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管细胞为了提高运输效率,所有细胞器(包括细胞核)都退化了,筛管细胞就好比一个管道,如果管道里有很多固体杂质,运输效率就会很低下。所以在进化中,筛管细胞的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就退化了,而完全靠伴胞养活。 所以成熟的筛管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
细胞结构**筛管****的细胞壁很薄,没有木质化,存在于植物的韧皮部,具有筛孔的横壁叫做筛板。**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液泡膜、微丝、微管、高尔基体、和核糖体,但有质膜、线粒体、质体、光面内质网,细胞壁周围具有胼胝质,即某些碳水化合物,所以筛管是活的。筛孔间有胞间连丝相通,这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
虽然筛管没有细胞核,但成熟植物的筛管细胞仍可存活好几年。
筛管细胞内部有各种细胞器官和粘质物。筛管细胞的两端与下一个筛管细胞接触,但在其交界面上有叫做筛板的多孔质。在筛板上的孔叫筛孔,由粘质物所构成的连绺丝通过其间,细胞间质即在连络丝中或沿着连络丝进行移动。在筛管细胞幼小时期,连络丝较粗,物质也容易通过,但老化的筛管细胞,因筛孔周围有一种属于纤维素的聚合糖淀积,使筛孔变容,因此连络丝变细,物质的移动也减少。而且在筛管细胞的侧壁,密集存在着一种细胞叫伴细胞。这种细胞的机能尚不甚清楚,可能具有辅助筛管细胞的作用。1
简介筛管形成后,筛管细胞成为无核的生活细胞;但近年来有人认为筛管细胞始终有核,且为多核结构,只不过核小而分散,不易观察到而已。此外组成筛管的细胞壁是由纤维素构成的,不木质化,也不象导管壁那样增厚。2
筛管细胞一侧的细胞,叫做伴胞。由于伴胞在起源和功能上与筛管关系很密切,共同起源于一个细胞,也就是说它们是由一个细胞分裂而来的。因此,常把它们称为筛分子****--伴胞复合体。伴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和丰富的细胞质,在生理上十分活跃,成熟的伴胞仍保留有细胞核,原生质浓厚,核糖体丰富,含大量的线粒体、粗糙内质网和质体,且与筛管分子间有稠密的原生质丝相通。筛分子--伴胞复合体的功能与运输有机物有关。被子植物具有筛管和伴胞。裸子植物没有筛管和伴胞,只具有由单细胞构成的筛胞。
伴胞有3种:(1)通常伴胞有叶绿体,胞间连丝较少;(2)传递细胞(transfer cell)的胞壁向内生长(突出),增加质膜的面积,且胞间连丝长且分支,增强物质运送筛分子,分布于中脉周围;(3)居间细胞(intermediary cell)有许多胞间连丝,与邻近细胞(特别是维管束)联系,它能够合成绵子糖和水苏糖等。
筛管筛管是被子植物韧皮部中输导有机养料的结构,由多数称为筛管分子的筒状细胞上下承接沟通而成。筛管分子的端壁和侧壁的某些区域上具有称为筛孔的穿孔,原生质体借此相连。壁上具筛孔的区域称为筛域。成熟的筛管分子端壁特化为具有成群穿孔的筛板,细胞核虽已解体,但仍为活细胞。上下邻接的筛管分子有较粗的原生质丝(又称连络索)通过筛孔互相联系。有机物的运输,便是通过筛管分子间原生质体的这种密切联系实现的。
筛管在结构上有以下特点:
(1)组成筛管的细胞是生活细胞,但细胞成熟后细胞核消失。
(2)组成筛管的细胞的细胞壁是初生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
(3)相连的筛管分子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具有筛孔的横壁称为筛板。筛板两边的原生质丝通过筛孔彼此相连,与胞间连丝的情况相似,但较粗壮,称为联络索。有些植物的筛孔也见于筛管的侧壁上,通过侧壁上的筛孔,使相邻筛管彼此联系:在筛管的筛板上或筛管的侧壁上筛孔集中分布的区域又称为筛域。在一个筛板上如果只有一个筛域的称为单筛板;如果分布数个筛域的则称为复筛板。联络索通过筛孔上下相连,彼此贯通,形成同化产物运输的通道。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