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兼审核委员会委员,蔬菜育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邹学校长期从事辣椒育种及资源创新。收集、保存了国内数量最多的辣椒种质资源,创新了一批优异辣椒育种材料,创制出应用范围最广的辣椒骨干亲本,育成了适应不同时期市场需求的系列辣椒新品种,突破了辣椒品种产业化系列关键技术,为提高中国辣椒科技水平、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建立我国最大的辣椒资源库
辣椒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全国吃辣椒人数超过6亿。现在市面上所能见到的辣椒品种,大部分是邹学校带领团队培育出来的。因多地难适应辣椒的辣度,邹学校带领团队将甜辣椒与尖辣椒杂交培育出微辣型“牛角椒”,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杂交辣椒品种。
邹学校经常说:“我这一辈子的科研,就是在一个小小的辣椒上,不停地选育新品种,满足农民的需求,满足市场的需求。”为解决农民手里辣椒种子,产量低,抗病性差,品种单一的问题。邹学校研发出第一个新品种“湘研”系列辣椒,产量高、抗病性能好,农民种植后收益也增加几千元。随后,邹学校又育种了“兴蔬301”“博辣红丽”“博辣红牛”等多个辣椒新品种,分支稀、结果集中、高度密植,便于机械化采收,促使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提高,顺利帮助农民成功脱贫致富。
邹学校研究辣椒已经四十多年了,他说:“蔬菜要想长得好,育种是关键。”他带领团队收集和保存国内外辣椒种质资源3219份,建立了我国最大的辣椒种质资源库。成功育成56个新品种,全面提升了我国辣椒品种早熟、丰产、抗病、抗逆、耐贮运和机械化采收育种水平。全国数百个辣椒品种中,邹学校团队培育的占约十分之一,他带领团队育成的辣椒品种在1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超过1000万亩。
此外,邹学校说,我国辣椒的产量已经有了充分保障,需要在风味、口感、应用上不断满足不同人群以及不同行业的多元化需求。我们目前要进一步推动辣椒口味多元化和应用多元化的研究发展。他表示,辣椒素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例如催泪弹、药物、保健品和生物农药等,甚至可以添加到油漆内喷涂在远洋轮船的外身上,防止海洋生物附着船舶。
对于如何大力发展辣椒产业,邹学校提出,要发展鲜食辣椒市场,主要做高品质的辣椒;在辣椒加工方面,要注意生产成本的问题,尽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要发展辣椒第三产业,大力弘扬辣椒文化,比如通过“辣椒小镇”的建设,促进辣椒全产业的发展。
保护好小众种质资源
我国蔬菜种类多,涉及50个科,298种,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品种种植面积超过总播种面积的87%。邹学校说,我国蔬菜产业和蔬菜育种水平整体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国产品种整体市场占有率相当高。老百姓吃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完全有保证。但由于蔬菜种类繁多,蔬菜育种呈现部分品种研发深度不足、重视力度不够、国家投入难以全覆盖等情况。他表示,品种更全、风味更佳、价格更低的蔬菜,是目前科研工作者的攻关方向。
关于如何保障蔬菜的供应问题,邹学校认为,未来要提高蔬菜品种的品质;开展专项研究,例如生姜、大蒜等大众消费型的蔬菜品种培育研究;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蔬菜采收机器的适应性;加强蔬菜育种科研机构与合作社等蔬菜种植主体、蔬菜加工企业等的合作,让科研人员了解市场需求,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
邹学校说,蔬菜种类的丰富多样代表着高品质、高质量生活。科研工作者应当不断保证和满足老百姓的这种选择权。目前,我国蔬菜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研究项目,没有细分到专人,对一些小品种重视程度不够。这可能导致我们后续想去研究这些品种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种质资源了。他认为,保护好独一无二的小众种质资源对于日后的研究是非常关键的。对此,邹学校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组建专门团队来收集整理蔬菜种质资源;并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让科研人员无后顾之忧地做科研。(文/王慧兰)
相关链接:
邹学校院士简介
邹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智库首批入库专家兼审核委员会委员,蔬菜育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辣椒育种及资源创新。收集、保存了国内数量最多的辣椒种质资源,创新了一批优异辣椒育种材料,创制出应用范围最广的辣椒骨干亲本,育成了适应不同时期市场需求的系列辣椒新品种,突破了辣椒品种产业化系列关键技术。邹学校带领团队育成中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系列辣椒品种,选育辣椒新品种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全面提升了我国辣椒品种早熟、丰产、 抗病、抗逆、耐贮运、加工、机械化采收水平。为提高中国辣椒科技水平、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南光召科技奖、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中华农业英才奖、何梁何利进步奖。先后获湖南省优秀专家称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出版著作21部,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