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压下螺丝,因其辊缝调节速度快且承载能力大而广泛用于中厚板轧机、板带轧机、初轧机和型钢轧机,并成为轧机的基础装置之一。它的安全可靠运行,关系着中厚板制品板厚精度和整个轧机的稳定作业率。
在轧制过程中,压下传动螺纹副在过平衡力作用下螺旋运动以调节辊缝大小,在静止状态下传递轧制力或轧制力矩。在两种工况下,弄清压下螺纹副螺牙的接触压强是保证压下螺纹副在轧制工况下有效传递载荷的前提,同时也是揭示造成压下螺纹副在实际生产中频繁出现接触损伤的力学机制的基础1。
应用大型轧机压下螺丝机构,属于轧钢机械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压下螺丝与主、副螺母相配合,安装在机架中的主、副螺母之间通过根部套有压缩弹簧的螺栓相连接,压下螺丝下部与球面垫相配合,压下螺丝与主、副螺母的螺纹牙形为梯形齿形。优点是压下螺丝与主、副螺母螺纹牙的接触面始终是零间隙,可减小冲击和振动,压下螺丝对中性好,使承载不偏斜,可减小磨损,压下螺丝螺纹副的旋合圈数增多了,使受力均匀,减小接触应力,延长了使用寿命。
它是由压下螺丝,主、副螺母、机架、垫块等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压下螺丝与主螺母和副螺母相配合,主、副螺母之间通过根部套有压缩弹簧的螺栓相连接,外周制有台阶的主螺母安装在机架中,压下螺丝的下部制成与球面垫 相配合的球形凹面,压下螺丝及主、副螺母的螺纹牙形制成梯形齿形2。
压下螺丝的可换压头国内外,压下螺丝头部的形状主要有凸球面、凹球面和平面三种:通常都是将头部与螺丝本体制成一个整体件,与压下螺丝头部直接接触的是安全臼或球面铜垫。
在升降轧辊过程中,压下螺丝头部与安全臼或球面铜垫之间产生摩擦,由于其贴紧力相对来说较小,所以它们之间的磨损并不大。加之压下螺丝头部的硬度较高,其磨损也就更小,但在带钢压下操作时,由于它们之间的摩擦是在承受很大的轧制力下进行的,轧制力比其贴紧力大几十到百倍以上,所以它们之间的磨损情况便会急剧恶化。
如果磨损后的金属粉末不能及时排出,特别是安全臼或球面铜垫被压碎时,这些金属粉末或碎裂的金属块对螺丝头部便起着研磨和恶性刮研的作用,虽然螺丝头部有着较高的硬度,也难免遭受严亚的磨蚀。
在没有压下螺丝备件的情况下,使已报废的压下螺丝恢复功能,使生产能继续进行;并且,在将来使压下螺丝头部不再重蹈覆辙,设计一种新的结构形式是有一定意义的3。
可换压头的作用1.“可换压头”是一种将压下螺丝头部与其本体分开从而起到保护压下螺丝作用的措施。
2.“可换压头”可以应用于各种轧机。特别对在轧制过程中频繁升降轧辊的轧机更有着明显的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