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菲
6500万年前的一天,不速之客的突然造访让死亡的阴影笼罩大地。地球曾经的主人——恐龙,在遮天蔽日的黑暗中死去,整个种群的生命被定格在了白垩纪晚期。这些曾经统治地球一亿七千万年的巨兽,终究化为泥石与尘埃,在漫长的岁月里悄无声息的长眠于地下,安静的仿佛从未来访。嗟叹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一句,假如恐龙不曾灭绝,地球会是什么模样呢?
恐龙如果不曾灭绝,将会如何进化,有无可能形成智慧化的“恐龙人”呢?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某物种在自然条件下进化的方向并非是更加的智慧化而是更加有利于繁衍和种族存续,这是任何物种的动物属性所决定的。绝大多数情形下,智慧化都不是物种进化的第一选择,智慧的诞生需要太多的因素配合作用。无论是产生语言文字还是学会使用工具,都可能并非是决定物种存续的关键,智慧化无法解决大部分物种在种群遇到生存危机时的燃眉之急,对于身体的改造则往往相对简单高效。
即便是细菌病毒一样的低等生物,单纯的活下去也是其追求的终极目的。人类发明抗生素以及干扰素后,并没能完全摆脱传染病的困扰,相反我们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每当某个致病菌种快要被人类斩尽杀绝的时候,他们总有浴火重生化险为夷的本事。常见致病菌演化出的耐药性,艾滋病毒的惊人变异能力对于人类而言当然是寝食难安的梦魇,然而对于这些物种本身而言则只是在与高他们数十个等级的对手进行的物种战争中,延续香火的手段罢了。
这就是进化,与其说是更快更高更强的朝气昂扬,不如说是苟延残喘的存活下去,仅此而已……当世所存的所有物种,都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间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繁衍的途径。一旦这种相对合适的途径被确立下来,进化角度而言,改变它就不存在足够的理由。也就是说,如果物种的生息环境不发生太大变化,物种的生存和繁衍的节奏不至于被剧烈干扰,进化的速率必将相对迟缓,反应出的结果就是物种的形态将会缺乏变化的推动力。恐龙主宰地球的一亿七千万年间,恐龙的形态变化难称巨大,脑容量更是几乎没有太大增长,即便不曾绝灭,智慧化对于恐龙来说恐怕也是遥遥无期。
既然恐龙走智慧化路线的可能性不高,那么假如恐龙没有灭绝的话,它们会选择怎样的进化模式呢?
恐龙身处的年代,地球上的物种刚从二叠纪—三叠纪(该事件灭绝了地球上95%的物种,时间上约是恐龙出现的2000万年前)灭绝事件的劫波中逃出生天,地球气候长期稳定在湿热环境下。在长达一亿七千万年的种族历史中,恐龙所展现出的进化趋势直观上来看确实要比之后6500万年间人类登上历史舞台的速度来得缓慢,这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如果没有6500万年前的那块大石头,恐龙不曾灭绝,那么至少在冰期来临、地球环境巨变之前,恐龙作为优势物种将仍然能够延续对地球的统治。如果按照白垩纪末期地球环境以及恐龙种群进化的趋势推断,如果恐龙不灭绝,它们将可能选择如下的进化角度:大型化,多样化,鸟类化。
大型化——进击的巨龙
当我们提到恐龙,它们悲惨而神秘的身世当然是为我们所好奇的,不过另外一个问题同样让我们困惑。那就是,为何恐龙会成长为如此的庞然大物,以及为何如今的地球上难以找到如当年的恐龙一般身躯庞大的物种?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很多陆生恐龙的体积与现存物种并没有太大差异,从鹌鹑到大象的身体尺寸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恐龙物种,所有恐龙的成体都很巨大是错误的认识。然而,确实有很多种蜥脚类恐龙可以生长到令人惊异的巨大体积。
产生如此巨大的物种,需要环境提供足够适宜的条件,充足的食物供给便是首要前提。现今的地球陆生环境早已不能提供足量的食物去供养如此巨大的物种,气候环境也迥异于大型恐龙横行于地球的时代,自然无法孕育类似的大型物种。
从进化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庞大身躯可以提供诸多优势,例如更加难以被食肉物种吃掉。这里可以参考现今动物中的大象、河马和长颈鹿,即便属于攻击性一般性情较温和的素食物种,也罕有肉食动物敢于试图捕猎大象的案例。
较大的体积可以更好的抵御短期内的温度变化,这意味着大型恐龙拥有较为缓慢的新陈代谢速率。与必须经常觅食以保证正常新陈代谢的小型恐龙相比,大型恐龙可以将更少的精力消耗于此,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同时,大型恐龙在应对短期内的天气变化诸如昼夜、晴雨更替等方面具有优势。恐龙中的大多种类可以在生命周期中不断实现体积的增长,这当然也是恐龙体积向大型化发展的原因之一。
不过,即便大型恐龙没有经历过6500万年前的大灾变,这个种群也很难长期的繁盛下去,毕竟支撑这样庞大物种的条件在地球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并不常见。
多样化——嬗变的形态
恐龙隶属于爬行动物中的双孔亚纲,它们的主龙类祖先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发生后的较短时间内快速崛起,在三叠纪早期成为陆地上的优势脊椎动物。值得一提的是,被认为是现代哺乳类祖先的似哺乳爬行动物曾经在恐龙出现之前的二叠纪时代作为陆地上的优势物种而存在,不过这类动物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中元气大伤,从而令恐龙的主龙类祖先趁机上位。恐龙诞生后的三叠纪中后期,主龙类的很多原始分支相继灭绝,恐龙与翼龙目、鳄形超目、乌龟以及哺乳类等一起开始占据陆地生态系统,并逐渐表现出竞争优势,从而在数量以及种类方面脱颖而出,真正登上古生物地质史的舞台。
