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粗苯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基本简介定义

粗苯是煤热解生成的粗煤气中的产物之一,经脱氨后的焦炉煤气中回收的苯系化合物,其中以苯含量为主,称之为粗苯。

性状粗苯为淡黄色透明液体,比水轻,不溶于水。储存时由于不饱和化合物,氧化和聚合形成树脂物质溶于粗苯中,色泽变暗。

化学性质无色至淡黄色易挥发,非极性液体。具有高折射性和强烈芳香味。1

加工情况自煤气回收粗苯最常用的方法是洗油吸收法。可达到90%~96%的回收率,采用多段逆流吸收法。吸收温度不高于20~23℃。

终冷后的煤气含粗苯25~40g/m3, 进入洗苯塔,喷淋洗油,煤气自下而上流动,煤气与洗油逆流接触,洗油吸收粗苯成为富油,富油脱掉吸收的粗苯,称为贫油,贫油在洗苯塔吸收粗苯又成为富油。富油含苯2~3%,贫油含苯不大于0.5%。富油脱苯合适的方法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富油预热到130~140℃再入脱苯塔,塔底通入水蒸气,常用压力为0.5~0.7Mpa。也可采用管式炉加热富油到170----180℃再入脱苯塔。塔顶回流量2.5----3.5m3/h,塔顶温度为90----100℃。贫油温度比终冷后煤气温度高2---7℃,一般为25----27℃。

从脱苯塔出来的粗苯蒸汽,自上而下通过粗苯冷凝冷却器,先与富油换热、冷凝,再被制冷水冷却至30℃,进入粗苯油水分离器,分离出的粗苯进入粗苯回流槽,部分粗苯经粗苯回流泵送至脱苯塔顶打回流,余下的粗苯则作为产品流至粗苯贮槽外售。分离水则自流入控制分离器,进一步进行油水分离,油自流入地下放空槽,由液下泵送入贫油贮槽,分离水则自流入冷凝液贮槽. 脱苯后的热贫油,从脱苯塔底自流入贫富油换器,与富油换热,初步降温至100℃左右的热贫油自流入贫油贮槽,再由贫油泵抽出加压后经一段、二段贫油冷却器冷却降温至30℃,送洗苯塔洗苯。管式炉用经过滤器过滤后的煤气加热,除加热洗油外,还把部分饱和蒸汽加热为400℃的过热蒸汽供脱苯塔和再生器热源。为保证循环洗油质量,将部分脱苯塔底出来的热贫油引入再生器,用过热蒸汽加热蒸出洗油馏分被送入脱苯塔,再生残渣排入残油池,定期送往煤场。终冷塔冷凝下来的煤气冷凝水,自流入冷凝液贮槽,由冷凝液输送泵,送冷鼓氨水澄清槽。23

使用简介产品用途粗苯主要用于深加工制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苯、甲苯、二甲苯都是宝贵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安全要求1. 精苯

1.1 精苯生产区域宜设高度不低于2.2m的围墙,其出入口不得少于两个,且正门应设门岗。

1.2 禁止穿带钉鞋或携带火种者以及无有效防火措施的机动车辆进入围墙内。

1.3 精苯生产区域,不得布置化验室、维修间、办公室和生活室等辅助建筑。

1.4 金属平台和设备管道应用螺栓连接。

1.5 洗涤泵与其他泵宜分开布置,周围应有围堰。

1.6 洗涤操作室宜单独布置,洗涤酸、碱和水的玻璃转子流量计,应布置在洗涤操作室的密闭玻璃窗外。

1.7 封闭式厂房内应通风良好,设备和贮槽上的放散管应引出室外,并设阻火器。

1.8 苯类贮槽和设备上的放散管应集中设洗涤吸收处理装置、惰性气体封槽装置或其他排气控制设施。

1.9 苯类管道宜采用铜质盲板。

1.10 禁止同时启动两台泵往一个贮槽内输送苯类液体。

1.11 苯类贮槽宜设淋水冷却装置。

1.12 各塔空冷器强制通风机的传动皮带,宜采用导电橡胶皮带。

1.13 初馏分贮槽应布置在库区的边缘,其四周应设防火堤,堤内地面与堤脚应做防水层。

1.14 初馏分贮槽上应设加水管,槽内液面上应保持0.2~0.3m水层。露天存放时,应有防止日晒措施。

1.15 禁止往大气中排放初馏分。

1.16 送往管式炉的初馏分管道,应设气化器和阻火器。

1.17 处理苯类的跑冒事故时,必须戴隔离式防毒面具,并应穿防静电鞋或布底鞋,且宜穿防静电服。

2.古马隆

2.1 古马隆蒸馏釜宜采用蒸汽加热,若采用明火加热,其距精苯厂房和室外设备应不小于30m。

2.2 用氯化铝聚合重苯的室内,禁止无关人员逗留。

2.3 热包装仓库应设机械通风装置,热包装出口处应设局部排风设施。

3.苯加氢

3.1 反应器的主要高温法兰,应设蒸汽喷射环。

3.2 主要设备及高温高压重要部位,应设有固定式可燃性气体检测仪。

3.3 莱托尔反应器器壁应涂变色漆,以便发现局部过热。

3.4 制氢还原态催化剂,严禁接触空气及氧气,停工时应处于氮封状态。

3.5 取样时应装好静电消除器。

3.6 加热炉和改质炉烟道废气取样,应用防爆的真空泵。

3.7 加热炉操作时,炉膛内应保持负压。

3.8 二硫化碳泵与其电气开关的距离,应大于10m。

3.9 各系统必须用氮气置换,经氮气保压气密性试验合格,其含氧量小于0.5%,方可开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