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耳短发,红色开衫,脚上一双圆头皮鞋,办公时习惯戴上金属框眼镜……即使退休多年,72岁的姚爱英身上仍透着一种传统的老师气质。但书桌上印有“中国航天”字样的长征火箭模型和一沓沓以年份为单位分类的讲座记录,又让人觉出书桌主人与航天领域千丝万缕的关系。
姚爱英桌上的火箭模型。
姚爱英是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独山港镇黄姑中学的一名退休乡村教师,有“中国民间航天科普教育第一人”之称。 在过去的30余年间,她始终致力于航天科普教育,引领学生崇尚科学,走近科学家;在她的牵线促成下,学生们先后28次前往北京参观学习,张履谦、戚发韧、梁思礼等20余位航天科学家也35次南下平湖,播撒下科学的种子。
4月24日是全国航天日。在这个谈论“星辰大海”的日子,我们将目光聚焦到这位“隐匿”乡间的老师身上,从另一个视角看航天故事。
一封书信,开启航天人与乡村学生缘分
“吃颗糖甜一甜。”一杯绿茶,几颗糖果,一把杜瓜子,刚一坐定,姚爱英就笑盈盈地摆上了平湖传统的待客“三件套”。
姚爱英家客厅墙上挂着与多位航天人的合影。
窗外是一片已经结籽的油菜地,屋内电视里正播着神舟十五号乘组完成第四次出舱活动的新闻;而客厅墙上挂着的,是姚爱英与学生们和杨利伟、翟志刚等航天人的合影。泛黄的老照片里透出的那些神舟系列的记忆,与眼前的电视新闻交织在一起,一种时空纵深感油然而生。
航天人与浙江乡村师生,是如何联系在了一起?这要从一封信说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读书无用论”的说法甚嚣尘上,不少学生整日沉迷于“追歌星”“追影星”,考试成绩却很不理想。当时担任黄姑中学少先队总辅导员的姚爱英为此头疼不已。与此同时,中国航天发射刚刚进入国际市场,在经历了一次失利后,成功用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把澳星-B1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这段航天人的奋斗故事让姚爱英萌生了一个想法——向孩子们科普航天知识,以航天人为榜样,培养“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的价值观。
姚爱英组织学生们给航天科学家写信,并寄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而这封信里,除了信纸,还夹着一张张孩子们省下来留给科学家们“买点水果”的钞票。
“筹集资金时,孩子们都很积极,你出一分我出一角,我记得最多的一个人拿出了五毛钱。”姚爱英说,最终全校336名学生筹出了181元2毛。
令姚爱英没想到的是,这封文笔稚嫩的信竟收到了回音。信中对姚爱英和学生表示了感谢,并邀请师生们去北京参观。1994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便向姚爱英和学生们发来了邀请函。
这封信确实给中国航天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航天专家卜雨亭和潘昭汉后来在为姚爱英的一本航天科普读物作序时写道:“姚老师所在的黄姑中学少先队大队部寄来的不仅仅是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那是祖国浙江的红领巾比金子还要珍贵的心。情意无价!”
