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多少人来苏州,就是为了去一趟平江路,在评弹馆里,听一曲正正宗宗、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
两人、两椅、两把乐器:琵琶和三弦,这就是苏州评弹基本的表演形式啦。
吴亮莹老师的《声声慢》现场
不过,对苏州老手艺人来说,做一把称心如意的琵琶,并不容易。
01
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琵琶
琵琶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
每一代高中生的噩梦、制霸语文课本、必须全文背诵的《琵琶行》,来自唐朝的白居易老师。
当时,琵琶已经成为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
再往前推,你或许会想到汉代,昭君出塞的时候,穿着大红色的披风,怀里抱着的,正是一把琵琶。
Emmm,但是实际上,昭君的年代,琵琶可能并不长这样。我们如今熟悉的琵琶,曲颈,音箱是梨形的。
而咱们最早的琵琶,它曾叫做“批把”,秦朝就有,是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一种乐器。
为什么叫“批把”这么奇怪的名字?其实,“批”和“把”都是弹奏它的一种手法,后来为了和“琴瑟”等字形统一,才改称为“琵琶”。
一直到南北朝时,曲颈、梨形的琵琶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国,两者融合后,才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02
极致的秀气与极致的匠心
别看琵琶看起来秀气,但其实分量可不轻,更别提做琵琶,就是“苦、脏、累”,小小的工作室中,动辄就是在上百斤木头上“操刀”。
通常而言,琵琶的制作要经历背板、面板、起线、定弦调音这四大流程。
其中,最重要的部位就是背板和面板。
背板,要把里面挖空,用斧头凿出梨型。成型后,把斧头换成刨子,把背面刨理得像模像样,才能开始用砂纸打磨。
背板用来反射声音,面板则用来振动发声,二者共同组成了琵琶的共鸣箱。
背板里面的弧度挖得如何?面板怎么处理好厚度,又如何跟背板匹配?这些都很关键,直接影响到琵琶的音质。
可以说,多一分太肥,少一分又太瘦,有时多刨了一刨,或者少凿了一凿,板就废了,得重头再来。
做好了板,才能往上安弦、调音。如今常见的琵琶,为四弦、六相、二十四品。是不是听得有些晕啦?其实品和相,都是面板上类似搓衣板的东东。
琵琶部位详解,图源网络
四弦也有说法,还记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吗?
四根弦并不是一模一样的,它们往往有着不同的分工,既有厚实的、也有清脆的,从而形成琵琶“文武兼修”的特点。
03
慢慢做琵琶的一生
苏州有位老师傅李兆霖,今年78岁,从小在琵琶声音中长大,17岁就被分配到苏州民族乐器一厂学习制作琵琶,如今已逾60年。
他说,做好一把琵琶,不能急躁,慢工出细活,最快也得三四个月。
工作室粉尘大,他平时也不注重保养,又加上有点过敏,鼻子里长了息肉,做过两次手术,现在的他完全失去嗅觉。但是,他还是割舍不了对琵琶的热爱。
历史上衡量一把好琵琶的标准就是:松、爆、荡、脆、亮。全部做到这五个字,太难,一个人一辈子可能也做不到几把最满意的琵琶。
李师傅从不以“大师”居功,总评价自己是个普通退休工人。
他的名字早就登上《中国制作师传记》,这本书年代已非常久远,但李兆霖还是保存完好,儿子拿出展示时,他带有几分克制的骄傲,那是手艺人对自己手艺的肯定与自豪。
幸运的是,现在,儿子接过了他的班,孙子去评弹学校学习了,孙女也表现出了对琵琶的兴趣。对于李兆霖而言,只要后辈们还在抚摸琵琶,他生命的一部分就仿佛有了延续。
编辑:尘灯
摄影:周海峰、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