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从嵌入到共生:我国新时代科技教育特色高中的建设转型之路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
原创
协会是由中国科协主管的全国直属协会。
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部署了“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旨在通过校内外科学教育,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作为衔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科技教育特色高中的建设为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历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获奖案例,分析了我国新时代科技特色高中的建设转型。

01

历史局限:应试教育框架内科技教育对学校教育的突兀嵌入

福州第一中学学生利用学校公用电脑查阅资料

当前,新高考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可否认的是,高考始终在大部分高中发挥着办学“指挥棒”的关键功能,这一度造就了许多高中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出现了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状况,深陷应试教育的泥淖,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纠正应试教育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提高国民素质”,再到21世纪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素质教育成为了当前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而囿于根深蒂固的人才筛选属性,自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在相当一段时期,许多学校陷入了一边是应试教育、一边是素质教育的“两难”怪圈,在这种处境中,无论是出于落实政策的需求,还是尝试进行人才培养改革,科技教育往往是对学校的传统课程、教学、资源的突兀嵌入。

在科技高中的创建过程中,长期存在着“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和“功利本位”的状况[1]。在应试教育框架中,一方面,科技教育内容嵌入日常知识本位的教学,科技教育以概念、原理的学习为主,追求学生对偏题、难题、怪题的解题训练,忽视对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培养,缺少科学探究与实践,学生难以对科学探索产生真正的兴趣。另一方面,科技教育教学嵌入相关学科,成为了单一学科的“拓展”部分,缺少跨学科的关联与融合,培养了只精某一个学科的少量“专才”与“偏才”,不利于全面育人。再则,许多学校把科技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附庸产品”,因生设课,因生设教,把科技教育作为培养少量具有潜质的学生,从而通过拿奖项、夺奖牌,为学校争得荣誉,为学生开辟高考之外的升学“捷径”。以上做法,实际并未能把科技教育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深度接轨,只是机械地把科技教育突兀嵌入学校教育的相关环节,以急功近利的心态看待科技教育,不仅没有真正发挥科技育人的优势,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教育秩序的一种冲击。

02

时代转型:核心素养导向下科技教育与学校传统教育生态的有机共生

福州第一中学校园书屋

“共生”是个生态学概念,指的是在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共同生存、相互依存的一种平衡状态。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更关注的是“知识之后是什么”,要求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从事社会生活和个人发展所具备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念。概言之,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教育更关注学生的多维成长、全面发展,学校办学不能再停留在唯分数、唯升学的状态,而是要重塑教育生态,找准教师、学生、课程、环境资源4个生态因子的“生态位”,使其在学校教育生态中彼此依存、相互联系,既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需要,又能兼顾高考升学的现实需要。而科技教育作为“共生因子”的加入,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加强了各生态因子的联系,尤其是加强了学科课程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挖掘出潜在的青少年科技人才,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核心素养导向下,我国越来越多的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实现了科技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理念共生、课程共生、平台共生和文化共生。

理念共生

实践性、探究性是科技活动的基本属性。“做中学”是开展科技教育的基本理念。“做中学”源自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当前学校办学中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关注能力导向和个性发展的理念相契合。不少科技教育创新学校把“做中学”的科技教育理念融入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当中。

例如,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办学理念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学生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提出了“创生”核心理念,力求把少数人的科技教育转变为对全体学生的科技教育;把单纯的活动性科技教育转变为综合性科技教育;把封闭的校内活动科技教育转变为开放的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科技教育,通过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特有的科学品质[2]。

在追求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新发展的目标定位下,科技教育就具有了在传统学校教育中扎根的土壤,实现有机共生。

课程共生

过去的科技教育在实施中,往往是偶发的、小众的,或嵌入传统课程的,科技教育体系不健全、内容不系统。推动科技教育的课程化、显性化,可以围绕科技教育的目标、内容、组织、评价,把教师、学生和环境资源进行序列统整,从而让科技教育找到适切的生态位,实现与学校传统教育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推动实现学校科技教育的课程化,几乎是当前所有科技教育创新学校的典型做法,开设的科技教育课程往往具有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的特点,如表1所示。

