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中亚夜鹰其实是个欧夜鹰幼体

马鸣风萧萧兮
原创
在西北长期从事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喜爱科创,已发表200多部
收藏

在我们刚开始学习生物课的时候,就有一个奇思妙想——能够发现一些新的物种,哪怕有一种!所谓的“新种”总比起“新记录”或“科学新发现”更能够引起世人的关注。如果能够以自己的名字或姓氏去命名,那就更是扬名立万、千古留芳的大事情。

当然,这些都是梦想,几十年过去了,除了发现了几个新记录,一无所成。不是我们没有努力,而是我们刚好错过了物种发现/命名/抢注的最佳时期(1775-1975)。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三只夜鹰(图1),讲述追寻多年梦想的破灭历程。

中亚夜鹰其实是个欧夜鹰幼体

根据一项最新的研究,中亚夜鹰(Caprimulguscentralasicus)(图2)被认为是欧夜鹰疆东亚种(Caprimulgus europaeus plumipes)的同物异名(Schweizer et al. 2020)。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谜团,终于尘埃落定。

我们知道,中亚夜鹰曾经被认为是新疆罕见的特有种——也是中国特有种——新疆南部沙漠中的一个幽灵,也是悬挂在中国鸟类名录中的一个最为神秘的“物种”。这个物种的唯一标本1929年由一位叫陆德劳(F. Ludlow)的英国探险家采集,具体地点为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固玛镇附近。小镇依靠着昆仑山大峡谷,斜切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成为国外探险家偷偷进入南疆的一个秘密通道(Ludlow & Kinnear,1933/1934)。

刚开始,这件标本被定名为“埃及夜鹰”,过了30年又被作为新种“中亚夜鹰”重新描述(Vaurie, 1960)。整个过程不无诡异和荒唐,故事是这样发展并被拆穿的(马鸣,1999)。

我们曾经说过,中亚夜鹰——这个物种是子虚乌有的世纪悬案,根据如下:

1, 模式标本只有1号,且为一只不成熟的雌性,没有副模标本,定为物种的依据不足。

2,自从采集到并定名之后,前赴后继,苦苦追寻,近百年了,却再无世人遇见和得到进一步确认。

3,我们在新疆工作和生活几十年,野外考察无数次,甚至与中外专家一起,专门去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模式标本”产地固玛镇寻找,一无所获。有人怪罪于环境破坏和栖息地消失而造成物种绝迹(Butchart et al., 2005)。显然,这个基本上没有太充分的依据。还有人坚持认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它可能躲在沙漠无人区的某个角落里,不露真容。

埃及夜鹰的发现过程就是一笔糊涂账

那么,为什么我们在给国家物种委员会专家写信要求取消这个莫须有的“物种”时,却屡遭拒绝?

原因是当年给这个物种定名者太有名了,他叫查尔斯-沃里(Charles Vaurie)——美国最负盛名的多产鸟类学家之一,曾经写过《古北鸟类区系》(1965)和《西藏及其鸟类》(1972)。可想而知,他对这个区域的关注度几近疯狂,多少有一点“霸凌”的意思——唯我独尊尔。所以,这位美国人在发表新物种时,稍微失去了一点理智,干脆起名“沃氏夜鹰”(Vaurie's Nightjar)。这一看就不慎重了,滥竽充数,多少有一点打脸(Vaurie,1960)。

起初,采集者陆德劳定名为埃及夜鹰(Caprimulgusaegyptius)就已经是冤假错判了。因为采集时间为繁殖期过后的9月,它的尺寸相对小一些(体长19厘米)(图4),羽色和栖息环境都与欧亚夜鹰或者埃及夜鹰非常相似。后来,时间过去了三十年(1960),这件“夜鹰”标本被鸟类分类大师沃里看见,可恨的是沃里仅凭尺寸和羽色就认定它是一个新物种,是不是很荒唐!

引以为戒,沃里既不是采集者,也没有到过现场,拿着别人采集的标本,闭门造车,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不是欺世盗名又是什么!这有悖于国际物种命名法规。对于一位学者,而且是掌握发言权(话语权)的所谓大师,命名一个物种容易,但要取消却非常之难,可能要费一番功夫(否定需要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

鸟类的个体识别或鉴定,最难是雌性和幼鸟。因为,它们都是身着伪装服(迷你色),与繁殖期的雄性成年个体完全不一样。欧夜鹰更是如此,没有现场考察和观察的经验,很容易看走眼,更何况是对照陈年旧标本。

而埃及夜鹰的发现过程,也是一笔糊涂账。

外科大夫斯考利道听途说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团队是国内少有的专心致志研究夜鹰的团队之一。几乎所有的手段都用上了,包括录音和红外相机拍摄(图3)。连续多年观察,发表了几篇论文,在国内首屈一指。早在20多年前,我们就屡次对“埃及夜鹰”和“中亚夜鹰”提出过质疑。

新疆夜鹰的故事,有一段是这样开始的(Ludlow & Kinnear,1933):二十世纪初,一支中亚探险考察队,经印、巴、中三国交界的拉达克地区翻越喀喇昆仑山脉和青藏高原西部,穿过塔里木盆地西缘(图5)。而后又翻过天山山脉到达伊犁地区,历时18个月。在这支队伍里有位叫拉德劳的探险家负责收集鸟类标本,他采集了850号标本,后又在沿途补充150多号,近200种,还有鸟蛋500多枚(约50种)。考察报告分四部分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著名刊物《Ibis》上。

无独有偶,在此之前,来自孟加拉军队的外科医生斯考利(Scully,1876),在南疆的莎车附近采集到一号雌性夜鹰标本。时间是7月28日,应该是在繁殖期结束后获得的标本,定名为埃及夜鹰。与上面的发现比较,二者应该不是巧合。据斯考利的描述,当地猎人说这是一种“无脚鸟”,生活在胡杨林附近,鸣声如蛙,夜晚会像燕子一样捕食。发表此文的杂志主编休谟(A. O. Hume),在注释中亦质疑这个记录(图6)。因为只有一号雌性标本,休谟认为不能够确认。特别是看到当地猎户的一系列描述,我们认为,它应该还是只比较常见的欧夜鹰。

谁敢从中国鸟类名录中剔除两种夜鹰?

