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one”≠“every one”?
在这篇文章中,这不是一个英语问题,而是一个心理学问题。
学术界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决策理论家Howard Raiffa的故事。1957年,当时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的Raiffa教授收到了哈佛大学的教职邀请。他犹豫不决,于是向哥伦比大学的系主任寻求建议。讽刺的是,系主任建议Raiffa应该根据Raiffa自己所提出的决策理论那样进行决策:分析两个选项相关的维度,赋予各个维度权重,再根据相关算法计算哪个学校的总分最大,从而做出决定。然而,Raiffa却回答说:“不,这是一个严肃的抉择”。期冀为所有人发展出最优决策理论的Raiffa,在自己做职业决策时,竟然不采用、不依据自己的理论规范来做决策。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他对自己提出的理论没自信吗?
Raiffa轶事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争论!期望策略还是启发式策略?
在风险决策研究领域,风险决策理论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这个故事的演绎史。主流风险决策理论认为人们是依循期望法则(即加权求和法则)进行决策的。按照期望理论(即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个体会把每个结果根据其相应的概率进行加权,加总所有的可能结果,给每个选项赋予一个期望值,并选择期望值最高的选项。
风险决策的理论发展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但是,众多证据表明,主流理论家发展的主流风险决策理论可能并不适用于个体在实际中的风险决策行为。主要证据来自以下两方面:
第一,众多研究表明人们并不会按照期望法则进行决策,而是采用一些简单的启发式策略。启发式策略认为,个体并不会整合选项内所有维度的信息以达成决策。例如,作为典型的启发式理论,齐当别抉择模型认为,个体在进行风险决策时首先识别并比较不同维度间的差异,“齐同”差异较小的维度,并最终依据差异较大的关键维度进行决策。
第二,期望法则理论家族仍在不断修改中,这也间接说明期望法则无法准确捕捉人们的决策行为。纵观期望理论的发展史,这些期望家族理论虽然都坚持期望法则这一核心,但是各个理论所假设的期望函数一直在修正。对期望理论不断修正这一行为本身就在暗示:期望法则并不能完美描述个体的风险决策行为。
主流理论家之所以不抛弃期望理论,可能是因为他们从不怀疑期望法则能够准确、理想地捕获所有人的风险决策。这或许是因为期望理论的确在为所有人决策时(decision-for-everyone)是行得通的,但是为自己决策时是行不通的。
期望理论是根据大数定律为所有人决策的情况下发展而来的。在风险决策中,为大量个体决策时,如果决策所为个体的数量足够多,那么该决策会整合为其期望价值。然而,当个体为自己决策时,大数定律就不再适用了。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可能不会采用期望法则。目前来看,鲜有研究探索期望理论是否可足够好地描述为多人决策的情况。
如何决策?眼动追踪告诉你答案
近期,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李纾研究员的团队完成了一项研究,该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即追踪记录个体在决策过程中眼动轨迹,以探明决策的认知加工过程,并从为自己与为所有人的决策差异为切入点,为风险决策是基于期望法则还是启发式这一理论之争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该研究招募了48名被试参与眼动实验,被试需完成为所有人决策任务(要求决策者为所有人选择最优选项)和为自己决策任务(要求决策者选择自己偏好的选项)。研究发现:
1)相比于为自己决策任务,个体在为所有人决策任务中更可能采用期望策略,其决策时间更长;
2)就扫视轨迹模式而言,为所有人决策任务与为自己决策任务存在差异;
3)眼动指标可以可视化决策任务对个体选择是否符合期望理论预测的效应;
4)风险选项基于维度的结果差异影响为自己决策任务的信息加工过程,而与之相对应,风险选项间期望价值的差异影响为所有人决策任务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些结果表明:人们在为所有人决策任务中更可能采用期望策略,在为自己决策任务中更可能采用启发式策略。
针对“为何主流理论家不放弃期望法则”这一问题,研究者认为存在两个信念支持着理论家对期望理论不离不弃:一是为所有人而诞生的期望理论能够描述所有人(everyone)的决策,二是默认所有人(everyone)是包含每个人(every one)在内的子集。由此推论,期望理论最终当可描述所有人的决策行为。
针对第一个信念,本研究首次从过程检验的视角为期望法则符合个体为所有人做风险决策提供了支持证据。即人们在为所有人做决策时,确实如同Raiffa故事中的系主任所建议的那样,会进行加权求和并计算总分的算计。针对第二个信念,本研究结果暗示为自己决策与为所有人决策是不同的。这种“所有人-单个人”(everyone vs. every one)的差异提示:或许正是在这最不可能出现裂痕的环节上出现了不易察觉的裂缝,才使得期望理论莫名其妙地失效了。
当重新审视数学家帕斯卡和费马提出来的期望价值理论(即假设决策者会采用加权求和的方式计算风险选项的期望价值,并选择期望价值最高的选项),有两点值得读者沉思:第一,他们发展期望理论的初衷,是为赌徒(而不是为自己)的赌金分配问题提供一个最优方案,该方案对任何一个面临该问题的人都适用。本研究发现个体在为所有人决策条件下比在为自己做决策条件下更符合期望法则策略,表明期望理论确实适合为众人做决策。第二,本研究发现在为所有人决策的时候期望价值理论就已经能够描述人们的选择,说明作为规范性理论,期望价值理论足矣,其他修正后的期望理论均显得多余。
或许,如果要求一个理论能够描述个体如何为自己做风险决策,我们现在迫切要做的不是继续修正期望理论,而是从非补偿性的、非期望值最大化的角度来发展、完善启发式的决策理论。
参考文献:
刘洪志, 李兴珊, 李 纾, 饶俪琳. (2022). 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何时失效:风险决策中为自己–为所有人决策差异的眼动研究. 心理学报, 54(12), 1517–1531.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饶俪琳 李纾(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