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这话不无道理。中医理论认为,小儿处在蓬勃的生长发育期,其体质为稚阳之体,常处于“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状态,即使感受寒邪生病也较成人更容易入里化热。因此要想孩子健康,就不要吃过饱,穿过暖,以免生内热。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家长爱子心切的集中表现就是让孩子吃多吃好,孩子长成“小胖墩”才是健康的体现,可小儿生理特点为“脾常不足”,即消化系统娇嫩,无法消化吸收更多的食物,反而会造成积食,事与愿违。
积食是指中医的一个病症,主要是指小儿乳食过量,损伤脾胃,使乳食停滞于中焦所形成的胃肠疾患。积食一症多发生于婴幼儿。那么,积食有什么表现呢?
积食的表现:
1.厌食:表现为胃口不佳,食欲不振,甚至讨厌吃饭,饭入口后久含不吞,吃一顿饭需要很长的时间。
2.免疫力低:表现为长期积食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力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孩子反复感冒、咳嗽。
3.烦躁易哭、精神不好:表现为宝宝吃太多,伤害到脾胃,导致胃肠疾患,古人云“胃不和而卧不安”,可能导致宝宝难以入睡或者睡得不安宁,还有的宝宝会表现出入睡后大汗淋漓。
4.嘴唇变红:这已经是孩子积食化热的表现了。这个变化很容易察觉,家长们细心观察就好。
5.舌苔厚且白、面黄瘦弱、鼻翼两侧发青。
那么,一旦发现宝宝积食,家长朋友应该怎么解决呢?
1. 生活方式调整
户外运动:坚持让孩子做户外活动。天气冷的话,可选择太阳好,风轻的时候,每天让孩子出去活动半小时到一小时。
饭后散步:吃完饭后,带着宝宝温和地散步半小时到一小时。
2. 饮食疗法
饮食清淡。一旦发现宝宝积食了,这几天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不要食用太多难以消化的肉类,多吃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有助于宝宝肠胃蠕动,缓解积食。
糖炒山楂。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山药米粥。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3. 手法按摩
捏脊:让宝宝面孔朝下平卧,家长用两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 中医药物治疗
如果上述方法不甚奏效,可采取中医药物治疗。药物选择含有枳实、大黄、黄芩、黄连、茯苓、神曲等。具体用药必须在当地中医指导下用药。
(北京儿童医院 张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