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形特征
体长筒形,后部较扁,头锥形,吻钝。须两对细小,体银白,背部灰黑,体侧各鳞片基部有一黑斑,形成纵列条纹。鳞大,侧线平直后延至尾柄中央。尾鳍深叉形、深灰具黑色边缘。眼上缘有一红斑故名赤眼、红眼鱼。
2、生活习性
江河中层鱼类,生活适应性强。善跳跃,易惊而致鳞片脱落受伤。
3、食性
杂食性鱼类,藻类、有机碎屑、水草等均可摄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
4、繁殖习性
赤眼鳟性成熟早,二龄鱼即可达性成熟。生殖季节一般在4-9月份。卵浅绿色,沉性。
形态特征赤眼鳟体修长,略呈圆筒状,体色银白,因眼上缘有一红斑而得名。2
头小。吻圆钝,两侧各有一可活动的三角形小侧叶,吻皮向腹面扩展,盖住上颌,边缘成流苏状。口下位;上唇消失;下唇与下颌分离,前缘腹面有一横带,上被小乳突。两颌具薄角质缘。须2对;吻须位于吻侧沟的始端,较眼半径长;口角须颇小,隐于口角内。鼻孔周围有白色小颗粒,疏密不一。侧线鳞36-38个。体背和侧部青灰色,杂云纹斑,腹部灰白。背鳍上部和臀鳍中部灰黑;尾鳍下缘黑色,其余浅灰色。眼为红色。
生长习性赤眼鳟为广温性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不同纬度的淡水水域。在不同的水域生长速度不同:长江水系种群的体长生长速度最快,较黑龙江水系种群快2~3倍,达到相同体长要比珠江水系种群快约一年。赤眼鳟的体长生长速度在低龄阶段较快,随年龄增加,体长生长速度逐渐变慢;体长生长加速度呈减速上升趋势。3龄以前赤眼鳟全长生长速度较高,以后便逐渐缓而趋向最大值。体质量生长曲线近似S形,在拐点前质量增加迅速,拐点后增加变缓。赤眼鳟全长增长的速度和加速度不具有拐点,生长速度随年龄增长而递减。出生时全长生长速度最高,年龄越大,全长生长越慢。2
赤眼鳟鱼苗培育1、池塘培育
培育方法与家鱼相同。
⑴池塘准备 本试验使用池塘为普通片石池塘。在放苗前7天,按常规方法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水源为邕江水,进水用密网过滤,培育水质。
⑵鱼苗放养 在受精卵孵化出膜72小时后,鱼苗游动能力好,肠管完全形成,放苗下塘。由于赤眼鳟水花细嫩,水质的培育很重要,下塘头5天,可投喂黄豆浆或熟蛋黄。之后过渡到豆粉、鱼苗粉料,后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吃食为集群吃食。
2、水泥池培育
因为第1、2批次孵化鱼苗较少,决定在水泥池培育。
⑴水泥池准备 在放苗前2天,漂白粉消毒,加注邕江水,进水过滤,经检验毒性消失后下苗。
⑵鱼苗放养 清水下池,水池配充气机,必要时充气增氧。鱼苗下池后,投喂熟蛋黄,5天后,投喂鳗鱼料,后期可投喂鱼苗浮性料。期间,视水质变化及时冲换水,充气增氧。
繁殖习性与人工繁殖赤眼鳟产漂浮性卵,各水系的繁殖季节有所差异,一般为4~9月,以6~7月为盛产期。繁殖的适宜水温为22~28℃。赤眼鳟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冬龄, 3~5龄鱼的绝对繁殖力随着年龄和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相对繁殖力虽然也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2
网箱饲养已达性成熟年龄的赤眼鳟性腺成熟系数大于池养及江河野生鱼。赤眼鳟为单精受精,在18秒内可以完成精子入卵过程。赤眼鳟的胚胎发育过程和发育期的特征与鲮鱼、鲢鱼等硬骨鱼类相似,属不完全卵裂(盘状卵裂)。在水温22~24℃条件下,受精后约25分钟,卵内的原生质向动物极移动、集中,在卵黄表面形成隆起的胚盘;受精后约50分钟,进入四细胞期;受精后约5小时,进入囊胚期;受精后约8小时进入原肠晚期;受精后约11小时胚孔封闭;受精后约15小时眼囊基出现,肌节约8~9对;受精后约17小时,尾芽进一步拉长;受精后31~35小时,仔鱼陆续脱膜孵出。
