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幅乌泱泱,粉丝们激动哭泣,机场人声鼎沸,挤得水泄不通……这是哪儿来的超级大明星如此大的排场?
原来是旅日大熊猫香香,要回家了。
2月21日,深受日本民众喜爱的大熊猫“香香”从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启程,搭乘包机回国。“香香”出生于2017年6月,是上野动物园自然繁殖成功的第一只大熊猫。
如今,已经5岁多的“香香”在日本到底有多受欢迎?
在机场痛哭告别的粉丝团只是很小一部分,还有更多更多人常常去上野动物园排队3小时,就为了和香香见面2分钟,这个从出生就成了超级巨星的大熊猫——
有自己的个人纪录片,上综艺,出写真,周边产品卖得火爆,铁杆粉丝为它拍了1000万张照片……
这趟回家之旅,日本更是为香香提供了贵宾级待遇,饲养员特意为它准备了大量的竹子、饭团等食物,以保障运输过程中香香的饮食需求。
而上野动物园官号成了香香的粉丝应援站号了,事无巨细地汇报了香香一整天的行程——
同样是旅居国外的中国大熊猫,近日爆出来的住在美国的丫丫却因生病,变得消瘦憔悴,终于在2月24日得到消息,丫丫预计可以在4月回家,希望得到治疗和照顾后,丫丫能够好起来。
22 岁的大熊猫丫丫。图片来源:worldanimalnews
大熊猫,这一中国特有的世界级旗舰物种,历经了近百年的坎坷历程,曾经一度濒临灭绝。
大熊猫的保护之路到底有多艰辛?这背后的故事,是一段由无数保护工作者共同完成的充满勇气与希望的史诗。
01
大熊猫
名副其实的“中国国宝”
大熊猫,作为一个存在于地球上至少800万年的“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它还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logo演变史,自始至终都是大熊猫。图片来源:WWF
在远古时代,化石记录表明大熊猫曾经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缅甸和越南等邻国。
而如今,青藏高原东缘延伸的几条孤立的山脉——秦岭、岷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凉山,是大熊猫最后的家园。
秦岭是个天然大屏障,也是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线。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这些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的连绵山岭包含温带森林和茂密的竹林,湿度大、降雨量大、气温凉爽,非常适合竹子的生长,大熊猫在这里以中高海拔坡度较缓的山地为家,选择在高大乔木掩映下的竹林中栖居。
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人类的盲目活动,大熊猫的生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其栖息地面积迅速缩减,并且形成了互不联系的破碎状,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导致大熊猫的种群分割,近亲繁殖,物种退化。
这种种群的孤立和分割则是长期威胁其种群的重要因素,小群体的近交衰退现象将降低繁殖力、幼体成活率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如果长期如此,最终"岛状"的成员将彻底消失。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为了不让如此悲剧发生,我国历经了漫长而艰苦的大熊猫保护历程,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效,2016年,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大熊猫,已经成为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志。
02
大熊猫的保护之路
到底有多艰辛
早在60年代,我国就已经建立起王朗、卧龙等一批自然保护区,但当时人们对大熊猫仍知之甚少。
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大熊猫保护迎来了巨大的转机。
1978 年,西华师范大学的胡锦矗教授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大熊猫野外观测站(当然也是全世界第一个),也就是赫赫有名的“五一棚”。五一棚的条件极其艰苦,初建时仅由6个大小不同的帆布帐篷组成。
1981年,以夏勒博士为首的国际团队,带着包括无线电线圈跟踪技术在内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研究方法加入研究工作。
经过数年艰苦工作,合作研究团队于 1985 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面探索大熊猫生态环境和习性的著作——《卧龙的大熊猫》,为通过科学研究指导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树立了典范。
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基地的大熊猫。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国际合作不仅助力于野生大熊猫研究工作,也推动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理念的提升——更加重视野外种群,更强调保护地管理,从生态学的角度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意义。
1983 年,四川邛崃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的竹子大面积开花枯死,当媒体将“竹子开花,大熊猫断粮”的消息报道后,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反响,经济尚不宽裕的中国民众纷纷解囊为拯救国宝捐款,从此,“救助大熊猫”活动得到广泛响应。对大熊猫的科学调查和研究也陆续开展。
胡锦矗、乔治·夏勒等国内外专家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在四川、北京大学潘文石团队在陕西秦岭的研究,为有效保护大熊猫提出了很多科学建议,推动了大熊猫的保护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自1974年起,中国共组织了4次全国范围的大熊猫野外调查,2015年公布的最新一次全国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野生大熊猫1864只,已经相比30多年前增长了700余只。
对野外种群进行补充是野生动物人工繁育的终极目标,中国在人工繁育大熊猫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熊猫幼崽。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自2005年起,四川省率先开展救护大熊猫放归和人工繁育大熊猫野放,前后共有13只大熊猫回归自然。
截止到2014年,中国建立了60余处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并且正在开展地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对于大熊猫和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而言,保护其原生栖息地仍然是最有效的方式。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40年来,大熊猫终于喜提降级,而爱护野生动物的我们,将一直把这些理念和故事传承下去。
欢迎大熊猫们回家。
参考资料:《神奇物种:中国野生生物保护百年》主编 李栓科,奚志农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