在新疆常见的是欧夜鹰(Caprimulgus europaeus),我们一直怀疑埃及夜鹰或中亚夜鹰都是欧夜鹰的变异个体,或者是亚成体。现在从羽毛发育看,证实它们应该是欧夜鹰当年出生的幼体(Schweizer et al. 2020)。

实际上夜鹰是比较独特的一类夜行性鸟类,很难观察到。它们长相怪异,既不像鹰(如苍鹰和猫头鹰)那样凶猛,也不像夜莺般能歌善舞,体长仅26~28厘米,体重75~100克。经常在地面做窝,伪装色极好(图7)。欧夜鹰属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夜鹰科(Caprimulgidae)、 夜鹰属(Caprimulgus)的中等体型鸟类。分布型为古北界的地中海-中亚型(张荣祖1999)。属于夜行性鸟类,白天多栖卧于树根部或灌丛间的空旷地上。欧夜鹰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为夏候鸟(春季于4 ~ 5月迁来,秋季于9 ~ 10月迁走),迁徙期间常呈小群。在国内繁殖于新疆、甘肃等地,国外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马敬能,2022)。

欧夜鹰也叫欧亚夜鹰,它的行为怪异,主要在黄昏和晚上活动,还特别喜欢搬家(马鸣等,2008)。白天多栖息于林中树干上或地上阴暗处,以蚊、蚋、甲虫、夜蛾等昆虫为食,是益鸟。主要生活在欧洲的南部地区和亚洲中部、非洲的温带地区。在中国主要见于西北荒漠地区,如新疆的沙漠之中(李军伟和马鸣等,2019)。

像雨燕一样,夜鹰的嘴巴很大(图8)。俗话说的好,嘴大吃四方,便于夜间飞行时捕食空中的飞虫。除了嘴大,夜鹰嘴边的胡子——刚毛也很密集,就如同一个张开的大网。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夜鹰闭着眼睛也能捕食到猎物。

图8 欧夜鹰的大嘴巴——血口喷人,还有漂亮的鼻毛(防沙尘)和胡须——网状纲毛(马鸣摄)

其实,夜鹰分布甚广。全世界有夜鹰约130种,除了南极、北极以外的世界各地都有其分布。中国仅有6~8种。

夜鹰类的腿都比较短而弱,不善于行走,栖落时多呈匍匐状态(图9)。口裂宽大,口须长且多,擅长于低空捕食飞虫。因为喜欢夜间飞行,部分种类有趋光习性,容易被汽车碰撞或碾压。

疑案破了,故事并没有完结。我们知道之前的中亚夜鹰曾经被误定为“埃及夜鹰”,在郑作新的《中国鸟类分布名录》(1976)里,埃及夜鹰的名字前也是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和中亚夜鹰类似,这么多年没有人再在中国记录到“埃及夜鹰”这个物种。

如果,我们敢在中国鸟类名录中一次去除两个物种——中亚夜鹰和埃及夜鹰,应该是绝无仅有的大事件吧!

(尾注:在最新的中国鸟类著作之中,这两种夜鹰依然是有效物种,见:马敬能 2022)

相关参考文献(References):

BirdLife.2001. Threatened birds of Asia: the BirdLife International Red Data Book (PartB). Cambridge: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469-2470.

ButchartSHM et al. 2005. “Lost” and poorlyknown birds: top targets for birders in Asia. BirdingASIA, 3: 41-49.

LudlowF & Kinnear NB.1933. A contribution to the ornithology of ChineseTurkestan. Ibis, 240-259.

MaMing. 1999. Caprimulgus centralasicus,a cross century mystery in the World's birds. China Nature, (4): 22. (inChinese)

SchweizerM, Etzbauer C, Shirihai H et al.2020. A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 mysterious Vaurie’s Nightjar Caprimulgus centralasicus yields freshinsight into its taxonomic status. J Ornithol.

Scully J. 1876. Stray Feathers, 4: 133.

VaurieC. 1960. Systematic notes on Palearctic birds. No. 39. Caprimulgidae: a newspecies of Caprimulgus. AmericanMuseum Novitates, No 1985, 1-10.

VaurieC. 1972. Tibet and its birds. London: H. F. Witherby.

李军伟,马鸣,王述潮,张新民.2019.欧夜鹰的繁殖生态与移巢行为.动物学杂志,54(4):457-464.

马敬能. 2022.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鸣,张新民,梅宇,胡宝文.2008.新疆欧夜鹰繁殖生态初报. 动物学研究, 29(5): 476, 502, 510.

马鸣.1999.世界鸟类中的跨世纪悬案——中亚夜鹰.大自然,(4):22.

马鸣. 2011. 新疆鸟类分布名录. 北京:科学出版社,75-76,157-158.

马鸣,苟军,丁鹏. 2020. 从世纪疑案“中亚夜鹰”说开去. 鸟类观察,1-7.

马鸣. 2020. 中亚夜鹰为何会神秘消失. 科学画报,(6):30-31.

郑光美. 2022. 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四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郑作新. 1976. 中国鸟类分布名录. 北京:科学出版社.

评论
汨罗镇徐志雄
少师级
已阅
2023-05-24