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 昶 济宁医学院 主任/副教授
审核:潘 苗 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简称新冠病毒)具有传染性高、危害性大、变异快等特点,它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突如其来的疫情、封闭且延长的假期、全新的线上教学模式,以及无法正常的社交生活……面对这些情况,大学生群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恐慌、焦虑、紧张、担心和无助等情绪,甚至出现一些极端表现和异常行为。许多人的生活乃至人生都因此发生了改变。在此情况下,大学生群体心理状态的自我评估和心理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群体容易出现的心理状态
面对来势汹汹和充满未知的新冠病毒,大学生容易产生一系列包括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反应和躯体反应在内的应激反应。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1.情绪反应
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与他们的周围环境有密切关联,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强烈刺激,他们的情绪容易产生较大波动而表现出两极性,如在短时间内从高度的兴奋变成极度的消极,或者从冷漠突然转为狂热。
再加上网络上信息的泛滥,他们的情绪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焦虑、躯体忧虑、愤怒、抑郁和盲目乐观等不良情绪。
2.认知反应
由于疫情的反复和长时间的居家隔离生活,使得人们思考问题容易容易片面化,例如,过度关注不好的信息,并焦虑其所产生的消极后果,不再关心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好的事情。
长久以往就会造成认知功能的改变,注意力及记忆力下降,敏感多疑,认为自己已经患上某种疾病,或是稍微不舒服就会怀疑自己是否得了新冠。
3.行为反应
行为上的异常主要包括强迫行为、睡眠问题,有些人甚至会出现酗酒或药物滥用。
强迫行为包括反复洗手、反复测量体温、反复搜索疫情信息或对家具和周遭环境反复消毒。这些症状常伴随着焦虑情绪反复出现,强迫行为出现后能部分缓解焦虑。
除此之外,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压力也会让人们睡眠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和早醒,醒后再入睡困难,严重者可发展为睡眠障碍。
部分大学生为了缓解压力甚至会采取大量饮酒、吸烟或服用抗精神药等方式。虽然这些方式可能暂时有效,但有可能导致饮酒成瘾或物质依赖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4.躯体反应
躯体反应包括食欲缺乏、身体过于敏感、肌肉紧张及发抖、浑身乏力、心悸等,可能还会出现血压升高、体温升高、心率加快、月经紊乱等症状。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二、如何进行合理评估和预防
当大学生察觉到自身出现上述反应后,可以选择自评量表进行心理评估,明确心理问题的性质及严重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调整。
常用的自评量表包括心理健康自评问卷、PHQ 9项评估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评估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心境障碍问卷等。
另外,我们也可以采取以下3种防御措施,避免不良情绪的出现或加重。
1.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遇到突发事件时,会本能地感到害怕、担心、紧张、愤怒等,这些都属于正常的心理情绪反应。同时,适度的情绪压力是有好处的,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远离危险。因此,即使发现自己情绪异常,也不必对此有过多的心理负担,但如果发现自己过度沉浸在某种消极情绪当中,出现了失眠、郁闷、易伤感等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这时就需要做出及时调整。
2.积极主动交流与沟通
多跟身边的同学、朋友以及家人沟通,以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这对维持良好情绪和心态的很重要。
3.维持稳定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健康的饮食很重要,多吃天然食物和蔬菜,可以改善健康状况。
其次,良好的睡眠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我们需要保证每天7~9小时的睡眠时间。
最后,可以在家进行锻炼和冥想,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三、疫情下大学生心理自助干预方法
大学生如果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甚至影响到了学业和生活,可以通过一些技术和方法来进行自我疏导。
1.积极联想法
通过联想一些积极、放松的场景,并将这些积极的内容和自己联系在一起,认识到未来仍充满着希望,从而改善心态和情绪问题。
2.放松训练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采取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的方式,或者做能让自己心情好的事情。适当与网络进行“隔离”,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能让自己感觉舒适的活动,让心情彻底放松。
3.宣泄情绪
压抑不良情绪会损害健康,要允许自己表达脆弱。提倡采用正确的途径和方式宣泄情绪,避免有害发泄。推荐每天写日记,将当时脑中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
4.做有价值感的事
做让自己感到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能有效缓解焦虑,我们可以从帮助身边的人和关心他人做起。
5.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如果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如出现严重的焦虑和抑郁,这时需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多留意当地心理干预的网络平台和热线电话。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度阶段,身心发展不够成熟,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和必要的心理准备。因此,高校和家庭都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导。
此外,大学生也要积极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减少不必要的过度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