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血人种是一种浑身呈蓝色的稀有人种,又可称作蓝血人或蓝色人。现存的蓝血人种是生活在智利山区,接近6000米海拔的偏远地区。蓝血人种首次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生理专家韦西,在智利奥坎基尔查峰山区发现的。
蓝血人种的发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著名运动生理专家韦西,在智利奥坎基尔查峰山海拔6000多米的高处,发现了适应力极强的浑身皮肤呈蓝色的人种。有关蓝色人种的发现,向传统的人种划分理论提出了挑战:除了黄、白、黑、棕四个人种之外,还应该加上一个蓝色人种。
科学家们从具有蓝色血液的动物身上发现,蓝血人种可能是血液中的金属元素造成的。他们指出,在海洋中,有一种大王乌贼和马足蟹的血液是蓝色的,而海蛸和墨鱼的血液却是绿色的,通过测定它们体内血液中血细胞蛋白中含有的物质元素,发现使血液变蓝的叫血蓝蛋白,因为里面含有铜元素;使血液变绿的叫血绿蛋白,因为里面含有钒元素。从这一理论出发,蓝色人种的出现可能是他们的血液中缺乏铁元素而铜元素过多造成的。1
还有科学家研究,新发现的蓝种人长期适应了高山生活,他们生活在高海拔山区,空气稀薄,氧含量只有海平面的二分之一,这是个终年积雪不化的冰雪世界,常年气温在零下四五十度。为获取足够的氧分子供呼吸之用,体内不得不大量合成血红素,形成供多于求的局面,许多血红素蜂拥在血管中,给这种人涂抹上蓝的色彩。1
科学家通过对蓝血人种的分子染色体组进行分析,发现他们的遗传基因中的第八对和第九对染色体发生了变异,所以才导致他们的血液呈现出蓝色,这种变异很有可能是近亲结婚导致的血友病。1
人种的划分最初在1735年瑞典人林耐把全世界人种分为:美洲红种、欧洲白种、亚洲黄种、非洲黑种等四种。到1775年,有个名叫勃鲁门巴赫的德国人,则提出将人种分为:高加索人种、蒙古人种、埃塞俄比亚人种、美洲人种和马来人种五种。2
但现代人多以人的肤色、头发的形状和颜色而将人种分为三大种,即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白色人种也称欧罗巴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54%。白种人多生活在较为寒冷的地区。这个地区太阳斜射,光线和紫外线都较弱,所以白种人皮肤内黑色素含量低,为白红色到深棕色;毛发多而软,表现为波状金发或棕发;体毛稠密可防寒;眼睛发蓝,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可使冷空气较缓慢地进人肺部。
白种人的分布以欧洲为中心,在美洲、澳大利亚、东方的印度以及西亚的许多国家都有白种人生活。白种人又分为雅利安语族(日耳曼、拉丁、斯拉夫各族以及东方的印度族)、含族(分布于非洲北部以及东北部)和闪族(分布于西亚、阿拉伯及非洲东北部)三部分。
黄色人种也称蒙古人种,是世界上第二大人种,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37%,其中一半是中国人。黄色人种的皮肤是淡黄到棕色,体毛少,毛发直而黑;眼睛棕色,脸宽平,宽额;鼻子为中等高度。
黄种人的分布以亚洲为中心,扩散到周围各岛,并远至北美的印第安人,黄种人又可分为蒙古人种(北蒙古人种以蒙古人为代表,中蒙古人种以中国人、朝鲜人为代表,南蒙古人种以缅甸人、泰国人为代表)、印度尼西亚人种、印第安人种等等。欧洲的马札尔人、匈牙利人、芬兰人也属黄色人种。
黑色人种也称尼格罗人种,是世界上第三大人种,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5%。黑种人多生活在热带赤道地区。这个地区太阳直射时间长,气温高,紫外线强,所以黑种人皮肤内黑色素含量高,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为黑色到黑棕色,毛发细而短,表现为卷曲形或波形黑发,头发空隙中充满空气,形成一个隔热层,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体毛特少;眼睛棕色,鼻子低而宽,鼻孔通道,短便于散热;头型长;唇厚。3
蓝血人种的争论蓝血人的存在是一种病理的状态,是因为他们的血液里缺少了某种东西而导致了血液的变化。至于缺少什么,也存在争议。有的说是因为高山缺氧,有的说是血液缺铁而富含铜,因而造成了他们的蓝色。虽然造成皮肤呈蓝色的原因没有得到统一,但是认同它为病理性的观点却似乎一致。因此,增添一个蓝色人种的说法似乎不通。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卢小慧 - 副教授 - 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