主,体长2—30mm,头与胸愈合。触角、复眼、单眼和口器退化。腹部长袋形,无产卵器。

复变态,卵胎生,幼虫一般3龄。第1龄幼虫称为三爪蚴,这些三爪蚴行动活泼,通过爬行或借助腹部末端的粗长刚毛弹跳到地面、花或寄主昆虫喜欢的植物上,等待寄主幼虫、若虫或飞行的蜂类携带回蜂巢中。三爪蚴钻入寄主体内后即行脱皮,变成无足的蠕虫型幼虫。幼虫营全寄生生活。雌虫终生不离开寄主,雄虫自由生活,寿命几小时至1~2天。一只雌虫体内可孵化出数千至万头幼虫,弱颚型离蛹。部分种类有孤雌生殖和多胚生殖现象。捻翅虫的寄生对象主要是膜翅目、半翅目、直翅目、螳螂目,双翅目和衣鱼等昆虫2。

科目捻翅目分类体系尚不完善,一般分为6科:

原科,足有爪,雌营自由生活。最古的种是Mengea tertiaria,已在地中海第三纪地层的琥珀中发现。中国有一种产于山西的中华原。

蝽科,雌胸部分节,寄生于半翅目。中国已记载有—种土蝽(Triozocera macroscyti)

蚁科,雄寄生于蚁,雌寄生于直翅类。中国无记载。

蜂科,寄生于胡蜂、泥蜂、蜜蜂等科的蜂类,雄跗节4节。中国记载有8种,如地花蜂寄生于地花蜂。

栉科,雄跗节3节,触角7节。主要寄生于同翅目和直翅目。中国记载有9种,如寄生于黑尾叶蝉的二点栉和寄生于蚤蝼的中华蚤蝼。

跗科,雄跗节2节,触角4或5节。主要寄生于同翅目的飞虱科。中国记载有寄生于稻飞虱的跗。

分布捻翅目昆虫种类虽然不多,但世界各动物地理界都有分布,而又主要分布于古北界和新北界。

中国目前捻翅目的记录很少,仅17省区有分布(图4-42),广东、广西5种居首,河北、四川、福建各有4种1。

分类有爪蟊总科 Mengeoidea
爪虫扇科 Mengeidae
三枝五节蟊科/原虫扇科 Mengenillidae
Stichotrematoidea
钩虫扇科 Stichotrematidae
Xenoidea
椿象蟊科/蝽虫扇科 Callipharixenidae
蚁蟊科/蚁虫扇科 Myrmecolacidae
蜂蟊科/眼虫扇科 Stylopidae
栉角蟊总科 Halictophagoidea
栉角蟊科/角虫扇科 Halictophagidae
Elenchoidea
枝角蟊科/二跗虫扇科 Elenchidae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敦华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