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ISAPP)的共同定义: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的健康产生益处。众多临床研究表明,食用益生菌或含有益生菌的食品具有改善人体胃肠道功能、增强免疫力、改善代谢综合征等功效。同时,益生菌的功效具有菌株特异性和人群特异性,因此,选育性能优良且适合国人的益生菌菌株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航天事业连续19年战略合作伙伴蒙牛集团与中国航天基金会在北京航天科普馆举办航天菌株发布会。会上,双方联合发布了我国自主研发的“2016国人1号菌株”和“2016国人2号菌株”,这两株益生菌均为太空培育型菌株,是国内首个在太空停留超过1个月的菌株,打造了航天与食品行业创新融合的新标杆。
航天菌株的由来
2016年,蒙牛将多株筛选自长寿之乡广西巴马的益生菌作为原始菌株,搭载 “神舟十一号”返回式飞船进入太空。在太空中翱翔的33天里,这些菌株与航天员一同经历了高强度太空辐射、微重力等多种考验,然后随飞船顺利返回。
蒙牛研发人员对返回后的航天菌株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检测,包括分离鉴定、形态观测,以及耐受性能、发酵特性、遗传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通过筛选获得优质航天菌株100余株,其中“2016国人1号菌株”和“2016国人2号菌株”性能最优,其耐氧系数和产酸能力分别高于原始菌株,并且安全性和遗传稳定性良好。
航天菌株的应用
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表明,“2016国人1号菌株”和“2016国人2号菌株”能够显著改善宿主的肠道健康,如调节肠道菌群、缓解便秘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此外,这两株航天菌株还具有降脂、减重、缓解糖尿病症状等功效,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基于这些菌株的研究成果,蒙牛目前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
航天菌株的研发是航天技术在民用领域的重要实践成果,对于应用航天技术造福人民生活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航天菌株的未来发展
从2003年到2022年,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蒙牛已连续19年支持中国航天事业,也是首个支持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乳品企业。如今,蒙牛借助中国航天工程,加强益生菌种质资源拓展,形成更多的功能菌株储备,也为乳业新品研发、产品创新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研发人员对"航天菌株"的深入研究仍在进行中,期望从小小的菌株开始,探索未来乳品营养的无限可能。
营养专家认为,太空失重对航天员的肌肉、骨骼系统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而乳制品中丰富的蛋白质、钙质等元素可以适当地改善这一问题,增强航天员体质,蒙牛不断推动自身技术进步,以研发力与生产力并重的产业升级策略,通过搭建蒙牛营养研究院,构建起内外部合作平台;同时还在北美、欧洲建有跨国研发中心,并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战略合作。
通过菌种太空实验,蒙牛计划研发着眼于“未来”的乳制品,不仅能适应太空生活,也能用航天级标准的品质营养来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需求升级。
为了将航天级营养乳制品带给每一位消费者,蒙牛整合国际资源建立自己的牧场管理体系、100%精细管理的集约化牧场,确保奶源可控、可靠、可追溯;并且引入全球统一的生产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从原奶到成品,历经100项常规检测+37项抽检项目,确保全球消费者喝上一杯安全放心的高品质好奶!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不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