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草,正名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甚广,尤其在内蒙古地区有较丰富的资源,蒙名为哲日离格—荽哈,是蒙药 中的常用药材。野艾蒿在许多地区也作为传统中药得以应用,其具有散寒、祛湿、温经、止血作用,可入药作“艾”的代用品 。1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有时为半灌木状,植株有香气。主根稍明显,侧根多;根状茎稍粗,直径4~6毫米,常匍地,有细而短的营养枝。茎少数,成小丛,稀少单生,高50~120厘米,具纵棱,分枝多,长5~10厘米,斜向上伸展;茎、枝被灰白色蛛丝状短柔毛。2
叶纸质,上面绿色,具密集白色腺点及小凹点,初时疏被灰白色蛛丝状柔毛,后毛稀疏或近无毛,背面除中脉外密被灰白色密绵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宽卵形或近圆形,长8~13厘米,宽7~8厘米,二回羽状全裂或第一回全裂,第二回深裂,具长柄,花期叶萎谢;中部叶卵形、长圆形或近圆形,长6~8厘米,宽5~7厘米,(一至)二回羽状全裂或第二回为深裂,每侧有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或长卵形,长3~5 (7) 厘米,宽5~7(9)毫米,每裂片具2~3枚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的小裂片或深裂齿,长3~7毫米,宽2~3(5)毫米,先端尖,边缘反卷,叶柄长1~2(3)厘米,基部有小型羽状分裂的假托叶;上部叶羽状全裂,具短柄或近无柄;苞片叶3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叶为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尖,边反卷。2
头状花序极多数,椭圆形或长圆形,直径2~2.5毫米,有短梗或近无梗,具小苞叶,在分枝的上半部排成密穗状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狭长或中等开展,稀为开展的圆锥花序,花后头状花序多下倾;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略小,卵形或狭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或灰黄色蛛丝状柔毛,边缘狭膜质,中层总苞片长卵形,背面疏被蛛丝状柔毛,边缘宽膜质,内层总苞片长圆形或椭圆形,半膜质,背面近无毛,花序托小,凸起;雌花4~9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紫红色,花柱线形,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尖;两性花10~20朵,花冠管状,檐部紫红色;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具短尖头,花柱与花冠等长或略长于花冠,先端2又,叉端扁,扇形。瘦果长卵形或倒卵形。花果期8~10月。2
生长环境适应性较强,但以潮湿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较好,较耐寒,我国南北各地都可栽种。3
分布范围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多生于低或中海拔地区的路旁、林缘、山坡、草地、山谷、灌丛及河湖滨草地等。日本、朝鲜、蒙古及苏联(西伯利平东部及远东地区)也有。模式标本采自蒙古北部色楞格河附近。2
繁殖技术种子繁殖应于早春播种,3~4月可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行距40~50cm,播种后覆土不宜太厚,以0.5cm为宜,或以盖着种子为度,覆土太厚种子出苗难。出苗后注意松土、除草和间苗,苗高10~15cm时,按株距20~30cm定苗。3
根状茎繁殖生产上以根状茎繁殖为主。栽种期通常在早春,最好在芽苞萌动前,挖取多年生地下根茎,将全根挖出,选取嫩的根状茎,掰成10~12cm长的节段,晾半天,栽时按行距40~50cm开沟,把根状茎按20cm左右的株距平放于沟内,再覆土镇压,土壤较干的栽后应及时浇水,出苗后要注意及时松土除草和追肥。有条件的地方,栽种前要浇一次透水。根状茎繁殖成活率高,但苗期较长(约1个月)。3
主要价值营养价值野艾蒿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含量最高,脯氨酸(Pro)和精氨酸(Arg)的含量相对较高,四者总和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1.18%,精氨酸和谷氨酸它们有很好的肝脏解毒作用,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含量高,色氨酸含量最低,这与常见中草药的氨基酸含量顺序相似,含有七种人体必需氨基酸。4
药用价值野艾叶绒烟熏可用于室内消毒,野艾叶烟熏对多种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野艾叶的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等有不同的抑制作用,野艾叶水煎剂对豚鼠的支气管有舒张作用。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