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形鼯鼠之一,体长340毫米以上。耳后具淡橙黄色斑。体侧具飞膜,可从树上向下滑翔。躯体毛色较暗为浅黑褐或灰黄褐色。
基本信息中文名:黄耳斑鼯鼠
拉丁名:Petaurista xanthotis (Milne-Edwards,1872)
别名:鼯鼠、灰鼯鼠、高地鼯鼠、大飞鼠、橙足鼯鼠、催生、夏马息吾(藏名间译)
简介别名鼯鼠、灰鼯鼠、高地鼯鼠、大飞鼠、橙足鼯鼠、催生。大型鼯鼠之一。体长34厘米,耳后有淡橙黄色斑。体侧具飞膜,可从树上向下滑翔。躯体毛色较暗,为浅黑褐色或灰黄褐色。栖息于海拔2000~3400米的高山针叶林带。昼伏夜出。以植物嫩叶、松果等为食。夏季产仔,每胎2只左右。见于全省针叶林地区,为我国特有种。黄耳斑鼯鼠皮板加工后可作饰皮。其粪便中医称为“五灵脂”,入药治病,其肉在藏医中治病,催产和避孕1。
形态特征大形鼯鼠之一,体长340毫米以上。耳后具淡橙黄色斑。体侧具飞膜,可从树上向下滑翔。躯体毛色较暗为浅黑褐或灰黄褐色。尾长而粗大,其长约接近体长。头圆似猫、眼甚大、耳壳基部前后顽固黑色细长簇毛。前肢与后肢之间联以密生短毛的皮膜。前足掌裸露无毛、掌垫4个,指垫3个。
后足掌具密毛,仅外侧裸露,具2掌垫,趾垫4个,指(趾)端具弯曲的锐爪。嘴周白色,头部的面颊和额顶均为暗黄褐色或黑褐色。
耳壳黑褐色,耳背外侧个棕黄橙黄色长毛,形成橙色耳斑。自头顶沿到臀部的毛基呈深灰色,上段为暗黄褐色,毛端淡黄色或黄白色与黑色毛尖相间,整个躯体及皮膜背面为暗黄褐色或黑褐色。 由于淡黄色或黄白色毛段显著,形成不规则的淡色斑点。皮膜边缘黄白色或橙黄色毛尖与休背毛色明显区别。
躯体腹面、颏部灰褐色。颈部、胸部淡黄白色或白色。腹部至肛门为浅灰白色而毛基浅灰色,毛尖白色或淡黄白色。皮膜腹面前部为橙黄色;后部黄褐色稍染淡橙色调1。
尾背而与体背毛色雷同,但黄白色不明显,故呈暗褐色。尾腹面基部和股间膜呈深棕褐色或棕色,但毛基为深灰色,毛端棕褐或淡棕白色;尾2/3段与尾背面同色。
四肢上部与体背毛色同,足背和指(趾)黑褐色或黑色。前足掌无毛,后足掌中部为纯白色深密短毛,足掌周围边缘和跟部为黑色毛,将白色毛区包围。头骨大而坚实,略成三角形,颅全长约70毫米左右。吻部短而宽,鼻骨短,前端宽,后端变窄。
眶间区显著凹陷,眶缘稍向翘,眶上突呈三角形,该突起基部前方有很弱的缺刻。
额骨在眶上突后有两纵脊,老年全显著,颧弓粗大,中部具有三角形突起,与眶上突对称。听泡较隆起成肾状,内耳道骨质化。
下颌喙状突尖细,关节突较大,与喙状突间的切迹呈“U”字型,角突宽大向下斜约成方形。
上颌门齿唇面釉质深桔红色或桔黄色,无齿沟而光滑。第三上前臼齿多数个体存在,少数个体有一侧或缺失),呈扁圆柱状,齿冠变化较大,有的可见大小2叶,有的仅1叶。除第三上臼齿较小外,其余第四上前臼齿和第一、二臼文化部几乎等大,而且齿冠咀嚼面在原型基础上有所变化。下颌第四前臼齿齿冠复杂,其余臼齿咀嚼面与原型咀嚼面类似。
生态环境栖息于海拔2000-3400米的亚高山针叶林带,为我国典型高山型鼯鼠。昼伏突出,白天隐蔽于树洞或树上的巢穴中,夜间爬出或滑翔到地面寻食。受惊后迅速爬上树隐蔽。以各种嫩叶、松、杉果等为食。夏季产仔,每胎2只左右1。
地理分布为我国特种。见于我省针叶林地区,如祁连、同仁、门源、大通、互助、贵德、化隆、循化、泽库、久治、斑玛、玉树、囊谦等县。省外分布于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
经济价值毛被厚绒,皮板加工后可作饰皮。其粪尿中药称为“五灵脂”,主治瘀血阴滞的胃痛、痛经、产后腹痛以及跌打损伤。其肉在藏医中也用于治妇科病,催产和避孕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黄头生 - 副教授 - 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