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长江鲟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长江鲟又名达氏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为淡水定居性鱼类,是我国长江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已有1.5亿年的历史,体重最重可达40公斤,体长最长可达1.5米。由于长江鲟目前已非常稀少,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十大濒临灭绝物种水生动物”之一。

长江鲟是长江独有鱼种,与中华鲟一样,成长于我国的长江干支流及沿江大型湖泊和近海,每年9~10月洄游到上江上游产卵。

简介长江鲟(Acipenserdabryanus) 又称达氏鲟,俗称鲟鱼、鳇鱼、沙腊子。鲟的一种。我国特有的珍贵大型鱼类之一。外部形态与中华鲟相似,体表无鳞,生有5行骨板,背部的1行骨板最大。各行骨板间的表皮及头部背面遍布颗粒状的小突起,触摸粗糙,在幼小的个体更为明显。达到性成熟的年龄为5~6龄,体长多在1米以下,体重5—10千克,雄鱼达性成熟的个体较雌鱼为小。春季繁殖,食物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也可摄食植物碎屑、蛹、着生藻类和小型鱼类。用钩具及大型三层流刺网捕捞。严于长江中、上游,尤以宜宾至宜昌的长江干流江段为多,在金沙江、沱江、嘉陵江等上游支流有分布。营养成分与中华鲟相似。鱼肉以鲜食为主,为了解腥,可先置于沸水稍煮,捞出后红烧或爆炒,味甚鲜美,亦可切成小块腌制。鱼卵径约3毫米,黑褐色,用其制作的鱼子酱,属水产珍品。皮可制革。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

形态特征长江鲟成熟个体的体长分布在75—105厘米,体重为4.5—12.5千克;雌性为6—8龄,体长为99—108厘米,体重为9一15.9千克。长江鲟最小性成熟个体,雄性为4龄,雌性为6龄2。

地理分布长江鲟属淡水定居性鱼类,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在长江上游的各大支流中也有分布,如嘉陵江及其支流渠江以及沱江等支流的下游也可捕到2。

鱼类的分布在颇大程度上决定于所栖息的水体性质。鲟鱼是喜栖息于寒带和温带盐分较低的水体中的鱼类,要求有较宽阔的水面,如大江、大河和近岸的浅海地带。这些地方水温不高,沙砾性底质,深度最大不超过200m。

鲟鱼类的食量大,其主要食物为底栖的动植物和冲积沉淤的有机物渣滓。因此,它所分布的地带是食料丰富的大型湖泊、大型河川,河口及浅海近岸地区。深海远洋中不适于鲟鱼类的生活。

鲟鱼是一种健游的鱼类,除一些地区性的移动外,还能作远程移动。在其移动过程中,自然环境条件如气温、水的盐度和化学成分以及水的流速等都在变化。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以促使鲟鱼属性的变异。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因而就产生了适应新环境的地方种。(Sehmidt,1959)

近代鲟鱼类的化石见于白垩纪。要了解鲟鱼类的分布现状,必须与白垩纪的古地质地理的变迁相联系。那时地球的表面水域和世界各大陆块是相互连接而以后又割断的。据此可以推断近代鲟鱼类分布形成的过程。

鲟鱼类的分布是由其物种的发源地(中心分布区)辐散到适于其生活的各个地区的。根据化石材料的发现地点,可以追溯到它的中心分布区及其辐散的渠道。如果化石材料不足,则可以根据近代种群的分布密集区并参照古地史进行推断3。

习性长江鲟为淡水定居性鱼类,栖息于长江上游水流较急、石质河底的水流中。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摇蚊幼虫、蜻蜓幼虫、蜉蝣幼虫和蛹、蚬、寡毛类等),也摄食水生植物碎屑、藻类(硅藻和丝状藻类)和腐植质等,有少数个体捕食鱼苗和幼鱼4。长江鲟雄性4-7龄、雌性5-8龄达性成熟,一般体长0.8-1.0 m,达到性成熟的个体,雌鱼体重为20市斤左右,雄鱼体重10市斤上下。每年春季(3~4月)和秋季(11-12月)产卵,适宜水温为16~19℃,绝对怀卵量6~13万粒4。鱼卵可加工成鱼子酱,鳔和脊索能制作鱼胶。分布于长江上游。可在上游建立人工孵育场,培养幼鱼放流,并可作为大型水库的放养对象。

保护措施长江鲟的研究也较为零星,1972~1975,与中华鲟和白鲟的研究同步进行,除进行了一般生物学研究之外,主要进行了人工蓄养和繁殖技术研究。1976年,重庆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在长江上游首次获得江边拴养催产成功,获受精卵11.4万粒.获苗1300余尾。1978年人工繁殖再次获得成功。该研究所还进行了20余年的达氏鲟池塘驯养研究,并获得子一代驯养成熟和人工繁殖成功,这给达氏鲟自然资源增殖和人工保种奠定了基础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