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血清白蛋白(BSA),又称第五组分,是牛血清中的一种白蛋白,包含583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66.430 kDa,等电点为4.7。牛血清白蛋白在生化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western blot中作为Blocking agent;在酶切反应缓冲液中加入BSA,通过提高溶液中蛋白质的浓度,对酶起保护作用。防止酶的分解和非特异性吸附,能减轻有些酶的变性,能减轻有些不利环境因素如加热,表面张力及化学因素引起的变性。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牛血清白蛋白
中文别名:组分V
英文名称:Albumin from bovine serum
英文别名:BSA
纯度:98%
CAS号:9048-46-8
等电点:(4.7)
性状描述白色结晶或类白色冷冻干燥粉末。溶于水、食盐溶液及缓冲液后,成澄清溶液。难于盐析。水溶液加热至60-70℃时,蛋白即凝固沉淀。
物理参数熔点:240~245℃。
储存这种产品必须经过无菌处理并贮存在4℃,因为它容易污染。由于折光率相似,所以肉眼看不出细菌生长。1
用途说明1、 在酶切反应缓冲液中加入BSA,通过提高溶液中蛋白质的浓度,对酶起保护作用。防止酶的分解和非特异性吸附,能减轻有些酶的变性,减轻不利环境因素如加热,表面张力及化学因素引起的变性的。
2 、ELISA中也常常用到,比如封闭液,样本稀释液,酶结合物稀释液都可以用BSA。
3、生化研究,遗传工程和药物研究。
4、微生物及组织培养基,药物检定,白蛋白衍生物制备,酶的释放激活及稳定剂,蛋白质标准,荧光免疫检定技术的稀释剂及稳定剂。2
生产工艺血清白蛋白是动物肝脏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它在血液循环、解毒、脂类代谢等方面执行着多种重要的生物功能;在生物化学与遗传工程等研究中广泛用作生物大分子的稳定剂、摸型抗原以及半抗原的载体。近年来,人们又把肝白蛋白作为研究mRNA的调控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的重要材料,并取得了重要进展。
牛血清白蛋白的分子量为67000,其一级结构经测定是由581个氨基酸组成的。过去国内作试剂用的牛血清白蛋白主要依靠进口,新疆每年牛的屠宰量很大,所宰牛的牛血全部流入污水沟而被遗弃掉,十分可惜。因此,在新疆地区生产牛血清白蛋白,不仅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为国家节约一定的外汇资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新疆化学所207组在制备和提纯牛血清白蛋白过程中,对国内、外生产工艺加以改进,采用锌酸钠保护白蛋白后,再进行分级盐析以除去由溶血带进产品中的色素,使产品质量提高。经克氏定氮、
紫外吸收光谱、聚丙酰胺凝胶电泳、萤光光谱等仪器分析,证明所得产品接近国外同类产品质量,在溶解度和蛋白纯度指标上已超过国内同类产品。
这个改进方法,非常适用于屠宰场大量废弃牛血的利用,生产量大。它的另一个长处在于保证产品质量达到使用标准的同时,使工艺简便、操作容易,生产成本低。由于在改进的工艺中采取了中性盐分离提纯蛋白质,从而保证了蛋白质在整个生产工艺中不致于变性而使产品失效。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江松敏 - 副教授 -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