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金属污染(metalloid pollution)是指由准金属或其化合物进入环境中所造成的污染1。
简介准金属是介于周期表上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一些化学元素,如硼、硅、锗、砷、锑、硒和碲等,它们具有金属与非金属两种化学性质,故活性较大,既可与无机物作用,又很易与有机物结合而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因此,准金属污染对生物体有较大的影响。如三价无机砷和有机砷能与酶类的巯基(-SH)等活性基团结合,抑制酶的活性而导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呼吸、消化等系统的损害与疾患2。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超标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
因人类活动导致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增加,超出正常范围,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并导致环境质量恶化。2011年4月初,中国首个“十二五”专项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防治规划力求控制5种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因其某些化合物的生产与应用的广泛,在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高浓度污染。另外,重金属污染物一般具有潜在危害性。它们与有机污染物不同,水中的微生物难于使之分解消除(可称为降解作用),经过“虾吃浮游生物,小鱼吃虾,大鱼吃小鱼”的水中食物链被富集,浓度逐级加大。而人正处于食物链的终端,通过食物或饮水,将有毒物摄入人体。若这些有毒物不易排泄,将会在人体内积蓄,引起慢性中毒。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黄头生 - 副教授 - 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