以人工配合饲料和青料结合,在池塘、亲鱼池或网箱培育均可,并搭配少量鲢鱼或鳙鱼;5~7月为催产季节,采用一次注射可以大大提高亲鱼产后成活率;赤眼鳟性情急躁、善跳跃,自然产卵后亲鱼成活率明显高于人工授精法。赤眼鳟受精卵孵化、鱼苗鱼种培育方法基本与四大家鱼相同,不同之处为分池培育时,应尽量将同一规格放于同一培育池, 因为赤眼鳟抢食性强,避免规格差异逐渐加大。2
病害防治赤眼鳟赤皮病又叫赤皮瘟、擦皮瘟,鱼体体表无损时,病原体难以侵入鱼的皮肤:只有当鱼体受严重挤压或机械损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容易乘虚而入,引起发病。症状: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黏液变色,尤其鱼体腹部和两侧最明显,呈块状病灶,背鳍或全部鳍基部充血,鳍的末端腐烂,鳍条间组织被破坏。严重时可腐烂至骨,病鱼身体瘦弱,不吃食,春末夏初较为常见。
预防措施:
①捕捞和运输种苗时,操作要细心,尽量减少鱼苗的受伤程度。
②放养前剔除明显受伤的鱼种。
③用5~10毫克/升浓度漂白粉浸泡10~20分钟。
④发病季节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使水体分别呈1毫克/升、0.3毫克/升浓度,每半月一次。
治疗方法:
①全池遍洒漂白粉或二氧化氯,使水体分别呈1.2毫克/升、0.5毫克/升的浓度,隔天一次,连续2次。
②把病鱼放入2%~5%的食盐水内浸洗10~20分钟。
③用氟哌酸拌料投喂,按池内鱼体总重计算,第一天每50千克鱼用药5克,第二天用药量减半,加喂药饵时应制成软颗粒投喂疗效更好。
赤眼鳟细菌性烂鳃病发生烂鳃病的池塘水质普遍较差,在鱼种培育阶段较多,成鱼养殖中也有发生,往往与细菌性肠炎和寄生虫性鳃病同时发生。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常浮于水面,受惊后缓缓下沉,捞起病鱼后发现鳃丝从边缘起腐烂,甚至透明,俗称"开天窗"。
预防措施:
①注重改善养殖环境,合理投喂,视养殖塘口养殖产量高低、水质、水温等具体条件灵活确定预防药物使用的品种和间隔时间,生长旺季每月使用1~2次药物,内服和全池泼洒综合运用,清除食台残渣。5~9月间不定期用漂白粉等消毒食台。
②注排水系统完善,患病塘口的池水不能流入其他池塘,患病鱼应深埋或煮熟投喂畜禽。
③高温季节全池泼洒生石灰不少于2次,淤泥厚、水质差、载鱼量大的塘口每月施生石灰一次,用量为15~20千克/亩·米。
④从4月开始进行预防,每隔半月用二溴海因0.1毫克/升或溴氯海因0.2毫克/升全池(箱)泼洒消毒1次。
治疗方法:
①要结合水质调节,先用"杀菌红"水体消毒一次,然后内服"鱼康宝"5~7天,至不再死鱼后可换水一次,并再用一次水体消毒剂,保持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
②外用。用二溴海因0.3毫克/升或溴氯海因0.45毫克/升全池(箱)泼洒,隔天再用一次。
③内服。在饲料中添加0.05%的恩诺沙星或氟苯尼考制成药饵饲料。
赤眼鳟细菌性出血病目前赤眼鳟得细菌性出血病的情况较少,但已有发生。病程短,死亡率高,往往损失很大。病鱼表现为眼眶边缘有丝状或沟状出血,胸腹部有大块出血状,发病的池塘一般底质较差,底泥发臭,水质较差。
治疗方法:①每亩1米水深水体用杀菌红200毫升全池泼洒,隔天再用一次。②饲料中添加"鱼康宝"杀灭体内细菌,用"高稳易还原Vc"提高鱼体免疫力,连用3~5天可治愈,之后再用两天巩固疗效。⑧病愈后要使用微生物制剂,如净水复合菌、益菌消毒剂等,改善水质,以防再次发病。
赤眼鳟寄生虫性鳃瓣病主要是剁管虫、车轮虫、指环虫等,此病赤眼鳟在鱼种到养殖阶段均有发生。
症状:指环虫病除了夏季高温季节没有发生外,春、秋、冬季均有发生,病情严重时鱼会停止摄食,同时容易发生缺氧浮头,镜检时在一个视野下发现5个以上的虫子就应该及时用药。车轮虫病在夏秋季节较为流行,病鱼容易缺氧,首先表现为吃食减少,镜检可在鳃及鳍条、尤其是尾鳍上发现大量车轮虫。
