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花佩菊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花佩菊(学名:Faberia sinensis Hemsl.)是菊科花佩菊属的植物,高40-90厘米,叶柄长2-15厘米,总苞片5层,自外层向中层渐长,瘦果长椭圆形,长3.8毫米,宽0.8毫米,生长于海拔600米的山坡林缘、林下及岩下潮湿处,分布于四川(峨眉山、屏山、灌县)、云南(昭通、宾川大坪子)。

形态特征多年生葶状草本,高40-90厘米。根状茎短或极短,向下生多数几等粗支根。花葶直立。上部伞房状花序分枝或少分枝,或不分枝,全部茎枝,特别在下部有稀疏或极稀疏的多细胞长节毛。基生叶簇生,大头羽状深裂,全长4-40厘米,宽5-7.5厘米,厚纸质,有长或短叶柄,叶柄长2-15厘米,被稀疏或稠密的多细胞长节毛;顶裂片椭圆状心形、长椭圆状心形、卵状心形、卵状心形、椭圆形或卵形,顶端渐尖,边缘有三角形大锯齿或圆锯齿,基部心形或圆形或稍平截;侧裂片3-9对,小或极小,半圆形或耳状,羽轴被稀疏多细胞长节毛;花序分枝枝叉上的叶线钻形,苞片状。全部叶两面异色,上面绿色,光滑无毛,下面色淡,沿脉被棕色多细胞长节毛。头状花序稍多数或少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状花序,极少头状花序单生茎端。总苞钟状,长1. 5厘米。总苞片5层,自外层向中层渐长,覆瓦状排列,最外层披针形,长2.5毫米,宽约1毫米,中层长5毫米,宽0.8毫米,披针形,最内层总苞片最长,线形或宽线形,长1.5厘米,宽1毫米,全部总苞片顶端急尖,外面或近顶端外面染紫色,无毛。舌状小花多数,紫色。瘦果长椭圆形,长3.8毫米,宽0.8毫米,褐色,有时紫红色,压扁,有小刺毛,每面有5-7条细条纹。冠毛褐色,微糙毛状,长8毫米,1-2层。花果期6-9月。1

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600米的山坡林缘、林下及岩下潮湿处。1

分布范围分布于四川(峨眉山、屏山、灌县)、云南(昭通、宾川大坪子)。1

主要价值全草入药,具生精作用。

相关类群狭叶花佩菊多年生草本。茎单生,直立,高34厘米,基部直径2.5毫米,自中部以下圆锥花序状分枝,全部茎枝光滑无毛,紫红色。基生叶多数,线状长椭圆形,长8-10厘米,宽1-1.5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成长柄,柄长5-8厘米,边缘有不明显的稀疏凹齿;茎生叶6枚,线状长椭圆形或最上部茎叶狭线形,上部茎叶有长柄,柄长6厘米,最上部茎基部狭楔形,几无柄,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全部叶质地厚,几革质,两面光滑无毛,下面紫红色。头状花序12个,在茎枝顶端成圆锥状排列。总苞钟状,压扁状态成宽楔形,长1.3厘米。总苞片4层,外层及最外层卵状三角形或长卵形,长达5毫米,宽1.5毫米,内层及最内层长,长达1.3厘米,宽1.5毫米,长椭圆形,全部总苞片外面无毛,顶端急尖或钝。舌状小花淡蓝色,多数,舌片顶端3齿,两侧各有1个全裂至基部的线形侧裂片。瘦果未成熟。冠毛褐色,长7毫米,微糙毛状。花期6月。

产四川(南川)。生水沟边及阴湿处。2

卵叶花佩菊多年生草本,高62厘米。茎细,通常紫色,无毛,顶端圆锥状花序分枝。基生叶长卵形或心形,边缘有不规则的圆锯齿,三脉,有长叶柄;茎生叶与基生叶类似,有短柄;最上部茎叶宽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长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头状花序含多数舌状小花,中等大小,花序梗细,有稀疏腺毛,极少无腺毛。总苞钟状,不规则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顶端钝,内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顶端微钝。舌状小花紫色,舌片顶端5齿裂。瘦果顶端截形,有10条纵肋。冠毛黄白色。花果期7月。

分布贵州绥阳。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建林 - 教授 - 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