还有不少学校尝试引入了“STEM高中”建设理念、创客教育理念,打造了多层次的科技教育课程矩阵。实现学校科技教育的课程化,并非与传统分科课程形成竞争关系,而是一种良性共生关系。科技教育课程具有跨学科性、拓展性和实践性,一方面有助于加强传统分科课程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是对分科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平台共生

目前,我国以非正规教育机构为主导,学校教育为主体,校内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场所为重要参与方的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正在形成[3]。《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提出要实施馆校合作行动,广泛开展科技节、科学营、科技小论文等科学教育活动,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探究与实践是科学学习的基本方式。广阔的校园里、社区里、科技馆、动植物园有着更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因此,学校在实施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应摒弃关门办学、唯教室上课的思想,打破固有的科学课程分科授课模式,通过社团活动,兴建科学创新教室或科学博物馆,举办各类科技活动赛事,构建多元科技教育平台,以平台汇聚资源,以平台沟通学校内外的科技教育力量,以平台实现科技教育育人合力。

例如,江苏省天一中学借助课程基地项目,先后建成15个创新实验室、18个自主学习中心,搭建了包括科技社团互动平台、校本选修课互动平台、项目教学互动平台和项目研究互动平台四大子平台的互动学习平台,形成了科技教育的平台矩阵,把科技教育课程建设、社团建设、活动开展、师生交互、组织保障、评价考核系统整合,与学校整体教育系统有机共生,凝聚了育人合力[4]。再如,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三中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策略,邀请专家学者入校讲座,与当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合作,建设了“哈工大大数据集团合作项目”“中芬创新教育实验平台”等,拓展了开展科技教育的途径[5]。

文化共生

文化是教育之根,也是教育的手段。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特质,往往是深受学校文化氛围浸润的。科技教育是一项主体实践活动,教育的内容、方式、结果都具有文化属性,受学校的文化氛围所支配。尤其是科技教育中关于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培养,更需要通过文化育人的手段实现。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育人目标在发生变化,由此也触发了学校文化育人理念的变革,许多学校尝试将文化育人与科技育人有机结合,构建了特色的学生发展框架。

例如,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作为首批入选“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的高中,其在科技教育开展过程中,就体现了浓郁的校园文化特色。学校以“国家责任、独立人格、学会学习、健体怡情、服务意识、国际视野、实践能力、自力自洽”作为育人宗旨,打造了学生为本、自由和谐、尊重个性的校园文化风气,学校里没有校服、不安排补习,给学生留出了充裕的课后时间自主学习,甚至选修课的开出与否也由学生民主选课结果决定,被学生称为“最像大学的中学”。在这种校园风气的熏染下,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高涨,学生可以自由选用学校提供的场地、材料,任选学校教师作为导师,在感兴趣的领域充分探索。学校每年通过民主投票,选出若干高质量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并进行重点培育。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同时也打上了追求自由、不懈探索的文化烙印。

03

结语

福州第一中学图书馆

伴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高中关注科技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当前科技特色高中的创建理念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除了实现科技教育与学校传统教育的理念共生、课程共生、平台共生、文化共生外,同时也催生了“一流科技高中”“科技教师共生体”的出现。但在实现全面育人目标和应对高考升学压力的双重考量下,如何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实力,探索一条适切的科技教育特色高中创建之路,仍需要各类学校量体裁衣,不可机械套用他人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秀菊,崔鸿,赵博.科技特色学校建设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21-22.

[2] 李秀菊,崔鸿,赵博.科技特色学校建设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79.

[3] 朱家华,周煜琳,宋娟.非正规教育中的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对策[J].科普研究,2020,15(06):21-27+100-101.

[4] 邓一波,冯丹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获奖学校介绍.发展科技教育,着力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江苏省天一中学[J].中国科技教育,2021(01):54-55.

[5] 王明伟,杨柏春,罗富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奖”获奖学校介绍.打造科技育人特色 培养创新拔尖人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J].中国科技教育,2020(10):54-55.

(本文为2021年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一主线二驱动三融合’的生物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Z2021093)阶段性成果)

原文刊载于《中国科技教育》2022年5期专题栏目,作者:朱家华、郗冬梅/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评论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太师级
2023-01-29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学士级
2023-02-02
施兴梅
庶吉士级
已阅
202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