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铁路等级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等级类型

铁路等级是铁路的基本标准。设计铁路时,首先要确定铁路等级;铁路的技术标准和装备类型都要根据铁路等级去选定。

铁路等级是按某种比较点来划分铁路群的级别,公路等级也是如此。有不同角度的:在路网里的地位型、客货取向型、时速型、线数型等。路网地位型、客货取向型都属于功能地位型。

综合等级是技术等级(技术标准)和社会等级(功能定位)的综合。例如,中国高速铁路的规定是高速化(时速底线250)客运专线,时速是技术方面的,客专是运输功能(在经济领域的作用和地位)方面的,还属新时代铁路网的主骨架。

铁路各类等级涉及铁路线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社会功能),以及最大轴重和列车速度等条件(技术级别)。

传统铁路时代的等级是路网地位型:它根据铁路线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来划分级别,分为国铁(国家铁路)地铁(地方铁路)及再分Ⅰ级Ⅱ级等。

各国的分级世界各国划定铁路等级的依据不尽相同。铁路等级划分可根据单项指标和多项指标进行。这些指标包括铁路自身的技术特征和参数,设计线在铁路网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设计线担负的客货运量等。

由于中国铁路大多是客货混用线,高速铁路正在规划中,车辆是通用的,不可能限定一条线路的车辆轴重,因此,根据客货运量划分铁路等级较为适宜,这也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分级办法。因为铁路的修建都是为了客货运输,选择任何线路参数都不能脱离与运量的关系,对那些确有重要政治或国防意义而运量不大的铁路根据其特殊运输要求,也可适当提高铁路等级。

中国传统分级根据铁路的运输能力和在铁路网中的作用等,对铁路所划定级别。

中国《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99)和》(GB50090-2006)都只涉及传统铁路。注意:它们不包括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及《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及《高速铁路设计规范》2009年试用版和2014年正式版等。

1975年分三级中国1975年制定的《中国铁路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中国铁路分为 3级。其中Ⅰ级铁路是在全国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Ⅱ级铁路是在全国铁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的铁路;Ⅲ级铁路是为某一地区服务的铁路。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铁路线路在全国路网中的意义;

2.国家对该线路的远期年运输能力的要求;

3.该线路在路网中的作用和担负的运输量。

1999年的分三级铁路等级(railway classification)区分铁路在国家铁路网中的作用、意义和远期客货运量大小的标志。是确定铁路技术标准和设备类型的依据。

中国《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99)规定:新建和改建铁路(或其区段)的等级,应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确定:Ⅰ级铁路,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20Mt者;Ⅱ级铁路,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小于20Mt者,或铁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10Mt者;Ⅲ级铁路,为某一区域服务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小于10Mt者。其中年客货运量为重车方向的货运量与由客车对数折算的货运量之和。1对/日旅客列车按1.0Mt年货运量折算。

设计线铁路等级的确定对铁路工程投资、输送能力、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等级定高了,造成建筑物标准过高,能力过剩,投资过早,积压资金;等级定低了,满足不了运量增长的要求,造成过早改建。故设计线的铁路等级应慎重确定。铁路的等级可以全线一致,也可以按区段确定。线路较长,经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及运量差别很大时,也可按区段确定等级。但应避免同一条线上等级过多或同一等级的区段长度过短,使线路技术标准频繁变更1。

2006年分四级中国《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2006)中规定,新建铁路和改建铁路(或区段)的等级,应根据它们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的客货运量确定。中国铁路建设标准共划分为四个等级,即Ⅰ级、Ⅱ级、Ⅲ级和IV级。具体划分条件如下所列:

Ⅰ级铁路: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或近期年客货运量≥20Mt者;

Ⅱ级铁路:铁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的铁路,或近期年客货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