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刺别名花苦刺、苦豆刺、苦刺树、铁马胡烧1。不仅是一道难得的山珍,也是一味纯天然的药物。在干燥的初春,把它煲成凉茶,有着极好的消热消炎的作用;也可以把干花做成药枕,对于下火、降血压有着良好的价值。
简介苦刺花
【来源】植物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a Hance,以根、叶、花及果实入药。根全年可采;叶、花及果实夏秋采,分别晒干。
【性味归经】苦,寒。
【功能主治】
根: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止血。用于喉炎,肺炎,痢疾,膀胱炎,水肿,衄血,血尿,便血。
果:理气消积。用于消化不良,胃痛,腹痛。
花:用开水冲泡做清凉解暑的饮料。
【用法用量】根、果3~5钱,水煎或研粉冲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苦刺、苦豆刺、苦刺树、铁马胡烧1。
植物形态灌木或小乔小,高l~2.5(~4)m枝直立开展,棕色,无毛,不育枝末端变成 刺状,奇数羽状复叶,具11~21小叶,叶柄基部不膨大;小叶椭圆状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上面几无毛,下面疏生毛。总状花序顶生,有花6~12朵;花冠白色或黄色,有时旗瓣稍带 红紫色荚果串珠状,疏生毛或近尤毛,具3~5枚种子。种子卵圆形。花期3~8月,果期 6~10月1。
分布生境分布于昆明、陆良、新平、大姚、宾川、剑川、丽江、大理、维西、蒙自、华宁、楚雄等地,生于海拔1300~2500m的山坡、路旁、灌小及草丛中1。
药用部位根、果、花、叶1。
采收加工根:夏季采收。
果:夏末秋初采摘。
花:花开放时采收。
叶:全年可采收1。
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凉血止血。用于喉炎,肺炎,痢疾,膀胱炎,水肿,衄血,血尿,便血。
果:删气消积。用于消化不良,胃痛,腹痛。
花:用于盗汗,中暑。
叶:清热解毒。外用于肿毒1。
现代研究根、叶含槐果碱、香叶木苛等:槐果碱有抗癌、抗过敏、平喘等作用1。
苦刺花的吃法豆豉苦刺花主料辅料:苦刺花800克 ,味精2克, 豆鼓100克, 胡椒粉2克, 腊肉100克 ,辣椒油10克,水腌菜50克,猪油50克,精盐5克。
烹制方法:
(1)苦刺花去把洗净,入沸水余透捞出,入清水中浸泡1-2天,除去苦涩味,取出挤干水分。腊肉用温水洗净,剁碎。腌菜剁碎。
(2)炒锅上火,注入猪油,烧至七成热,下豆鼓炒酥,加肉未炒散,放苦刺花炒透,加盐、味精、胡椒、辣椒油,簸锅数次,下腌菜,炒匀即成2。
苦刺花炒蛋(1)苦刺花漂洗数道后 滴水凉干待用;
(2)鸡蛋加盐 搅拌打匀待用;
(3)混合均匀,加食用油油炒熟。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