治疗方法:
①鱼种放养前用8毫克/升浓度的硫酸铜浸浴,在水温10~20℃时浸浴20分钟左右。发病季节定期在食场周围用硫酸铜、硫酸亚铁挂袋。发病时用5∶2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全池遍洒,使池水呈0.7毫克/升浓度。
②指环虫原体引起鱼病采取彻底清塘和鱼种浸洗。清塘用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使池水成0.2~0.5毫克/升浓度。鱼种在放养前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洗,水温10~20℃时浸洗20~30分钟。
③每亩1米水深用聚维酮碘200~300毫升,第二天用"百虫克"150~200毫升。
④内服,饲料中按干分之一的比例加入"鱼虫快克",连用3~5天。
赤眼鳟中毒由于赤眼鳟属于凶猛的肉食性龟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很容易对有毒物质产生富集。随着工业有毒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农田中农药使用浓度的提高、生活污水的大量直接流入渔业水域、自身污染的加重、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及添加剂的乱用等,更增加了赤眼鳟中毒、畸变、商品质量降低甚至大批死亡的危险。赤眼鳟受毒物的危害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水源水质不好,进水时,注入了有毒污水;二是通过食物或直接从水体中吸入了有毒物质,部分有害物质富集,组织器官受到破坏,造成生理机能代谢失调,严重时可致死;三是防治病虫害时,药量超标使用。
症状:不同药物对赤眼鳟的毒害不相同,其表现亦不一样,较为明显的有体表充血、发红,尾鳍颤动不定,鳃盖张开,游动失常或翻滚、急窜或侧仰,最后进入麻痹昏迷状态,侧躺在浅水处,乃至死亡。
防治方法:
①加强水源监测工作,严格掌握注入水的质量。
②病害防治时,准确丈量水体,对症下药,根据用药的品种、天气、水温等选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混套养殖赤眼鳟的病害防治同样如此,对部分敏感性较强的药物应慎重使用,从而减少药害。
③对轻度中毒的赤眼鳟,应及时捞出放于无毒水体中暂养。
④对赤眼鳟中毒较重的养殖池,应在处理的同时清除底泥,待药性消失后方可继续饲养。
⑤凡自己加工(或购买)的赤眼鳟饵料,配方要合理、科学,更不得添加禁用药物。平时投喂的鱼、虾等动物性饵料以及购买的配合饲料,都应查明来源,防止误用有污染的(或有毒)饵料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营养价值赤眼鳟含肉率平均为74.64%±0.43%,鲜样肌肉粗水分、粗蛋白、粗脂肪、钙和磷分别是75.42%、18.05%、4.95%、0.50%和0.48%;肌肉干物质中粗水分、粗蛋白质量分数、粗脂肪质量分数、灰分质量分数、钙和磷分别为30.75%、72.52%、15.35%、0.08%、0.86%和1.28%;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4.89%(质量分数,干样),其中10种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为34.54%,占氨基酸总量的46.12%,4种鲜味氨基酸的总含量为27.89%。赤眼鳟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值得开发驯养的优质淡水鱼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