自那时起,从三叠纪早期仅占陆地动物种群的不足5%,到很可能接近90%,恐龙仅仅用了约两千万年的时间。在三叠纪之后的一亿多年时间里,盘古大陆开始分崩离析,分裂成各陆块。同时,作为生态系统生产者的植物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演化。裸子植物在晚三叠纪时期开始辐射演化,与蕨类和苏铁一起成为恐龙食物的主要来源。白垩纪早期,被子植物从热带地区开始出现,当时的气候条件可允许被子植物的分布抵达极地。少部分恐龙转而开始以被子植物作为主要食物,到白垩纪末期,被子植物已经成为很多地区大型植物的优势物种。陆块分布的逐步迁移和植物种类的不断演化促成植食性恐龙的种群多样性,并继而影响肉食性恐龙的相应演化。
从三叠纪早期到侏罗纪末期的一亿六千万年间,恐龙的族群开枝散叶,足迹遍布全球,并在白垩纪晚期达到多样化的顶峰。因此有理由相信,恐龙若能逃脱当年的灭顶之灾,多样化应该会持续成为恐龙演化的一个潜在方向。
鸟类化——飞天的狂想
虽然仍然有化石证据未能填补的进化空白,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论断基本已经为学术界乃至普通阶层所认可。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化石被发现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古生物演化系谱研究中的应用,鸟类起源于恐龙的理论越来越不容置喙。一般认为,原始鸟类从侏罗纪晚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在白垩纪中后期,天空的主人已经不再是恐龙的近亲翼龙,而是开始呈现多样化的新鸟亚纲。
关于鸟类最初的起源,从化石证据来看,最初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具有兽脚亚目恐龙和现代鸟类的共同特点。这是一种身覆羽毛,翅膀阔圆但又口生利齿,足生弯爪,尾有骨质的动物。它的胸骨发育程度低,不足以支撑飞行,但是与现代鸟类类似的翅膀可以令其在树林间滑翔。由于近年比始祖鸟更加古老的似鸟生物化石相继被发现,鸟类最初的祖先仍然还是学术界热议的课题。不过,争论的细节大多集中在具体的生物分类学领域,无碍于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认识前提。
最初的鸟类可能只是一批演化出羽毛的中小型恐龙,而且羽毛的最初形态很可能类似于哺乳动物身上的绒毛,起到保暖抑或装饰作用。其后特化的片状羽毛逐步出现,前肢升力不断增加,开始能够适应被动滑翔,最终具备与现在鸟类类似的飞行能力和身体构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鸟类的出现完全可以认为是恐龙这一物种内部的进化,鸟类不是恐龙遗存的后代,而是生活在当世的恐龙。
白垩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导致地球上50%的生命消失,这其中就包括鸟类之外全部的恐龙。鸟类能在这场灾变中存活下来绝非偶然,与陆生动物差异巨大的机动能力可以令鸟类更快的迁徙到环境相对安全,食物相对丰富,天敌相对较少的区域。同时,鸟类身体上具备的一系列特征也保证了其拥有更加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诸如容量相对大的脑,更加发达的视力,以及恒定的体温。如果恐龙不曾灭绝,小型恐龙演化为鸟类的趋势,在复杂生存环境下是完全可能一直持续的。
如果恐龙不曾灭绝,人类的命运将会如何呢?
恐龙的灭绝直接促成了哺乳类的崛起,人类作为哺乳类的一支,成功上位。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恐龙不曾灭绝,人类仍然能成为地球上的优势物种吗?
实际上哺乳类与恐龙在长时间内都在地球上共存过,不过在恐龙灭绝之前,哺乳类确实没有迎来过属于自己的突破。中生代的地球环境以及植被分布,对于恐龙相对有利,哺乳类在各种生活环境下均面临恐龙的压制,种群数量、物种种类、分布范围全部处于下风。很难想象如果恐龙不曾灭绝的话哺乳类在白垩纪末期仍然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幸好我们假设的事情没有真实上演,人类的灵长类祖先最终走出丛林,点燃智慧的火种。生命诞生以来,发生在地球历史上的数次大灾变,不断将舞台上如日中天的主角化为尘土,失败者甚至鲜有浴火重生东山再起的机会。
人类遥远的哺乳类祖先们抓住时机填补了恐龙绝灭后空缺的生态位,完成了演化史上的一次大逆袭。更为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距今不远的数百万年前,人类的灵长类祖先抛弃了单纯依赖身体物理机能的进化来适应环境的固有范式。智慧的萌芽从孕育到收获,时间而言不过只是地质史上的白驹过隙,然而人类这一物种却展现出了前世未有的惊人力量。
经历了物理维度的千难万险,和玄学角度的幸运加护,人类为地球的历史所选中,成为超越一般意义上物种进化的独特存在。如今的地球,生机勃发山河壮丽,然而人类已经开始思考进军星际殖民太空的宏大命题。人类用日益精进的文明造化,来反馈身处的宇宙洪荒,去完成这一次次生命和智慧的跃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承蒙地球和宇宙眷顾的人类,也算是不负如来不负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