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假死还是“诈尸”?解读医学中的“拉撒路综合征”

桂粤科普
桂林理工大学教师,三年科普中国优秀信息员、广东科学传播达人。
收藏

91岁的詹妮娜•科基薇茨心脏已停止跳动,呼吸也已消失。医生宣布了她的死亡,并将她的“尸体”储存进停尸间冰柜。

然而11个小时后,停尸间工作人员震惊地发现:尸袋里有动静!打开尸袋,“复活”的老妇人坐起身来,镇定自若地向工作人员要茶喝、要煎饼吃。

图 | Medical News Today

不用惊讶,她只是不在少数的“死而复生者”之一:

案例1:2001年,一名66岁的男子在接受腹部动脉瘤手术的过程中出现心脏骤停,17分钟的心肺复苏、除颤仪及药物抢救,都未能让他的生命体征恢复,医生随即宣布了死亡。然而10分钟后,手术医生发现他的脉搏又开始跳动,他又活了!最终,手术继续进行并顺利结束。

案例2:2014年,美国密西西比州一名78岁的男子在临终关怀机构被护士发现脉搏停止,之后被宣布死亡。结果第二天,他从太平间的尸袋中醒了过来。

这些古怪的故事,虽然看起来更像是恐怖电影中的桥段,但它们确实真实地发生了。在医学中,这种“死而复生”的现象被称为:拉撒路综合征(Lazarus syndrome)

拉撒路综合征:离奇的复活

为何以“拉撒路”命名?拉撒路(Lazarus)原本是《圣经•约翰福音》中的人物。在他病危时,还没等到耶稣的救治就死了,但耶稣断言他将复活。果然四天后,拉撒路从山洞里走出来,证明了耶稣的神迹。

在医学中,拉撒路现象/拉撒路综合征被定义为:CPR已终止后,延迟出现的自发循环恢复(ROSC)。换句话说,就是心脏骤停且符合死亡指征的患者,此后又恢复心脏活动的现象。

自1982年首次被文献记录以来,全世界至少已报告了38例“拉撒路综合征”。V. Adhiyaman等人2007年的研究显示,约82%拉撒路综合征病例中,自发循环恢复出现在CPR停止后的10分钟内,其中约45%患者最终真的“复活”,拥有良好的神经功能转归。

图 | Medical News Today

虽然报告病例比较稀少,但实际中的“拉撒路综合征”远不止这38例。2016年一项研究指出,拉撒路综合征之所以被广泛漏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事医生的声誉可能受损。”患者可能会质疑是因为医生过早停止了心肺复苏、放弃抢救,才导致了“死亡乌龙”。

为何会发生“拉撒路综合征”?

一种理论认为,拉撒路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在CPR过程中患者胸腔压力不断蓄积,CPR停止后累积的压力逐渐释放,过程中压迫心脏使之恢复了搏动。

另一种理论与之相似,认为是抢救药物的起效出现了延迟,比如注射的肾上腺素在宣布死亡后才开始起效。比如当患者的静脉回流受阻时,外周静脉注射的药物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随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

此外,血钾水平过高也可能导致自发循环恢复延迟。

由于存在太多漏报,对“拉撒路综合征”的原因进行系统地研究,似乎是件棘手的事。

但还有一种声音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复活”,因为没那么复杂,这些患者只不过就是“压根没死”。那么问题来了:“死亡”究竟应如何定义?生与死之间的界线,究竟在哪里?

临床死亡期vs.生物学死亡期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这世上没什么是确定的,除了死亡和税收。”然而在医院里,连“死亡”都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图 | Pixabay

2014年,美国一名80岁的“死者”在医院太平间被“活活冻醒”;同年,纽约一家医院一名女性因药物过量被宣布脑死亡,但在被送往手术室收集捐献器官时复苏,引发舆论抨击……死亡为何会被误判?

因为在医学中,死亡并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濒死期(临终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

➤临床死亡期

临床死亡期又称为躯体死亡期,此时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由大脑皮层扩散至皮质下部位,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临床表现为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但组织细胞仍可能存在短暂而微弱的代谢活动。

➤生物学死亡期

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的最后阶段,此时脑、心、肺、肝等脏器功能永久性丧失,组成器官的细胞也发生了死亡,因此也称为细胞性死亡,此时器官不能再用作移植。法医中的尸斑、尸僵等也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

对医生来说,临床中宣布的死亡,理论上应该已处于“生物学死亡期”,但实际中第二个阶段“临床死亡期”的长短是可变的,许多临床状况可造成该阶段延长至1小时或更久,使得医生做出准确判断的难度增加。

混淆“临床死亡期”长短的因素

图 | Medical News Today

➤体温过低

体温过低可导致心跳与呼吸减慢至仪器无法检测出的程度。2013年,加拿大一名被遗弃街头的新生儿被送到医院后,检测不出脉搏,因此被宣布死亡。然而两小时后,婴儿又恢复了心跳。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麦克•克莱因教授解释称,当时寒冷的天气可能是柄“双刃剑”,由于婴儿暴露的环境极端寒冷,当婴儿的血液循环已停止时,神经系统可能仍在活动,因此造成了死亡误判。

➤强直性昏厥/蜡屈症

强直性昏厥(Catalepsy)一般表现为全身僵硬、不能动弹、呼吸缓慢,患者可呈昏死状态几分钟至数周之久。造成该状况的原因,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及帕金森综合征。

➤闭锁综合征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主要见于脑干血管病变,通常表现为四肢全瘫,但患者意识清醒,能听懂别人讲话,但仅可用睁、闭眼等眼球活动示意回答。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过一位39岁女子凯特•阿拉特“死而复生”的新闻。医生一开始未考虑到闭锁综合征的可能性,直接宣布了她的脑死亡。后来抢救回来的阿拉特声称,当时医生、亲友在她身边讨论着是否要终止生命支持系统,她听到了一切,却无法表达意愿。

“闭锁综合征就像活埋,你能感觉、能听到、能思考,就是无法表达。”阿拉特说。

如何判断死亡才“板上钉钉”?

上面的案例,是否让你对“宣布死亡”心生恐惧?大可不必,因为拉撒路综合征总体来说发生率极低,临床中误判死亡的概率其实很小。

只要在“前、后”两个环节上谨慎考虑,就能够避免误判。首先,充分考虑可能造成“死亡表象”的临床因素,如体温过低、闭锁综合征等;第二,在停止心肺复苏后,不要立即宣布死亡,至少再进行10分钟的密切监测,这10分钟是延迟自发循环恢复最可能发生的阶段。

图 | Medical News Today

现行的指南一般建议,在患者心脏停止跳动后继续观察5-6分钟。更长的观察时间,则可能造成器官因长期缺血无法用于捐赠。

无论如何,现代的医学智慧与医疗设备,已足以让你能够明智地判断出,患者是真正的死亡还是仍有一线生机。

参考资料:Honor Whiteman, The Lazarus phenomenon: When the 'dead' come back to life, 26 May 2017, Medical News Today.

评论
桂粤科普
大学士级
死而复生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