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科学与时间机器——《星际穿越》的背面(上)
作者:猫狞科普
1985年,学年已经临近尾声,加州理工学院的基普·索恩教授讲完了学年最后一节课,正想着如何放松一下,老朋友卡尔·萨根的电话就打到了办公室。他有一些问题必须问问索恩,这些问题是关于索恩熟悉的领域的:相对论与理论物理。
现代科学的发展进入了所谓“深水区”,一个学者需要经历多年的训练才能在某一领域工作,一旦出现需要横跨多个学科的问题,科学家往往需要组成研究团队才能处理。当年,爱因斯坦在研究广义相对论时就与专业数学家合作;后来天体物理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也常一起工作。萨根和索恩就是这两类科学家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只不过,这一次他并不是为哪个数学模型求助,而是为一本他刚刚写就科幻小说《接触》(Contact)。
《接触》涉及了星际穿越的内容,萨根需要索恩帮助审阅的也正是这些内容,他的故事在科学上是否能够成立?须知,一部科幻小说的成功固然需要奇伟的想象力,但那些科学硬伤却可能撕裂作者搭建起的精妙故事。索恩读过书稿后,发现书中科学家是靠进入黑洞与遥远宇宙中的外星生命相会的,而根据我们的研究,没有什么能够穿过黑洞。于是,他将黑洞改为了“虫洞”,解决了这个问题。
#"经典"
先来看两个定义——
经典:具有典范性的作品。
经典物理:自十七世纪建立,包含力、热、声、光、电在内的理论体系,到了二十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诞生后,物理学进入了现代物理学阶段。
《接触》出版后大获成功,被认为是科学写作的经典之作。尽管在源流上,这部小说似乎无法归于传统科幻的类型,我们还是会去比较经典之作《2001太空漫游》。
1968年以后,科幻作品都必须生活在《2001太空漫游》的阴影下。1964年,库布里克找到亚瑟·克拉克,邀请他为一部太空电影撰写故事。他们的工作方式有点反电影工业,从见面大谈特谈科学话题开始,直到电影制作快完成,克拉克都没有写完这个故事。试映会上,影评人反应极为冷淡,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尽管太空效果惊人,但是晦涩,甚至无聊。但是电影公映仿佛是触动了某种时代精神,人们为之疯狂,很多人一次又一次的跑去观看这部电影。半个世纪过去了,太空题材的科幻电影还要被拿出来和它比较。“经典就是那些可以反复观看还能发现意义的作品”,那么这部电影当然是一部经典。
电影晦涩的叙事并非故弄玄虚,1968年底,克拉克的同时创作的同名小说出版了。电影和小说的故事互相忠实于自己的“原著”。然而小说能够表现更丰富的技术细节:克拉克是字面意义的“火箭科学家”,他笔下的飞船会利用行星引力增减速,也会详细考虑飞往一地加速与减速对燃料的消耗,宇航员的舱内生活和太空行走都充满细节。聪明的读者在读书时,脑中可以想象那些经典力学的实验。而克拉克素来以预言科学进展知名,早年他就曾经撰写过同步地球轨道卫星的论文,小说中娴熟利用引力弹弓效应(重力助推)等航天技术铺陈情节。当他预言的技术与解决方案真的出现时,航空航天局的主管都曾写信:“亚瑟,所言不虚”。对照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小说充满细节,情节发展也环环相扣,著名的黑色石碑固然神秘,然而小说的美感却不来自于神秘主义,而是那些细密的描写:人如何飞出地球。
在电影和小说发布后的第二年,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上了月球。1972年,阿波罗17号最后一次将宇航员送上了月球,此后计划终止。五十年过去了,人类没有再次登上月球,但这一天,或许近了。
在下篇中,我还会继续带来《星际穿越》背后的科学。敬请期待。
文章由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创作培育)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