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随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公路建设将飞速发展,在公路建设中雪害问题也更为突出。我国有季节积雪的区域占国土总面积的90%以上,其中能够形成风吹雪雪害的地区约占55.2%。仅华北、东北、西北和西藏地区就有6 891km的高速公路和66万km的等级公路受雪害影响。每年因公路雪害所造成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数以亿计。而公路雪害成套技术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工作中能具体操作的技术以及相应的技术装备等,近几年,已被广泛运用到公路、铁路及畜牧业生产中。防雪网设施,是一种较为推行的有效防治公路风吹雪雪害的措施之一。防雪网可广泛适用于公路风吹雪雪害路段。可因害设防,变被动除雪为主动预防,减少公路风吹雪雪害,确保公路交通畅通、安全,降低解决雪害成本,提高雪害地区的公路服务水平,延长公路的使用期,提高和改善运营环境,从根本上治理公路雪害,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简介防雪网由抗高低温冲击、高韧性密度聚乙烯高分子加工而成,其应用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大量使用圬工砌体作为主要防护设施带来的种种弊端,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将单调生硬的工程构造物变为丰富多彩的路域生态景观,该防雪网结构设计合理,技术学科的最新理论于一体,符合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不仅从工程角度进行了功能性设计,还将设计与环境美化及施工操作方便性等方面进行了结合,可广泛适用于公路/铁路风吹雪灾害路段。
防雪网的结构对于防雪网的运用在《中国-加拿大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公路风吹雪灾害缓解技术研究”》项目中,首次在我国引进了在北美已有30多年使用历史的塑料防雪网,并在内蒙古锡林浩特等地公路风吹雪雪害严重路段进行了试用。引进的加拿大防雪网见图1所示。该防雪网由抗高低温冲击、高韧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加工而成,其应用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大量使用圬工砌体做为主要防护设施带来的种种弊端,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将单调生
硬的工程构造物变为丰富多彩的路域生态景观。
通过对从加拿大引进的防雪网几年的跟踪观测、调研,并对雪害路段及防雪设施监测取得数据,显示该防雪网防雪效果显著。为了能够更适应我国公路风吹雪雪害防治的具体情况,进行更加广泛的应用并能够进行本土化生产防雪网,市场上也出现各种类型的防雪网设施,但就防雪网的性能和技术参数的设置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防雪网必须应具有抗高、低温,耐老化,抗冲击性能塑料网,防雪网的孔隙度应介于30%~60%之间,其结构示意图见图2所示,平面图见图3所示,设置参数见图4。
注:
(1)图2中,H为防雪网高; 为防雪网口高,地面至防雪网下边缘的高度;
为立柱埋深;T为立柱间距。
(2)图3中,n×T为防雪网全长;L为防雪网距公路的距离,指防雪网至公路路堤边坡坡脚或路堑外边坡坡顶的水平距离;β为主导方向与防雪网的夹角。
性能防雪网采用价格低廉、取材方便的聚乙烯高分子作为基料,采用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和抗氧剂等对PE进行改性制备而成,通过进行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及-40℃低温对折试验等项目的检测,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紫外光老化和热氧老化性能,满足防雪网的使用要求。除此以外,该产品还具备价格低廉、加工成型方便、安装简便、美化路域景观等优点。防雪网的孔隙度为40%~55%。
1、耐紫外光老化和热氧老化性能优良;
2、低温抗裂性好;
3、长期力学性能稳定;
4、产品颜色为绿色,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突出视觉效果,美化了路域景观;
5、价格低廉、安装简便、可重复使用、易拆卸。
设置防雪网的注意事项为更好地推广运用防雪网设施,做好防治风吹雪雪害治理工作,才是真正解决我国公路风吹雪雪害问题的关键,是促进我国雪害防治技术完善,规范公路雪害防治工作,提升西部地区公路网冬季行车质量、保障公路畅通的一大必要举措。因此,在设计阶段必须充分调查,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防雪网设施,并在工作中注意下列事项:
①在计划设置防雪网设施之前,必须详细考查设置地段的地形、距路100m以内的一切建筑物和堆积物等情况,以及每年积雪情况,从而积累经验。
②防雪网材料必须抗紫外线能力强、热稳定性优、低温抗裂性好、长期力学性能稳定。
③相对于同等程度防雪效果的其他防雪设施应价格低廉、安装简便、可重复使用并易于拆卸。
④设置防雪网设备与公路边缘的距离、气候、风向、地形和防雪网的高度有关,设置前必须仔细考虑。一般采取距路边距离25m~ 30m设置。在风向不定的地方,路线是南北方向的,则易设在西面;路线是东西方向的,则易设在南面。因为南北向路线多因西北风积雪,东西向路线多因西南风积雪。
⑤在设置防雪网之前,应及时清除路肩、边坡的障碍物和杂草;对防雪设施进行常规维修,以确保正常使用;设置后,应定期检查养护。
⑥降雪后,应及时清除路面积雪,弃雪位置应选择在路基下风侧,经常出现反向风的路段弃雪应远离公路,避免二次雪害的发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