纸短情长间,姚爱英和中国航天人开启了长达近30年的“友谊之路”。
姚爱英家门前。
一腔热情,数易其稿讲航天故事
1994年,姚爱英带着学生第一次踏上了去往北京的旅程。
从火箭组装车间、导弹总装车间,到听航天科学家面对面讲解航天知识,在北京待了一周,姚爱英和学生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满满的。
“面对我们两个从浙江农村来的一大一小,大专家们一点没轻慢,把火箭模型一个个排在桌上,认真向我们介绍。从1959年一路讲到时下,从航天起步谈到经济投入……”回忆当时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一幕幕阵容豪华的“授课”现场,姚爱英笑了起来。
在当时,无论是对于普通人还是媒体记者,航天科技还是一块神秘、鲜少报道的领域。“科学家都很低调,再加上研究领域的特殊性,他们很少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但面对我这样一个来自教育界的人,他们倒常常愿意敞开心扉谈。”姚爱英说。
这段经历更坚定了姚爱英要回学校做好科普工作的信念。她后来编著出版的第一本科普读物《铸造神剑的人》——记述12位航天科学家事迹,也正得益于这点点滴滴的积累。
“成书虽然只有20万字,但前前后后我写了起码有80万字,改了不止3稿。光第一稿的写作就用了38本‘软面抄’。”回忆起这本书的写作,姚爱英至今仍深有感触。与如今电脑写作、撰稿不同,在电脑尚不普及的90年代,书稿每个版本的文字都是姚爱英手写而来,每次改毕还要邮寄到北京去审稿。
起初,姚爱英在人物刻画上带有不少文学想象成分,科学家本人审阅后并不认同。“他们笑说,航天人是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一群人,甚至有的家属都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工作,怎么可能有那么多家庭对话。”姚爱英被这番话深深震撼。于是,在之后一遍遍的修改中,最后成书的风格就采用了纪实写法。
“年轻时就是有这么一股劲,6个人一间的办公室,我坐在最角落,一有空余时间就埋头写作,一点不受外界干扰。”姚爱英说。
中国航天科普馆墙上挂着当地与航天科学家们多年来的互动。
在姚爱英的带领下,当地学校形成了浓浓的学“科星”氛围,航天科学家们也行“君子之诺”,一有空就来到当地开展科普讲座。
近30年的航天科普生涯,姚爱英先后出版了《铸造神剑的人》《科星最亮——“两弹一星”元勋故事》《丰碑》等4本航天科普读物。
一个信念,航天科普步履不停
谈话间,姚爱英不时接起电话。或是镇上的航天神箭幼儿园要举行小火箭发射比赛,想请其联系北京的科学家线上鼓励几句;或是省科协工作人员打来电话邀请她加入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明天,她还要去平湖市区的一处社区演讲……
姚爱英正在中国航天科普馆参加当地电视台的科普节目录制。
这全然不像是一个70多岁老太太的日程。
姚爱英说,自己很庆幸当年在学校时每每利用午饭空余时间自学电脑,如今出去讲座的PPT她都能“自力更生”。
2006年以来,姚爱英退而不休,举办科普讲座470多场,让更多孩子参与学“科星”、学英雄、学航天精神的活动;还成立了“星星火炬个人工作室”,带着她的“航天教育梦”走出平湖,在嘉兴、温州、金华等地牵头建起11个航天科普特色教育基地。
平湖市科协主席林士良与姚爱英在工作中频繁接触,对其科普热情印象颇深。“姚老师退休这么多年,却对过去那么多航天相关的事都能讲得生动具体,可见是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热情在做科普的。”林士良说,科普工作润物细无声,一路坚持,很不容易。
中国航天科普馆。
在距离姚爱英家约10分钟车程的赵家桥村,一家“国”字号综合性航天科普馆格外醒目。这是由姚爱英参与筹建的中国航天科普馆。前不久,这里刚展出过“神四”返回舱,4月23日,全国航天日前夕,这里还举办了航天日庆典活动等。
在姚爱英心里,中国航天科普馆的建立只是航天科普工作的一个开端。未来,串珠成链,让航天科普知识更长久地扎根浙江,才是她最大的惦念。“我还想在嘉兴建航天科普主题公园、航天育种基地、导弹武器馆,公路上空还可以建体验式空间站……”姚爱英说,这些场馆建设涉及土地、建房等问题,自己还要花些时间沟通,一步步解决。
“做了这么多年的航天科普,您有多少学生走上了与航天事业相关的道路?”
末了,记者惯常性地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姚爱英听了摇了摇头说,自己真没统计过。“孩子们走的路那么长,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他们之后从事的事业是否受了小时候这些经历的影响很难有定论。作为老师,只希望学生们长大后爱国、报国其实就够了。”姚爱英说。
在姚爱英的书桌上,放着一包不久前刚从北京寄来的西葫芦种子,曾随飞船一起上过天。她打算把这把种子赠给镇上幼儿园,用作课堂实践。
等种子埋入土里,春水浇灌,发芽开花便有了无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